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病, 多見于3個月~2歲小兒。 因體內維生素d缺乏, 鈣磷代謝失常, 導致以骨骼改變為特征的一種慢性營養不良性疾病。
(一)診斷要點
依據病史中高危因素, 癥狀體征、x線及血生化指標進行佝僂病的臨床分期 (活動期包括初期和激期, 恢復期和后遺癥期), 根據骨骼改變程度可將佝僂病分為輕、中、重三度。
1.高危因素
(1)高危發病年齡 生后12個月內嬰兒, 尤其6個月內嬰兒為佝僂病的高發年齡, 因生長發育迅速, 需相對多的維生素d和鈣以滿足生長的需要, 如未及時補充, 易發生佝僂病。
Advertisiment

(2)早產、多胎及低出生體重嬰兒 早產、多胎及低出生體重嬰兒體內儲鈣、磷不足, 生后又生長發育速度較快, 需較多的維生素d以滿足需要, 如補充維生素d不足, 則易發生佝僂病;
(3)喂養不當 嬰兒每日需要維生素d10μg(400iu), 牛乳中維生素d含量極少(1μg/l), 雖含鈣、磷多, 但因酪蛋白高、乳糖含量低, 影響鈣的吸收, 易發生佝僂病。 喂以谷類為主時, 因含大量植酸, 使鈣、磷不易被吸收, 也可導致佝僂病發病增高。
(4)日光照射不足 日光中, 波長為296~310nm的紫外線, 可使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變為膽骨化醇, 即內源性維生素d3, 因此, 日光照射不足使內源性維生素d3生成減少, 導致佝僂病。 寒冷的冬、春季節日照時間短且紫外線較弱, 小兒戶外活動減少, 故紫外線照射量明顯不足而易發生佝僂病,
Advertisiment
據調查, 孕晚期母親曬太陽的量和維生素d攝入量與她們嬰兒的佝僂病發生有顯著的相關性。 因此, 冬、春季節母親孕晚期曬太陽時間不足, 使出生嬰兒易發生佝僂病。
(5)患其他疾病的小兒 肝膽或胃腸道疾病影響維生素d和鈣, 磷的吸收及利用。 肝、腎疾病使維生素d在肝、腎中羥化作用發生障礙, 具有活性的1, 25-(oh)2d生成減少, 導致鈣、磷代謝失衡, 而發生佝僂病。 長期使用抗驚厥藥物, 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 因刺激肝細胞微粒體氧化酶系統活性, 使維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為無活性的代謝物, 而導致佝僂病的發生。
2.癥狀 早期佝僂病的神經系統癥狀有多汗心驚和煩躁不安等, 多與周圍環境條件無關,
Advertisiment
一般常見于小嬰兒。
3.體征 以骨骼改變為主, 在3~6個月開始出現顱骨軟化征, 好發于枕顳部, 但少數也可屬正常現象;前囟門增大約3×3cm, 邊軟;6個月開始出現雞胸或漏斗胸, 肋軟溝及肋串珠改變;8~9個月出現方顱;會走以后因兩下肢負重身體重量易發生“o”、“x”型腿。 若12個月小兒仍未出牙或18個月后前囟仍未閉合, 應考慮除外佝僂病。 重度佝僂病小兒, 可有全身肌肉松弛, 影響小兒運動功能, 動作發育遲緩, 表情淡漠, 語育發育遲緩。 小嬰兒頭部因多汗刺激而常發生枕部脫發形成枕禿, 但為非特異性。
4.x線改變 骨骼改變可通過x線攝片反映出來, 通常采取腕部攝片。
5.實驗室檢查 佝僂病的血生化改變以血清中25-ohd濃度最敏感, 在發病初期即明顯降低,
Advertisiment
血磷降低, 血鈣降低或正常, 堿性磷酸酶增高。
(二)治療
1.針對發病因素采取相應措施, 多進行戶外活動, 母乳喂養, 合理喂養, 治療原發病。
2.藥物治療 主要用維生素d治療, 酌情補鈣。 活動期佝僂病, 初期每日口服125~250μg(0.5~1萬單位), 連服一個月, 不能堅持口服者, 可注射維生素d2每次10000μg(40萬單位)或d3每次7500μg(30萬單位), 用1次即可。 激期每日服用維生素d250~500μg(1~2萬單位), 連服一個月, 不能堅持口服者肌肉注射維生素d2每次10000μg(40萬單位)或d3每次7500μg(30萬單位), 連用1~2次, 每次間隔一個月。 經上述治療后, 癥狀消失、體征減輕、恢復。 x線、血生化趨于恢復正常, 進入恢復期, 在夏、秋季多曬太陽即可, 冬季給予維生素d2每次500~5000μg(10~20萬單位), 一次口服或肌注。 后遺癥期或3歲以后小兒不需藥物治療。
(三)預防
應從胎兒期開始預防,
Advertisiment
孕母應加強戶外活動, 妊娠末期補充維生素d2500~5000μg(10~20萬單位)和鈣劑, 注意平衡膳食。 新生兒應盡早戶外活動, 每日l~2小時, 生后2周開始口服維生素d每日10μg(400iu)。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及人工喂養嬰兒在生后1~2周開始口服維生素d每日12.5~25μg(500~1000iu)。 強調母乳喂養, 定期健康檢查, 以早期發現佝僂病, 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