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空氣乾燥, 寶寶便秘的問題也變得常見。 一提到寶寶便秘, 很多媽媽會潛意識的認為這是由於寶寶喝水量不夠引起的。 的確, 更多時候這個現象和寶寶喝水有關, 但是更主要的是由於孩子飲食結構失衡引起的。
其實人體不僅需要水分的攝入, 更需要水分進入人體後的有效停留。 白水的吸收速度很快, 但是排出速度也比較快, 因此白水在人體中停留時間較短。 另外補水最直接的是改變尿液的顏色, 對於軟化大便的能力卻非常有限。
所以如果寶寶此時已經一歲以上, 把白開水改成牛奶、豆漿、粥湯等,
Advertisiment
為什麼說寶寶便秘和飲食結構失衡有密切聯繫?
大便是什麼?
大便的主要成分其實就是食物的殘留。 當寶寶飲食失衡時, 大便的成分會發生改變或者是變得乾燥。 如果寶寶存在便秘問題, 我們建議媽媽這樣做:
一, 對於0~6個月的寶寶, 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預防便秘。
二, 對於月齡6個月以上, 寶寶已經順利通過輔食添加的適應期, 我們可以這樣做:
1.每日增加蔬菜供應。 尤其是要多吃綠葉菜。 比如菠菜、茼蒿、空心菜之類富含纖維的綠葉菜, 這對通便非常有好處。
Advertisiment
2.主食選擇時儘量選擇一半雜糧豆類, 一半白米白麵, 這樣大腸裡每天都能得到很多纖維供應。
3.每日適量攝入富含可溶性纖維的菌藻類蔬菜, 比如木耳、銀耳、各種蘑菇等。 因為菌藻類食物中含有粘性多糖和菌類多糖, 這些物質都能有效調節腸道菌群結構, 而且可以起到吸收水分和軟化便便的作用。
4.引導寶寶養成吃水果的習慣, 但是不是喝果汁。
水果裡的水分能在體內停留更長時間, 果皮、果肉中富含膳食纖維, 其中果膠成分還有益於腸道健康。 我們調查發現, 不愛吃水果蔬菜, 往往是寶寶發生便秘的首要原因。
寶寶便秘會有什麼症狀
Advertisiment
嬰幼兒一般每天1-2次大便, 便質較軟, 若2-3天不解大便, 而其他情況良好, 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 但如果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情況, 就應及時送醫院檢查。
1、胎便
若生後二十四小時不見胎便, 應懷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糞便梗阻, 須及時診治。 稍大些的寶寶如果排便時間間隔超過36小時沒有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 這都屬於不正常情況, 應注意寶寶是否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疾病。
2、普通大便
如果寶寶排便間隔超過48小時, 就可以算是便秘了。 有些寶寶出生不久, 大便就不順暢, 隔1-2天或3-4天才排便1次, 而且排出來的便便幹硬、寶寶排便時哭鬧不停。 由於便便幹硬, 每次排便困難, 會使寶寶產生恐懼心理, 害怕排便,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寶寶通常出現的便秘多為功能性便秘, 這常會被家長忽視, 而導致病情加重。 如果寶寶便秘時間較長, 會出現食欲減退、腹脹甚至腹痛、頭暈、睡眠不安等症狀, 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脫肛或肛裂出血等症狀, 所以爸媽一定要注意, 嚴密觀察, 如果發現便秘, 應及早治癒, 否則會引發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