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後6個月完全依賴純潔乳餵養(即純母乳餵養), 可以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熱能及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 在此階段添加其它飲食, 嬰兒就會少吃一口母乳, 還增加了嬰兒患腹瀉的可能性, 從而進一步損害了嬰兒身材的發育。
世衛組織建議, 嬰兒從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攝入輔食。 研究與實踐證實, 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熱能與營養素如鋅、鐵等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及蔬菜。 18—24個月的嬰幼兒如在食物中添加動物性食物的比例提高10%, 其身材矮小的發生 率則下降2.6%, 添加蔬菜水果類食物也可得出相似結果。
Advertisiment
6個月——讓寶寶逐漸熟悉各種食物的多種味道和感覺, 適應從流質食物向半流質食物的過渡。
米粉、蛋黃: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寶寶1歲以後, 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喂蛋黃的時間可以推遲到6個月以後。
水果:酸味重的水果如柳丁、檸檬、獼猴桃先不要給寶寶吃。
蔬菜:如胡蘿蔔、馬鈴薯、青豆、南瓜等。
7-9個月——除繼續熟悉各種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覺外,
還應該逐漸改變食物的質感和顆粒大小,
逐漸從泥糊狀食物向幼兒固體食物過渡,
以配合寶寶的進食技巧和胃腸功能的發育,
使輔食取代一頓奶而成為獨立的一餐;同時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蛋、魚、肉、肝、穀類、水果、蔬菜等。 蛋類從最初的蛋黃泥逐漸轉為蛋羹,
Advertisiment
10-12個月——不僅要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還要繼續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以促進咀嚼肌的發育、牙齒的萌出和頜骨的正常發育與塑形,
以及腸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
這時,
單純吃泥糊狀食物雖然能夠滿足營養均衡的要求,
但是其餘的任務卻很難實現。
可以適當增加食物的硬度。
這時, 寶寶的食物應從稠粥轉為軟飯;從爛麵條轉為包子、餃子、饅頭片;從菜末、肉末轉為碎菜、碎肉。
12-15個月——寶寶牙齒也已經基本發育完全, 口腔內的“消化程式”已相當完善。 這個時期雖然在輔食食材的選擇方面已沒有太大的戒律,
Advertisiment
特別推薦:
美茲寶嬰幼兒米粉
精選綠色優質大米為原料, 讓寶寶的第一口輔食自然、健康、安心。
原價89元的品牌米粉0元贈送啦, 搶先下單:
http://www.starbaby.cn/newApi/
inad/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