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緩解出牙不適 寶寶出牙食物紅黑名單

寶寶從呱呱落地到牙牙學語是一段有意思的過程, 看著寶寶長出一口小白牙, 每每對自己笑得開懷, 媽媽們心裡可樂著呢!不過, 寶寶長牙可不是很順利的事情呢, 需要經過一番磨煉, 也許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呢!並且, 媽媽還要注意區分護牙的事物呢!相信媽媽們對於牙齒的護理一定有很多的疑問。 今天就讓我們在這裡一起找答案吧!


寶寶長牙要護牙

如何區分食物護牙與否?

1、護牙“好食物”

(1)牛奶和乳製品:含大量鈣, 能抑制細菌產酸, 並防止牙齒鈣磷化合物溶解。 免疫球蛋白和酶等能抑制口腔中細菌生長。

Advertisiment

(2)含磷食品:魚肉、米、扁豆、豌豆和蠶豆這些食品含磷量高, 磷酸鹽可形成緩衝系統, 防止口腔過度酸化。

(3)含氟食品:海魚、茶和礦泉水等含大量氟, 氟能與牙齒中鈣磷化合物形成不易溶解的氟磷灰石, 防止對牙質的侵蝕。

(4)蘋果、生梨等:蘋果、生梨等在進食時可起機械擦洗作用, 擦去牙齒表面的細菌。 果膠還有抑制細菌的作用。

(5)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纖維, 對牙面的機械性磨擦, 清洗和刺激唾液腺分泌, 減少食物粘附和牙菌斑的形成。 還含有許多微量元素和維生素C, 是抗齲營養素。

防齲食物特徵:能刺激唾液分泌, 不易在口腔內殘留;蛋白質高些, 脂肪含量低些, 碳水化合物盡可能少, 礦物質(尤其鈣、磷、氟)含量中等, 酸鹼度5.5以上。

Advertisiment

2、致齲“壞食物”

(1)優酪乳類飲品:優酪乳含乳酸菌, 因為乳酸桿菌易與唾液中的黏蛋白和食物殘屑混合在一起, 牢固地粘附在牙齒表面和窩溝中, 形成菌斑, 極易造成牙齒釉質表面脫鈣、溶解, 形成齲齒。 而且牙齒對酸的耐受程度不高, 口腔內PH值較高時, 也易腐蝕牙齒表面釉質, 造成牙齒脫鈣, 最終形成齲齒。

(2)含糖食物:過甜零食中的糖分容易引起兒童齲齒, 大多數穀類零食中含有糖和油脂, 經常食用會在口腔細菌作用下, 發酵變成酸性物質損壞牙齒。

(3)碳酸飲料:碳酸飲料等飲料加了甜味劑、糖和二氧化碳, 呈酸性。 而酸環境下, 易對牙齒造成腐蝕, 形成齲齒。

(4)加工過細食品:應少食用加工過細的精製食品。 烹調加工不太精細的食物,

Advertisiment
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較多, 進食時需要較大的咀嚼力, 咀嚼可促進唾液分泌, 除幫助消化外, 還可起到洗擦牙齒的作用。

提醒:研究顯示, 患齲齒兒童一般都用餐時間長。 食物在嘴裡停留超半小時就易使細菌滋生, 增加患齲齒機會。

寶寶出牙期五大不適症狀

1、流口水:正常現象不用擔心。 等到一周歲左右, 隨口腔深度增加, 吞咽功能完善, 會慢慢消失, 不過這個時期的護理工作還是必不可少。 唾液對皮膚有一定刺激作用, 用柔軟的棉布及時幫寶寶擦乾淨口水, 擦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柔, 否則容易擦破皮膚引起感染。 用小圍嘴圍在脖子上接納寶寶流的口水, 以免口水弄濕衣服。


讓寶寶有一個舒適的長牙期

Advertisiment

如果流口水的地方有發紅現象, 可塗抹點收斂作用的藥膏, 如果皮膚已經有點潰爛, 則不宜自己用藥, 一定要去醫院看醫生。

2、牙齦癢:牙齒萌出時對牙齦神經造成刺激, 會有些不適, 等牙齒都長出來, 這些症狀就會消失, 不過可採用一些小辦法來緩解:每天用紗布蘸點涼水擦拭牙齦, 如果是夏天, 可以用棉紗布包一小塊冰塊給寶寶冷敷一下, 能夠暫時緩解長牙帶來的不適。 可以買一些牙膠或磨牙棒之類的產品讓寶寶咬, 一來可以緩解不適, 二來還能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 一舉兩得。

因為牙齦不適, 寶寶可能會咬嘴唇和舌頭, 不但會咬傷自己, 還會影響牙齒的生長, 引起齙牙。 媽媽應多留心寶寶的一舉一動, 一旦發現寶寶咬嘴唇就要及時制止。

Advertisiment

3、發燒:只要體溫不超過38℃, 且精神好、食欲旺盛, 就無需特殊處理, 讓寶寶多喝些開水就行了;如果體溫超過38.5℃, 並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 則應及時就診。

4、腹瀉:當寶寶有腹瀉, 大便次數增多、但水分不多時, 應暫時給寶寶停止添加其他輔食, 以粥, 細、爛麵條等易消化食物為主, 並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數每天多於7次、且水分較多時, 應及時就醫。

5、煩燥:出牙前的寶寶出現啼哭、煩躁不安等症狀時, 一般只要讓寶寶咬磨牙棒, 轉移其注意力, 通常會安靜下來。 另外, 還可以在寶寶出牙時給他做臉部按摩, 以放鬆臉部肌肉, 也可起達到較好的效果。

寶寶出牙期一般有這麼5種不適應的情況, 不過媽媽們也不要著急, 只要我們護理得當,寶寶一樣健健康康度過出牙期!

只要我們護理得當,寶寶一樣健健康康度過出牙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