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小寶寶吃藥 媽媽總做錯6件事

我們都不希望寶寶生病, 但是, 寶寶抵抗力不如成人, 換季時經常生病。 在寶寶生病後, 家長選擇自行用藥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但是由於家長對藥物知識的欠缺, 兒童常常是錯誤用藥的最大受害者。 因此, 作為父母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以免出錯。 小編為此整理了寶寶用藥的6大誤區, 希望可以給家長們有所幫助。

一、不要任意給孩子吃成人藥

有部分的家長因為對藥物知識的缺陷, 誤認為對成人安全的藥, 小孩也可用, 只要減少一點劑量就行了, 卻不知到寶寶的生理與成人有諸多不同, 對成人安全的藥物對兒童未必安全,

Advertisiment
有的甚至潛藏危險。 例如四環素類藥物可影響小兒骨骼生長或沉積於牙組織中變成“黃板牙”, 故9歲以下小兒禁用。 再如安痛定、索米痛、去痛片等常用退燒藥含有氨基比林成分, 易使小兒粒細胞迅速下降, 有致命危險。 還有的小兒服用感冒通後出現了血尿, 後果之嚴重不言而喻。

小編建議:作為家長, 當寶寶生病的時候一定會心急如焚, 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跟成人的藥物給寶寶吃, 當寶寶生病的時候, 最好的辦法就是帶去醫院看醫生, 寶寶應該吃什麼藥, 用多少, 一定要由兒科醫生跟住病情和年齡來確定, 父母千萬別作主張。

二、不能擅作主張把劑量增加或減少

通常, 父母對寶寶用藥會出現兩種狀況,

Advertisiment
一時求愈心切, 盲目加大藥量, 二是怕出現副作用, 擅自減量或停藥。 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以取的。 現在小編就分析一下這兩種做法的後果吧!

① 求愈心切, 盲目加大藥量

在寶寶生病的時候, 家長是寶寶用藥的執行者, 但是有些家長求愈心切, 認為只要加大用藥劑量就能使病症早日獲愈, 便盲目給寶寶加大服藥劑量。 也有些家長給寶寶重複用藥或同時用多種藥物。 其實, 服用藥物的劑量越大, 其毒副作用也越大, 甚至導致兒童發生急性或蓄積性藥物中毒。 是藥三分毒, 藥物是不可亂服用的。

② 怕出現副作用, 擅自減量或停藥

再者有些家長則過於謹慎, 害怕寶寶服藥後出現副作用, 便隨意減少服藥劑量, 殊不知,

Advertisiment
藥物都是要積累到一定濃度才會發揮最佳的藥效的。 如果藥物劑量過小, 在人體內達不到有效濃度, 就不可能發揮最佳療效。 減量用藥 還容易使機體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 給以後的治療造成困難。 一些家長在給寶寶用藥時, 見症狀緩和時便停藥, 所以不能達到規定的療程。 這樣容易使病原微生物死 灰複燃, 再度大量繁殖, 導致病症復發。

小編建議:對於寶寶的用藥, 應該聽從兒童專科醫生的囑咐, 不要隨意增減寶寶的藥量。 我們對寶寶的病情不瞭解, 對藥物也不是很瞭解, 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 應該按照醫生開的處方用藥, 控制好藥量, 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

三、要照處方的指示正確服藥

對於寶寶的用藥, 一定要按照處方的指示正確服用。

Advertisiment
例如藥水、糖漿用前要搖勻;藥物宜避光並放在陰涼處;夏天時, 藥水易變質或生蜉蝣物, 不宜存放太久等。 這些小細節, 父母們都要多加留意。 還有要注意的是, 不要急盼藥效, 頻繁換藥。 任何藥物治療病症, 都需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起作用, 而有些家長在給寶寶治病時耐不住性子, 一種藥物才用幾天, 甚至幾次, 因見不到明顯效果, 便認為該藥效果不好, 於是頻繁更換藥物。 其實, 頻繁更換藥物不僅難以獲得應有的效果, 而且還會使機體產生耐藥性和不良反應, 使治療更趨複雜化。

小編建議:不要因為心急, 服用幾次感覺沒效果就頻繁換藥, 這樣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要知道, 藥物要到一定濃度才會起藥效的。

Advertisiment
只要父母按照處方的指示正確服藥, 寶寶的病症一定會被治癒。

四、服藥時間要正確

寶寶用藥時, 一是要跟住醫生的囑咐, 二是要看清藥物的說明書, 瞭解藥物的服用時間, 藥物一般分三種時間服用。 一是飯前服用:是指飯前1或2個小時服用, 以利於藥物吸收。 很多止瀉的藥物需要在飯前服用。 二是飯時服用:是指在飯前或飯後片刻服用。 一些開胃的或幫助消化的藥物應在飯時服用。 三是飯後服用:是指飯後半小時或1個小時服用, 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或促進胃腸對藥物的吸收。 一般來說, 抗生素類等大部分藥品都適合在飯後服用。 要正確的服用藥物, 否則會帶來不良後果。 還有的就是要避免用藥斷斷續續不定時, 藥物在人體內必須達到和維持有效的嘗試,才能起到治病作用。有些家長給孩子服藥隨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無所謂。不能堅持連續定時用藥,就很難保證藥物在體內維持有效濃度,結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還容易引起耐藥性和抗藥性。

小編建議:主要藥物的用藥時間,把握好正確的服藥時間,才可以達到最佳的藥效,使寶寶的病症早一步得以治癒。除了這個,因為有些藥物是有特定的服藥要求,要飯前或者飯後,不同是時間,藥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父母要正確把握好哦!

五、藥物放高處,避免寶寶誤食

通常寶寶在他們5-6個月以後逐漸能夠用手抓東西了,而此時此刻的他們還沒有危險意識,好奇的心理會促使他們把手邊能拿到的東西都往嘴裡送,如吃進彈珠、橡皮、硬幣、釘子、橡皮泥等等。寶寶極有可能因誤吞了小東西而阻塞食道或者氣管,從而出現嚴重的後果。媽媽們真是不得不多加留意了。對於這樣的情況,藥物更加要放在高處,避免孩子誤食。如果孩子誤食了藥物,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在上一點中提及過寶寶是不能服用成人的藥物的,萬一誤食會對寶寶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把藥物放在寶寶不能抓到的高處。

小編建議:寶寶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當他們學會用手抓東西後,一抓到東西就會往嘴裡塞,想感覺一下東西是否好吃,而藥物是不能隨便服用的,父母要一定要注意到這點,最好把藥物放到寶寶不能抓到的地方,避免寶寶誤服哦!

六、喂藥不可強迫,須避免嗆入氣管

寶寶一般都不喜歡服用藥物,有可能是因為藥物很苦,或者是氣味難聞。在這個時候家長不應該捏著寶寶的鼻子、甚至是掰開嘴強灌,也不能在小兒睡熟的時候、哭鬧或掙扎時喂藥,以免嗆入氣管發生危險。對大些的孩子可以應採取說服講道理的方法;喂小孩子可將藥物研碎(腸溶片、控釋片、薄膜衣片除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哺乳期的嬰兒除可將藥研粉溶入糖水外,還可將藥粉附著於奶嘴上,使藥物與奶水一起服下。千萬不要圖省事,喂藥時不管不管寶寶會不會哭鬧就捏著鼻子灌藥,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這樣做寶寶極易嗆到,造成氣管堵塞,發生呼吸困難,嗆咳,嘔吐,甚至窒息等可怕後果。為了避免這些意外發生,要使用正確的喂藥方法。

小編建議:寶寶生病是哭鬧不肯服藥是常見的事,但是不能因為寶寶哭鬧就強迫寶寶,用硬的手段喂藥,這樣會導致嗆到或者梗塞等意外發生,小編還是認為,應該用更科學的方法喂藥,不要因為喂藥而引發不必要的不良後果哦!

藥物在人體內必須達到和維持有效的嘗試,才能起到治病作用。有些家長給孩子服藥隨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無所謂。不能堅持連續定時用藥,就很難保證藥物在體內維持有效濃度,結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還容易引起耐藥性和抗藥性。

小編建議:主要藥物的用藥時間,把握好正確的服藥時間,才可以達到最佳的藥效,使寶寶的病症早一步得以治癒。除了這個,因為有些藥物是有特定的服藥要求,要飯前或者飯後,不同是時間,藥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父母要正確把握好哦!

五、藥物放高處,避免寶寶誤食

通常寶寶在他們5-6個月以後逐漸能夠用手抓東西了,而此時此刻的他們還沒有危險意識,好奇的心理會促使他們把手邊能拿到的東西都往嘴裡送,如吃進彈珠、橡皮、硬幣、釘子、橡皮泥等等。寶寶極有可能因誤吞了小東西而阻塞食道或者氣管,從而出現嚴重的後果。媽媽們真是不得不多加留意了。對於這樣的情況,藥物更加要放在高處,避免孩子誤食。如果孩子誤食了藥物,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在上一點中提及過寶寶是不能服用成人的藥物的,萬一誤食會對寶寶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把藥物放在寶寶不能抓到的高處。

小編建議:寶寶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當他們學會用手抓東西後,一抓到東西就會往嘴裡塞,想感覺一下東西是否好吃,而藥物是不能隨便服用的,父母要一定要注意到這點,最好把藥物放到寶寶不能抓到的地方,避免寶寶誤服哦!

六、喂藥不可強迫,須避免嗆入氣管

寶寶一般都不喜歡服用藥物,有可能是因為藥物很苦,或者是氣味難聞。在這個時候家長不應該捏著寶寶的鼻子、甚至是掰開嘴強灌,也不能在小兒睡熟的時候、哭鬧或掙扎時喂藥,以免嗆入氣管發生危險。對大些的孩子可以應採取說服講道理的方法;喂小孩子可將藥物研碎(腸溶片、控釋片、薄膜衣片除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哺乳期的嬰兒除可將藥研粉溶入糖水外,還可將藥粉附著於奶嘴上,使藥物與奶水一起服下。千萬不要圖省事,喂藥時不管不管寶寶會不會哭鬧就捏著鼻子灌藥,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這樣做寶寶極易嗆到,造成氣管堵塞,發生呼吸困難,嗆咳,嘔吐,甚至窒息等可怕後果。為了避免這些意外發生,要使用正確的喂藥方法。

小編建議:寶寶生病是哭鬧不肯服藥是常見的事,但是不能因為寶寶哭鬧就強迫寶寶,用硬的手段喂藥,這樣會導致嗆到或者梗塞等意外發生,小編還是認為,應該用更科學的方法喂藥,不要因為喂藥而引發不必要的不良後果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