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的小腳丫做個按摩

對於許多媽媽來說, 不滿3歲的寶寶通常面臨3大問題:吃得少、睡不好、生病擾。 吃得少, 是因為寶寶飲食不知自調, 家長餵養不當, 導致脾胃虛弱, 出現消化不良, 腹脹便秘;睡不好, 是由於寶寶脾胃寒涼、心熱、驚擾, 因此經常間歇性或持續不斷地在夜間煩躁不安, 啼哭不眠;寶寶由於吃得少、睡不好造成氣血虛抵抗力差, 加上寒暖不能自調, 所以容易發熱、咳嗽, 經常受生病的困擾。 如果能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 給寶寶的小腳丫進行按摩, 對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穴位1:湧泉穴

引火歸原, 清腦降逆

很多寶寶有個共同點:愛光腳,

Advertisiment
不愛穿鞋襪, 睡覺蹬被子, 睡覺轉圈, 脾氣急。 這是因為寶寶本身的特質是純陽之體, 具有生髮之性, 加之飲食營養豐富, 熱量高, 運動少, 導致身體熱量積聚, 出現怕熱、易出汗, 煩躁不安等現象。

湧泉穴在足太陰腎經上, 含義是體內腎經之水像泉水一樣由此向體表湧出。 按摩這個穴位的作用是引火歸原、清腦降逆、退虛熱、止吐瀉。 所以, 給寶寶按摩湧泉有引火下行、順腳底出的作用。

找准穴位:這個穴位於腳掌心前1/3與後2/3交界的凹陷中。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穴位, 或向足趾方向推。 每只腳按摩1分鐘。 力度要輕柔, 以孩子不躲為准。

穴位2:昆侖穴與太溪穴新設

補益脾胃補腎壯腰, 滋陰養血

《黃帝內經》上說:腎為先天之本,

Advertisiment
寶寶的生長發育, 以及骨骼、腦髓、頭髮、耳聰、牙齒等的形成均與腎有著密切的關係。 寶寶先天稟受的腎精需要依賴後天脾胃生化之氣血的充養, 才能逐步充盛。 昆侖穴具有補腎壯腰、舒筋活血通絡的作用;太溪穴則代表腎經之水在此形成大片溪水, 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 同時還可幫助孩子爬行快、走路穩。

找准穴位:昆侖穴位於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太溪穴位於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 與昆侖穴相對。

按摩手法:昆侖與太溪一起用手的拇指、食指擠壓。 按摩時間為1分鐘。

穴位3:足三裡

扶正祛邪補益脾胃

不滿3歲的寶寶臟腑嬌嫩、形體未充、脾常不足, 只有脾胃健運, 生長發育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才能增強。

Advertisiment
足三裡是陽明胃經上的穴位, 有長壽穴、美容穴之稱。 按摩足三裡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補益脾胃、健脾利濕、養氣血、扶正祛邪的功效。 人的後天之源在於胃, 胃是消化、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 胃氣健旺, 百病不生。

找准穴位:足三裡位於外膝眼下3寸, 距離脛骨前緣一橫指。

按摩手法:以拇指螺紋面按揉2分鐘, 揉的速度一定要慢。

穴位4:新設

補益脾胃補腎壯腰, 滋陰養血催進消化, 治療腹脹孩子飯後腹部膨隆, 按揉這個穴位可以促進消化, 是治療腹脹的要穴。

找准穴位:位於第三、第四足趾縫間。

按摩手法:拇指輕柔點按1分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