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立規矩也要分年齡

調皮搗蛋一直都是不規矩的孩子的象徵,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知書達理”, 所以父母要慢慢的引導他們, 給他們設一個界限, 讓他能知進退。 但是, 界限固然重要, 也絕不能超出孩子的思想, 因為寶寶太小還不具備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能力, 守規矩對於他們來說就如同自己生存一樣困難。

孩子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的發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讓他們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學習守規矩, 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 父母為孩子立規矩, 首先應對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心知肚明;而對其言行的規範, 也應隨著其年齡的增長有所調整。

Advertisiment

立規矩也有預備階段

那麼, 寶寶多大開始學規矩?相信不少父母把這項內容安排在3歲以後, 理由是:到了這個年齡, 寶寶就能理解一些簡單的概念了。 但是, 如果真的等到3歲以後再把孩子的行為納入規範, 會發現你的教育遲到了半拍, 因為他已經“自由”得過了頭, 並習慣於對你的約束大聲說“不”。

好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 如果樹苗已經長成大樹, 再想修枝就晚了。 所以, 爸媽們不妨把1~2歲看成寶寶學規矩的“預備階段”, 從1歲起一點一點地把“規矩”有意識地滲透給寶寶, 以便日後更容易為孩子的行為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間劃一條清楚的界限。  

場景一:叫大人的名字太好玩了

適應年齡:2歲以上

“我叫豆豆,

Advertisiment
奶奶叫什麼名字呀?”“奶奶叫張蓉。 ”過了一會兒, 奶奶正和爺爺說話, 就聽見豆豆說:“張蓉, 我想吃巧克力!”奶奶沒聽見, 豆豆就跑過來, 又說了一遍:“張蓉, 我想吃巧克力!”奶奶先是愣了一下, 接著忍不住大笑起來:“瞧這孩子, 怎麼叫起奶奶的名字來了?”在以後的日子裡, 豆豆不僅這麼稱呼奶奶, 有時也大叫爺爺的名字。  

媽媽的做法:告訴孩子“長幼有序”

《三字經》講, 人要“習禮儀”, “兄則友, 弟則恭”, 長幼有序。 父母在第一時間, 讓孩子知道, 直呼長輩的名字, 是不尊重長輩的行為。 父母家人最好能在寶貝剛剛學說話起, 就教他見人要打招呼、問好;對長輩要有稱呼, 即便是比自己大一點兒的孩子, 也應以哥哥姐姐相稱。

場景二:不打斷人家的談話

發現孩子有這個毛病,

Advertisiment
媽媽要啟發他想一想:“如果寶寶在和媽媽說你覺得重要的事時, 奶奶總是過來打斷, 你會高興嗎?”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 這種行為也不禮貌。 然後再給他立下規矩:你有要求, 也要先等爺爺奶奶說完話再說;如果有急事, 可以說:“奶奶, 先打斷一下, 我想……”立規矩的時候, 父母的態度要嚴肅、語氣堅決, 以便他能從你的面部表情中感覺到這些話是必須聽的。

小編點評:寶寶有許多不良習慣其實是大人無意中養成的。 比如說覺得好玩, 就不去制止小寶寶打人, 或者讓小寶寶叫大人的名字, 而不是禮貌的稱呼。 大人無原則的寬容, 往往使孩子自由得過了頭。 其實, 小寶寶不懂規矩,

Advertisiment
是大人沒給他立規矩。

媽媽的做法:冷處理

對於孩子的哭鬧, 媽媽可以先安慰或轉移其注意力, 然後再耐心、簡潔地告訴他不能滿足的理由。 如果孩子任性、繼續發脾氣, 最好的辦法是置之不理, 等他自己冷靜下來再做解釋, 目的是不把自己放在與之對立的位置上, 避免你們之間的衝突升級而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如果寶寶在超市、商場或外面鬧著要買東西、耍賴, 父母第一時間把寶寶強行抱離現場, 讓他知道, 不能買的東西, 無論他怎麼無理取鬧也得不到。

限定時間

在寶貝玩遊戲之前, 要限定時間, 比如一次只能玩15分鐘。 如果寶寶不會看表,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鬧鐘, 告訴他鈴聲響時就要停止, 並在到規定的時間前兩三分鐘提醒他一次。

Advertisiment

小編點評:幼兒沉溺于電腦遊戲有諸多弊端,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對他的無理要求放行。 因為, 如果你禁不住心軟——“就這一次吧”, 你的孩子就會斷定, 當媽媽說 “不”時, 其實意味著“還有機會”。 很多時候, 孩子以這種方式“刺探”你的反應, 你的妥協只會使孩子得寸進尺, 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你節節敗退。 越是喜歡的東西, 越是要有節制。 從小教孩子懂得“自我控制”, 長大後才能“自己管住自己”, 成為一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

乖乖網提示:

1、簡潔明瞭。 寶寶的理解力不會“拐彎兒”, 所以, 你立的規矩要直接、明白、簡單和容易操作。 同時, 在保證要求一清二楚的前提下, 別忘了用三言兩語講明立規矩的意圖, 便於孩子理解你的要求。

2、規矩人人遵守。規矩是全家統一的行為準則,這就意味著父母的行為也不能犯規。如果你要求孩子有禮貌,自己就得把“請”、“謝謝”時常掛在嘴邊,遇事謙讓、待人溫和;規矩也有不分時間地點場合的一貫性,不能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或在家一套,在外邊又是一套。

3、別忽略安慰與獎勵。為了確保孩子守規矩,父母要細心,隨時發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給予獎勵。事實上,無論對孩子還是我們自己,保證遵守規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持續加深印象。另外,當你教訓了不聽話的孩子之後,別忘安慰那顆“受傷的小心靈”,告訴他儘管你不喜歡他的行為,但你依然愛他。 

便於孩子理解你的要求。

2、規矩人人遵守。規矩是全家統一的行為準則,這就意味著父母的行為也不能犯規。如果你要求孩子有禮貌,自己就得把“請”、“謝謝”時常掛在嘴邊,遇事謙讓、待人溫和;規矩也有不分時間地點場合的一貫性,不能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或在家一套,在外邊又是一套。

3、別忽略安慰與獎勵。為了確保孩子守規矩,父母要細心,隨時發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給予獎勵。事實上,無論對孩子還是我們自己,保證遵守規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持續加深印象。另外,當你教訓了不聽話的孩子之後,別忘安慰那顆“受傷的小心靈”,告訴他儘管你不喜歡他的行為,但你依然愛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