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寶寶講睡前故事, 有什麼要注意的嗎?首先, 講的故事內容要適合孩子的智力水準。 這表現在時間上不能太長, 一般控制在20分鐘以內為好, 時間長了, 孩子容易注意力分散。 另外還要注意因人而宜, 孩子思想若能集中, 多講一會兒也無妨, 若分心了就趕快刹住。
在內容上, 給2-3歲幼兒可講些動物、植物等故事, 貼近現實的生活故事當然更好。 故事要短, 形象要生動, 情節不要太曲折。 一般而言, 故事的篇幅控制在250-450字左右, 講故事時儘量多用一些繪聲繪色的詞語。 比如, 講《三隻小豬》的故事時,
Advertisiment
孩子長到4-5歲有了想像力了, 可以講些神話、童話、民間故事。 形象可以豐滿一些, 詞彙量要逐步增加。 《幼稚園》雜誌上的一些故事就很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為了豐富孩子的想像力, 要多用誇張的手法, 誇張的表情來講故事。 再大了就應講些歷史人物的故事和成語、諺語故事, 這些故事宣揚愛國主義,
Advertisiment
家長對孩子還可以有的放矢地講故事。 對於膽小的孩子可多講些勇敢者勝利的故事;對自私的孩子講些自私使人孤獨的故事。 從這一點講, 家長講故事比老師更為重要, 因為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個性, 有針對性地選擇故事, 進行更有效的教育。
還應注意, 家長講故事的言語要生動。 有的家長故事選材很好, 可是, 他們不是在講故事, 而是在念故事, 他們按照書上的文字一個字一個字地念。 由於孩子對書面語言還不熟悉, 有的甚至聽不懂, 聽聽就沒有意思了。 最好在講的過程中要多用象聲字、象形字, 必要時應抑揚頓挫、手舞足蹈, 眼睛、嘴巴連同臉上的肌肉一起調動起來。
Advertisiment
即使是大一點的孩子, 會自己看書了, 閱讀, 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課。 每天若能固定撥出二、三十分鐘, 將家裡某個角落打點得平和、溫暖, 輕輕的音樂、柔柔的光線;無須每個人都正襟危坐, 也不必規定讀些什麼, 就是安安靜靜地, 看書、或是說故事分享。 親子可以共同進入一個故事, 也可以各自尋覓所好;就像每天固定的卡通時段, 只要能夠透過這個機會, 引領孩子進入另一個充滿色彩的世界, 享受充分的自在、專注, 他自然就會每天期待、甚至主動為大家佈置這小角落, 提醒你, 時間到了! 時間不必太長、形式可以多樣。
說故事給小小孩聽時, 儘量別再找太過冒險、驚嚇、或讓太多想像、甚至會讓小孩害怕的情節。
Advertisiment
提醒爸媽, 時間不必太長!別抱怨孩子不夠專心、總是聽不完一整篇故事。 畢竟孩子的專注能力還是有限, 眼睛、體力也不能太過負荷, 一旦超過極限, 彼此的不耐反而容易成為閱讀樂趣的殺手。 當大孩子沉浸在書中世界時, 也不要任意地打斷他, 更別急著在故事結局出現、放下書時, 立即問他「書上說什麼?”這個過程,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請爸媽別偷懶, 記得自己和孩子間的這個小約定!只要你也認為這是重要的, 願意全心全意保留這段專屬你、孩子與故事的交流, 全家人一起閱讀的美好經驗就是另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