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退燒到底是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寶寶感冒後可能會引起發燒, 而發燒如果不進行緊急的處理的話可能會導致寶寶發燒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因此, 針對如何給寶寶退燒這個人問題也難倒了不少的家長們, 特別是以前沒有育兒經驗的新手家長們更是想熱鍋上的螞蟻, 危急情況下亂了陣腳。 其實, 給寶寶退場最常見的方法無疑分為中醫和西醫兩種方法, 至於這兩種退燒方法哪種更勝一壽就需要我們經過分析才可得知了!

寶寶發燒, 該看中醫還是西醫

1.發熱並不只是由風寒引起

引起寶寶發熱的原因有很多, 大致歸為外感與內傷兩大類。

Advertisiment
外感包括中醫講的“六淫”, 即風、寒、熱(暑)、濕、燥、火, 疫癘(即傳染病);內傷包括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勞逸。 絕非只是受風寒引起的發熱。

2.捂汗並不是中醫退熱的唯一方法

按照中醫理論, 寶寶是“稚陰稚陽”和“純陽”之體, 這裡中醫講的“陽”主要是指促進孩子生長的功能, “陰”是指人體生長的物質基礎。 這包括兩層意思:一方面說明寶寶正處於幼稚狀態, 各方面發育還不健全;另一方面說明寶寶陽氣偏盛, 正處於蒸蒸日上的時期。 正因為寶寶還處於幼稚階段, 所以“衛外”的功能比較薄弱, 容易受外邪所侵。 寶寶常外易受六邪所侵, 內易被飲食所傷。 其疾病特點是:發病急, 變化快, 而且陽證、熱證、實證居多, 熱、急又容易生風(抽風),

Advertisiment
所以寶寶驚風也比較多見。

中醫對於寶寶退熱也是通過辨證施治, 採取汗法、瀉下法、清法、溫法等方法治療, 而不是一味地捂汗。 捂汗只適用于風寒鬱表的時候, 如患兒表現為發熱惡寒(怕冷或冷得打哆嗦, 喜多蓋被子)、頭痛、身痛、無汗或有汗, 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發汗使表邪得以驅除。 但是寶寶寒邪極易化熱入裡(這是寶寶的特點), 使用汗法就會促使熱入心包、肝風內動而引起抽風。 對於這種情況, 捂汗就好比火上澆油。 可見, 中醫汗法的使用也是需根據不同情況的。

發汗應以汗出邪去為度, 不宜過汗, 以防消耗津液。 使用汗法還必須注意季節與氣候變化, 不同地區、環境特點以及體質強弱不同。 我想, 如果一個孩子因扁桃體發炎引起高熱或者暑天感冒發熱,

Advertisiment
如果捂汗的話, 這個孩子非抽風不可。 在臨床上, 由於家長缺乏醫療知識盲目捂汗而引起孩子高熱驚厥的並不少見。 另外, 中醫也有小兒快速退熱的藥物, 如小兒牛黃散、牛黃清熱散、紫雪散(這是中藥三寶之一)、綠雪散等都能做到藥到熱退的效果。

3.看西醫or看中醫

看西醫還是該看中醫, 我認為不能絕對化。 寶寶發熱只是某種疾病的一個症狀, 但是發熱會造成孩子機體不適, 而且高熱容易引起嬰幼兒驚厥, 驚厥對於孩子來說畢竟傷害很大。 因此, 退熱治療不但可以解除發熱帶來的身體不適感, 也是阻止驚厥發生的一種醫療手段。

從西醫的觀點來看, 因為寶寶神經系統和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

Advertisiment
如果高熱就容易抽風, 在臨床上, 尤其是3歲以下寶寶較多發生高熱驚厥, 這與中醫的理論是一致的, 並不矛盾。

西藥確實能夠做到很快退熱, 但是退熱藥只治標不治本, 所以必須要控制引發疾病的原因。 對於細菌感染性的疾病, 西醫使用抗生素治療會收到良好效果, 但對於病毒感染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中醫通過辨證施治, 採用中藥治療, 卻能起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而且中醫對一些疑難雜症確實很有功效。 對於這一點, 我在臨床應用中有深切的體會。 我認為, 中西醫各有專長, 不能互相排斥, 應該取長補短, 對待寶寶退熱的治療也是這樣。

寶寶低燒時物理退熱未嘗不是一種好辦法:

35%酒精擦浴:

Advertisiment

酒精能擴張血管, 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 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 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 加溫水等量, 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 不能過冷, 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 致使熱度又回升。 酒精擦浴時, 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 從上往下擦, 以拍擦方式進行, 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 有利於降溫。 注意嬰兒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 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溫水洗澡:

如果寶寶處於低燒狀態, 而且整個人看上去精神還是比較好的, 那麼久可以給寶寶泡一個溫水澡。 注意水溫不要過高, 以免燙傷寶寶嬌嫩的肌膚。 而且水溫過高會讓已經處於低燒的寶寶感到不舒服。 可能會加重病情。

溫水泡小腳丫:

準備一盆溫水,將寶寶的小腳丫子全部浸泡在溫水中。在給寶寶泡腳的時候,媽媽可以一邊給寶寶按摩下小腳,讓他們感到更舒服。

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裡,敲成小塊,用水沖去棱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淨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溫馨小貼士:

寶寶們發燒的時候,往往會比較愛哭、愛鬧,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拿出100分的耐心,不要衝著寶寶發脾氣。寶寶生病期間的飲食一定要以清淡為主,因為這個時候寶寶們的胃口往往都比較差。所以,媽媽們可以給寶寶們煮一些小米粥、小菜粥會讓寶寶們更喜歡,更有食欲。另外,不要忘記給發燒的寶寶及時喂水,補充水分。寶寶們這時會口乾舌燥,喝點水會讓他們稍微舒服點。

溫水泡小腳丫:

準備一盆溫水,將寶寶的小腳丫子全部浸泡在溫水中。在給寶寶泡腳的時候,媽媽可以一邊給寶寶按摩下小腳,讓他們感到更舒服。

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裡,敲成小塊,用水沖去棱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淨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溫馨小貼士:

寶寶們發燒的時候,往往會比較愛哭、愛鬧,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拿出100分的耐心,不要衝著寶寶發脾氣。寶寶生病期間的飲食一定要以清淡為主,因為這個時候寶寶們的胃口往往都比較差。所以,媽媽們可以給寶寶們煮一些小米粥、小菜粥會讓寶寶們更喜歡,更有食欲。另外,不要忘記給發燒的寶寶及時喂水,補充水分。寶寶們這時會口乾舌燥,喝點水會讓他們稍微舒服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