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緩解孩子懼怕心理的方法

上了一段時間的幼稚園, 父母們發現孩子還是很怕老師, 照理說, 剛入幼稚園, 一切對孩子來說都是陌生的, 這時怕老師還情有可原, 可是過了這麼久, 孩子怎麼還是怕老師呢?難道, 這也是孩子的天性釋然。

一、孩子懼怕老師的原因

原因可能包括兩方面:

一般, 孩子懼怕老師是因為不能忍受老師對自己冷淡的態度, 或不能接受老師對自己的批評而與老師產生的一種抵觸情緒;

目前, 許多老師都不能夠常常以肯定的態度、欣賞的眼光和鼓勵的言語對待學生, 而是常常用否定的態度、挑剔的眼光和批評的言語對待學生,

Advertisiment
因此造成孩子對老師的懼怕, 產生抵觸情緒。

但能肯定的是, 孩子的懼怕是種負面的情緒, 它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需要引起老師和父母的關注。

二、幫助孩子克服懼怕心理的方法

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境

當父母發現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時, 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種寬鬆的、自由的發表意見的心理氛圍, 使孩子毫不隱瞞地講清楚老師批評自己的原因以及對自己的態度和自己接受批評時的心情。 這時父母應注意兩個方面:

1、認真聽取孩子對事情的全部經過的陳述, 以及孩子對老師批評和處理意見的看法;

2、冷靜分析孩子產生抵觸心理的主要原因, 並採取適宜的方法予以解決。

Advertisiment
如果是屬於孩子認識偏激或行為錯誤時, 父母要積極引導, 如果是屬於老師處理問題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誤時, 父母要積極主動與老師交換意見, 以化解孩子的抵觸心理。

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即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 創造情景讓孩子設身處地體會老師的難處, 並在這個過程中改善師生間的關係, 減輕或避免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此時, 父母應避免兩種錯誤作法:

1、千萬不要在沒搞清事實真相之前就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或對老師表示不滿。 因為, 這樣做既不能使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也不能緩解師生間的矛盾, 還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2、一旦孩子對老師有意見,

Advertisiment
就不加思索地指責老師。 父母這種不經調查研究、草率表態, 一味地批評老師的做法, 將助長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並對孩子的人格形成產生極壞的負面影響。

父母和老師應多交流

家庭和校園是教育孩子的不可缺少的兩個部分, 但現實中, 往往它們是分離的, 就像兩個世界一樣, 這對父母和老師共同教育孩子來說一個是非常不利的因素。

父母要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老師也要瞭解孩子在家中的行為。 老師和父母交流時, 更能從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出發, 找出孩子對老師的抵觸的根源, 明確原因後, 要糾正孩子的問題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 父母應主動架起交流的橋樑, 多和老師談談孩子的問題,

Advertisiment
這對避免孩子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是極其重要的。

綜上所述, 如果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並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就必須盡可能避免孩子由於對老師的抵觸情緒而產生的不愉快學習體驗。 同時, 父母也要讓孩子懂得, 對老師的尊重並不等於認為老師做得都對, 對老師有意見就應該向老師提出來, 但必須講究一些策略, 最好是在事後找老師談心, 說明實情。 這既是一個讓老師更好地瞭解你的機會, 同時也是一個真誠地愛護和幫助老師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