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常與孩子做好心靈交流

你們何時能聽我說話

爸爸媽媽,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雲彩為什麼是白色的?花兒為什麼會變紅?我每天都有許多問題想問你們, 每天在幼稚園看到有趣的事情, 我多想告訴你呀, 可你們怎麼總嫌我的話多呢?

白天我在幼稚園, 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 不能說話;下課後我要喝水, 要活動, 要上廁所, 我沒空說話, 吃飯時老師說“吃飯講話不衛生”, 我又不能說話。 晚上我回到家裡, 全家人在一起, 該讓我講講話了吧, 可你們又說“大人說話時, 小孩子不許插嘴!”再過一會兒, 你們又該催我上床睡覺了。

爸爸媽媽,

Advertisiment
你們什麼時候才能聽我說話呢?

告訴家長:

學會傾聽和尊重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家長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家庭氣氛, 不僅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而且對於培養孩子的良好個性有著重要作用。 因此, 家長面對孩子時, 不要總是那麼心不在焉, 要學會傾聽和尊重, 經常看著孩子, 與他做心靈交流。 不妨先從下面兩個方面做起:

1.多讓孩子講自己的看法

兩三歲的孩子在能聽懂跟他有關的談話時, 往往愛重複大人的話, 四五歲的孩子則想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這時家長應當把孩子當成一個談話成員, 讓他參加進來, 特別是當談到跟孩子的生活有關的話題時, 更要有意識地讓他說說自己的看法。

Advertisiment
例如, 在商量晚飯怎麼做時, 就可以問問孩子, 聽聽孩子的意見。 再如, 媽媽說7點去奶奶家, 爸爸說6點去, 可以問問孩子覺得幾點去好, 為什麼等。 這樣, 孩子就會願意對任何事情(包括一些他不太懂的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了。

2.遇事多跟孩子商量家裡的事情

只要孩子能理解的, 可以讓孩子知道的, 就應跟孩子商量;凡是無關大體的事, 也可以按照孩子的意見去辦。 例如:在給孩子買書或玩具時, 在大致相同的價格以內, 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 這樣, 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 他們只要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要求和理由, 並且言之有理, 爸爸媽媽就可以按孩子的意見辦。

這樣不僅可以使孩子體驗到自己在家裡享有平等的地位,

Advertisiment
同時還可以懂得生活的道理, 並學會理解他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