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班級課程以生命的色彩

孩子對生活的認識是從自身感受出發的, 他們有自己的見解好理論。 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長就要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走進孩子的內心, 知道他的需求, 只有與孩子共同成長才能更有效的指導孩子的舉動。

自主操作的環境讓活動更具挑戰性

一天午餐時, 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珂珂和同桌的小朋友指著對面的牆, 邊說邊笑。 我還以為他們在欣賞貼在牆上的畫呢, 便說:“孩子們快吃飯, 不要邊吃邊玩了。 ”過了一會兒, 珂珂端著湯碗走過來說:“老師, 我還要喝湯!”等我盛完, 她神秘地對我說:“老師, 這湯裡有光。

Advertisiment
”我愣了一下, 不明白她的意思, 只是“哦”了一聲, 就讓她去吃飯了。 只見珂珂把碗放到桌子上, 然後喊:“老師, 你快點過來, 光跑到牆壁上了。 ”我向對面的牆上看了一眼, 只見光點在牆上隱隱約約地晃來晃去。 噢, 我明白了!

餐後, 我利用故事《猴子撈月》把光的反射道理講給孩子們聽, 並建議小朋友用自己的小茶杯盛滿水去嘗試光的反射過程。 這下教室裡可熱鬧了, 所有的孩子都端著水杯, 繞到能射進陽光的窗戶前, 讓陽光射進自己的茶杯裡, 再讓光反射到牆上。 他們欣賞著從茶杯裡反射出去的“光”的美景, 體會著“實驗”成功的快樂!通過這件事, 我深深地感到:“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探索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 對於孩子們探索的火光,

Advertisiment
我們是否能發現, 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是個“有心”人。 孩子對周圍事物探索的表現是不同尋常的, 有時可能與我們的常規做法相違背的。 作為老師, 我們應該有一雙敏銳的眼睛, 有一個靈活的頭腦, 抓住每個學習的機會,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只有這樣, 才能發現孩子探索的興趣和內容, 也才能真正達到自我學習的要求。 之後, 有孩子又問我:“光是透明的嗎?”晨晨說:“不是, 是七色的。 ”小雨說:“是金黃的。 ”看到孩子們對“光”這一自然現象產生了興趣和爭論, 我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契機, 於是一個《奇妙的光》主題活動就在小朋友們質疑中產生了。

為了豐富幼兒的知識面, 開拓孩子的視野, 我們開展了玩影子遊戲、畫影子遊戲、瞭解自然光和人造光、光在生活中的運用、光的顏色、光與電的關係等活動。

Advertisiment
活動採用了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相結合的形式, 同時還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 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去研究, 最後得出結論, 在這樣不斷觀察、猜想、實驗, 相互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一系列活動中, 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了。

孩子『背後』的想法讓活動更顯新意義

孩子有著他們認識世界的觀點和想法, 他們會用自己的理論去看待世界的萬事萬物。 有時在我們成人看來還比較正常, 但有時似乎另有一番見解, 我想孩子任何一個“反常”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能被體諒和理解的“正常”理由, 只要我們去關注、去發現。 每個孩子從內心來講,

Advertisiment
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情感支持, 並拋開壓力錶露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通過自己的行動獲得成功與自信。

有一次在觀賞完春天的景色後, 讓孩子們畫《美麗的春天》, 由於是意願畫, 我沒提太多的要求, 想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 大多數的孩子都畫了花園、樹木、河流、玩耍的小朋友……而且色彩比較鮮豔。 只有小凱畫得亂七八糟, 灰濛濛的顏色中隱約可以看見有一條歪歪扭扭的小河和煙囪裡冒出來的黑煙。 我拿起他的畫, 也沒仔細品味, 便讓他重新再畫一張, 小凱似乎很委屈, 想說些什麼, 但是沒說, 就很不情願地畫了起來。 可是他的第二幅畫還是這樣, 用教師評價的眼光看就是“不好看”。 剛要生氣的我突然控制住了,

Advertisiment
把話音壓了壓, 問道:“為什麼這樣畫呢?”小凱吞吞吐吐地說:“這條河被污染了, 裡面水很髒, 煙囪裡的煙是黑的, 東西都看不見了。 ”我愣住了, 孩子說得多好!

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 我們要用心去讀懂它, 才能讀懂孩子眼中的世界。 過後由這幅畫我們引發了有關環境教育的課程活動, 如《我和小草做朋友》、《青青的河水》、《變廢為寶》等, 孩子們在觀察、實踐和探索中發現了自然界中的一些知識和規律, 也讓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肯定。 聆聽孩子, 會讓他們的學習變得更積極, 讓活動變得更多彩。

教師的『伴奏』讓活動更富生命力

在一次《各種各樣的植物》主題活動中, 我帶著孩子們去尋找幼稚園裡的各種花草、樹木。 我們走到一棵開著黃色小花的小樹旁, 本想和孩子們介紹一番,可是,我發現他們的目光轉移了。地上有一塊糖,旁邊堆積了成群的螞蟻,孩子們的興趣點就是這些在他們看來是那麼小巧玲瓏的“螞蟻”,我只好停止我原本的活動計畫。回到教室,孩子們討論起了螞蟻的生殖、螞蟻吃的食物、螞蟻的交流方式等等,而且各有各的說法,那麼多的問題,在一個活動中是不可能解決的,怎樣讓他們自己找到答案來驗證這些想法和猜測呢?於是我讓孩子們利用雙休日,和家長一起尋找資料或實地觀察,來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他們的積極性很高,星期一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拿著自己的資料開起了“報告會”,而我也是有備而來,因為我知道,他們的討論還會引起更多的爭議。果然,在討論中又引發了有待解決的新問題。這一次,我將我已經準備好的一些問題拋給了孩子,又一次激起了他們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來自于孩子自己的活動又開始了。

我們還把找到的螞蟻帶回了教室,和孩子們一起走進螞蟻的王國裡,開始了新的探索。我引導他們靜靜地、仔細地觀察這些當了我們的“小鄰居”的小螞蟻,一起去發現:原來並不是每只螞蟻都長得一樣,有的大一些,有的像個小黑點;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褐色的;甚至它們爬行的速度也不一樣呢!

課程的精彩不取決於外在的尺度,而取決於它對於具體生命、具體身心發展的促進幅度。孩子們引發的每一個小課程,都能產生起很多的討論,在討論中又引發了有待解決的新問題,孩子們的主體性充分發揮了出來。作為教師要根據孩子生成的活動,做到“有備而來”,因為孩子的活動需要成人的支援,當成人在行動上支持這一活動時,成人的價值取向就已深深地根植於其中。這樣,孩子的班級生活會更加精彩紛呈,整個課程就有了生命的色彩。

本想和孩子們介紹一番,可是,我發現他們的目光轉移了。地上有一塊糖,旁邊堆積了成群的螞蟻,孩子們的興趣點就是這些在他們看來是那麼小巧玲瓏的“螞蟻”,我只好停止我原本的活動計畫。回到教室,孩子們討論起了螞蟻的生殖、螞蟻吃的食物、螞蟻的交流方式等等,而且各有各的說法,那麼多的問題,在一個活動中是不可能解決的,怎樣讓他們自己找到答案來驗證這些想法和猜測呢?於是我讓孩子們利用雙休日,和家長一起尋找資料或實地觀察,來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他們的積極性很高,星期一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拿著自己的資料開起了“報告會”,而我也是有備而來,因為我知道,他們的討論還會引起更多的爭議。果然,在討論中又引發了有待解決的新問題。這一次,我將我已經準備好的一些問題拋給了孩子,又一次激起了他們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來自于孩子自己的活動又開始了。

我們還把找到的螞蟻帶回了教室,和孩子們一起走進螞蟻的王國裡,開始了新的探索。我引導他們靜靜地、仔細地觀察這些當了我們的“小鄰居”的小螞蟻,一起去發現:原來並不是每只螞蟻都長得一樣,有的大一些,有的像個小黑點;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褐色的;甚至它們爬行的速度也不一樣呢!

課程的精彩不取決於外在的尺度,而取決於它對於具體生命、具體身心發展的促進幅度。孩子們引發的每一個小課程,都能產生起很多的討論,在討論中又引發了有待解決的新問題,孩子們的主體性充分發揮了出來。作為教師要根據孩子生成的活動,做到“有備而來”,因為孩子的活動需要成人的支援,當成人在行動上支持這一活動時,成人的價值取向就已深深地根植於其中。這樣,孩子的班級生活會更加精彩紛呈,整個課程就有了生命的色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