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友分享:小天使的快樂成長記

養兒一百歲, 常憂九十九。 教育孩子是一個艱辛的過程,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能夠感受到許多的快樂, 許多的驚喜, 收穫許多的感動。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我們會陪伴著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 你是否也有許多難忘的記憶呢?網友gzmm007向我們講述了和她最最親愛的寶貝小軒軒的成長記錄。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成長日記

一、“我們一起玩兒好嗎?”

最初, 軒軒用擁抱向小朋友示好。 一歲半的他還不能準確地用主謂賓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於是, 經常有小朋友被他的擁抱嚇哭。

當軒軒終於弄清了“你”“我”“他”時,

Advertisiment
便顛著小屁股, 湊到小朋友跟前, 對小朋友說“我們一起玩好嗎?”這是我教他的方法。 我用我的邏輯判斷, 如此詢問應該能讓我們加入遊戲吧?一次次的驗證, 成年人的邏輯只適合成年人的遊戲。 軒軒為此碰了許多次釘子。 有段時間, 我能明顯感覺到孩子的困惑。 當他想加入遊戲時, 嘴邊的話終是頓了又頓, 然後渴望地看著我。

有時, 我會使些小伎倆說服那些小朋友能接受軒軒的加入;有時, 也只能領著軒軒離開。 直到現在, 軒軒被拒絕的時候還是更多一些。

“媽媽, 他們不同意我跟他們玩”。 這樣的問題直到現在也沒能告訴軒軒為什麼。

軒軒是個神經大條的孩子, 這樣的娃娃總有顆大大的心。 在他的交際中,

Advertisiment
永遠是主動的一方。 他會將買來的貼紙分給在場的每一個小朋友;會在吃東西時惦記著分一份給樓下的妹妹。 。 。 對於向他走來的小朋友, 永遠張開熱情的雙手。 這就是我那個熱情又大方的愣小子!

關於軒軒的這一點, 作為媽媽的我, 是相當讚賞的。 我要做的便是盡可能保護好孩子的這份熱情, 讓其伴隨孩子一生。

二、用拳頭說話

軒軒張開肉肉的小胳膊, 模仿鎧甲勇士的模樣自顧自地擺著陣勢, 嘴裡發出示威般的聲音, 大大的黑眼珠並沒因此陣勢而目露火焰, 他用自認為兇狠的目光盯著眼前四個高過自己的小男生。 結果是小肚子, 小腦袋瓜挨了不少拳頭。 。 。 那時兩歲半。

我站在五米開外的地方看著孩子間的對峙,

Advertisiment
小傢伙們看看我並沒有呵斥他們, 便更加肆無忌憚的推搡軒軒。 軒軒仍舊只是憋著小肚子, 更努力地張開小胳膊。 也許他在等待能量聚集後突然爆發, 讓眼前圍攻他的小孩都飛得遠遠的, 我想他是這樣想的。

我有些惱, 惱軒軒為何不如別的孩子那般兇悍。 以至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 我一直苦惱該如何向軒軒表達, 在什麼情況下, 我們應禮貌示人;在什麼情況下, 我們應伸出自己的拳頭。 無奈這般年紀的孩子無論如何也是分辨不了其中的區別的。

我一面尋思, 一面看著孩子之間的爭鬥。 他們的對仗沒有任何邪惡的情緒夾雜其中, 如獸類般, 用最原始的力量保衛自己想要佔領的一件玩具或是一小塊特別的地兒。

Advertisiment
周國平老師說, “幼兒期的孩子本就神同幼獸”。 幼獸不就應該用力量來解決他們世界裡的衝突嗎?這是我的理解, 無論對錯與否, 我開始告訴軒軒, “我們不能做首先伸出拳頭的人, 我們不能把它伸向比我們弱小的弟弟妹妹。 如果別人向你展示了他的拳頭, 記住, 捏緊你的拳頭, 回敬他!”“用哪只手呢”?軒軒疑惑地看著自己的小手。

週末, 帶著軒軒上公園。 充氣城堡上, 大大小小的孩子上竄下跳。 。 。 “有人打架啦, 有人打架啦”話音未了, 只見軒軒同另一個和他個頭差不多的孩子扭打在一塊兒!兩個小傢伙都在試圖用力推倒對方。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軒軒打架, 我甚至有些激動, 有些想助威的心情。

“今天為什麼跟小朋友打架?”

“是他先推我的。

Advertisiment

“媽媽, 我今天用這個拳頭推小朋友了。 我打贏了”。 那時他三歲半。

沒有表揚孩子, 也沒有批評孩子。 娘倆心裡各自體會。

三、憤怒是頭張著血盆大嘴的獅子

憤怒是頭張著血盆大嘴的獅子, 在弱者面前, 傷及他人;在強者面前, 或者兩敗俱傷, 或者被傷害。

關於情緒管理, 是我很失敗的一方面。 為此, 軒軒也深受影響。 我習慣了喜怒哀樂的直接表達。 即使在有了軒軒後, 也是如此。

發怒的軒軒, 於我來說, 是最疼痛的教訓!

娘倆在接下來的人生路上, 似乎要攜手行一段共同學習的路程了。

四、近乎偏執的嚴謹

關於軒軒的的積木, 紅與藍, 方與圓, 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一定要遵守軒軒給它們定下的位置。 它們不能因為你急於打掃衛生了而亂作一團, 毫無秩序。如若不然,必定換來大哭一場。不管當時的我是多麼抓狂,他也會視而不見,邊抹眼淚邊有序地擺放他的積木,一絲一毫都不允許有偏差。

他甚是喜愛的毛毛蟲涼鞋,在睡覺時,必定會整齊地擺放在床前,如若誰從床前經過,他會提醒你,不能移動毛毛蟲的位置,一點點也不允許。

他的磁力棒永遠不會顏色間相互滲雜。紅色、藍色、綠色、黃色,整齊劃一,呈現各自的形狀。

我曾經很擔心軒軒近乎偏執的行為。後來,在網路上讀到一些貼子,諸如軒軒一樣的孩子看來也是不少的。對於標準非常嚴謹,嚴謹到近乎偏執。於是我釋然了。查閱了一些書籍,大體上是說,孩子在某個年齡階段是形成秩序意識的時期。

軒軒的爸爸經常說我執著。惱了,便說我偏執,甚至固執,再甚者便是頑固不化!呵呵,想必軒軒是延續了媽媽的這一性情。如此性情,通常在不同的事件中呈現出他的優劣勢。

五、天籟

“媽媽,你結婚了嗎?”“結了。”

“爸爸,你結婚了嗎?”“結了。”

“哦,那明天我也去結婚吧!”

望著眼前這張認真的小臉,思量著,軒軒的小新娘此刻在哪兒呢?或未出世,或正偎在媽媽的懷裡吮吸著奶水,或像軒軒一樣正滿地撒歡兒。

“媽媽,我的數字9跑到你上班的地方唱歌去了!你幫我把它抓回來吧。”9,媽媽上班的地方,唱歌,這些關鍵字是他小腦袋瓜平日接收到的資訊,如此一組合,一切都有了靈性。

“字母們,你們乖乖留在家裡,我去上班了,我去賺很多錢,給你們蓋大房子。BYEBYE”軒軒對著字母們動情地耳語一翻便跳下床,旋即又回到字母旁邊,“我回來了,我可以陪你們玩了,不過現在不能看動畫片哦,只有週末才能看。”我們需要愛與被愛,軒軒正用自己從父母那接受到的愛去愛他的字母夥伴。

雨後的草叢掛滿了露珠。難得一見的蝸牛都出來了。軒軒蹲下來摸摸它們的小觸角,蝸牛迅速地縮回殼裡,軒軒咯咯地笑。

“它們的家在哪呀?”“在它們的背上呢。”

“它們家裡有燈嗎?”“好像沒有哦。”

“那它們家有電視嗎?”“好像也沒有哦。”

“它們家太小了!帶它們去我們家吧,我們家有電視看。”“那蝸牛的爸爸媽媽找不到它該著急了。”

“蝸牛會說話嗎?”“你問問蝸牛?”

“蝸牛,你好!”,“它怎麼不回答我呢?”

最美好的擬人修飾莫過於此時孩子的思維了……

軒軒是我的一面鏡子,我的言行舉止,我的情緒表達,我的意識形態,都會在某個瞬間由另一個我以外的個體呈現在自己面前。時刻提醒,時刻鞭策……

小編總結:感謝網友gzmm007用真誠生動的語言說出了她和她的孩子在生活中難忘的、令她震動動容的每個小小的瞬間。而這些美麗的時刻讓我們在感動、在瞭解小孩子的同時,更加思索和意識到了作為一個母親的肩上的責任。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你又有著怎樣的經歷和記憶呢?趕快來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毫無秩序。如若不然,必定換來大哭一場。不管當時的我是多麼抓狂,他也會視而不見,邊抹眼淚邊有序地擺放他的積木,一絲一毫都不允許有偏差。

他甚是喜愛的毛毛蟲涼鞋,在睡覺時,必定會整齊地擺放在床前,如若誰從床前經過,他會提醒你,不能移動毛毛蟲的位置,一點點也不允許。

他的磁力棒永遠不會顏色間相互滲雜。紅色、藍色、綠色、黃色,整齊劃一,呈現各自的形狀。

我曾經很擔心軒軒近乎偏執的行為。後來,在網路上讀到一些貼子,諸如軒軒一樣的孩子看來也是不少的。對於標準非常嚴謹,嚴謹到近乎偏執。於是我釋然了。查閱了一些書籍,大體上是說,孩子在某個年齡階段是形成秩序意識的時期。

軒軒的爸爸經常說我執著。惱了,便說我偏執,甚至固執,再甚者便是頑固不化!呵呵,想必軒軒是延續了媽媽的這一性情。如此性情,通常在不同的事件中呈現出他的優劣勢。

五、天籟

“媽媽,你結婚了嗎?”“結了。”

“爸爸,你結婚了嗎?”“結了。”

“哦,那明天我也去結婚吧!”

望著眼前這張認真的小臉,思量著,軒軒的小新娘此刻在哪兒呢?或未出世,或正偎在媽媽的懷裡吮吸著奶水,或像軒軒一樣正滿地撒歡兒。

“媽媽,我的數字9跑到你上班的地方唱歌去了!你幫我把它抓回來吧。”9,媽媽上班的地方,唱歌,這些關鍵字是他小腦袋瓜平日接收到的資訊,如此一組合,一切都有了靈性。

“字母們,你們乖乖留在家裡,我去上班了,我去賺很多錢,給你們蓋大房子。BYEBYE”軒軒對著字母們動情地耳語一翻便跳下床,旋即又回到字母旁邊,“我回來了,我可以陪你們玩了,不過現在不能看動畫片哦,只有週末才能看。”我們需要愛與被愛,軒軒正用自己從父母那接受到的愛去愛他的字母夥伴。

雨後的草叢掛滿了露珠。難得一見的蝸牛都出來了。軒軒蹲下來摸摸它們的小觸角,蝸牛迅速地縮回殼裡,軒軒咯咯地笑。

“它們的家在哪呀?”“在它們的背上呢。”

“它們家裡有燈嗎?”“好像沒有哦。”

“那它們家有電視嗎?”“好像也沒有哦。”

“它們家太小了!帶它們去我們家吧,我們家有電視看。”“那蝸牛的爸爸媽媽找不到它該著急了。”

“蝸牛會說話嗎?”“你問問蝸牛?”

“蝸牛,你好!”,“它怎麼不回答我呢?”

最美好的擬人修飾莫過於此時孩子的思維了……

軒軒是我的一面鏡子,我的言行舉止,我的情緒表達,我的意識形態,都會在某個瞬間由另一個我以外的個體呈現在自己面前。時刻提醒,時刻鞭策……

小編總結:感謝網友gzmm007用真誠生動的語言說出了她和她的孩子在生活中難忘的、令她震動動容的每個小小的瞬間。而這些美麗的時刻讓我們在感動、在瞭解小孩子的同時,更加思索和意識到了作為一個母親的肩上的責任。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你又有著怎樣的經歷和記憶呢?趕快來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