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維生素k對孕後期媽媽的幫助

維生素K是參與血液凝固的一種重要物質, 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K, 就等於缺乏凝血因數, 容易出血或出血難止。 在臨床上, 維生素K缺乏的患兒大多數是在出生後3個月內, 這部分患兒絕大多數為母乳餵養, 維生素K含量偏低。

據介紹, 人體自身不能製造維生素K, 只有靠食補或腸道菌群合成。 由於維生素K比較難以通過胎盤吸收, 所以嬰兒體內原本就缺乏, 同時, 沒有足夠的菌群幫助合成。

目前, 正規醫院都會在新生兒出生時就補充維生素K, 但是, 臨床上也有一部分15天到2個月內的嬰兒, 由於濫用抗生素, 抑制了腸道正常菌群生長,

Advertisiment
造成維生素K嚴重缺乏, 從而導致嬰兒凝血機制障礙。

記者瞭解到, 目前發現維生素K缺乏的嬰兒大多數來自農村, 主要因為孕婦沒有補充維生素K。 目前, 國際上使用維生素K預防的總趨勢是:由肌肉注射改口服, 由1次變多次, 由嬰兒服用擴展為母親服用。

醫生建議, 孕婦從32周至36周起, 服用適量的維生素K, 直至分娩, 臨產的孕婦分娩前1小時至4小時肌注或靜滴維生素K, 同時, 新生兒也要補充維生素。 除了口服和肌注的方式來補充維生素K, 孕婦還可以多食維生素K含量豐富的食物, 如菠菜、番茄及魚類等。

對長期使用抗生素、腹瀉的嬰兒要常規補充維生素K。 臨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患兒出血, 在尋找病因的同時,

Advertisiment
應該立即肌注維生素K, 以防進一步導致顱內出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