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
黃疸是一種因人體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高, 所引起的皮膚、粘膜和眼球鞏膜等部分發黃的症狀。
黃疸可分為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和肝細胞性黃疸三類。 溶血性黃疸主要是由於紅細胞的過量破壞而致, 主要表現為黏膜、皮膚輕度黃染, 呈淺檸檬色, 同時伴有發熱、頭痛、嘔吐、腹痛等症狀。 阻塞性黃疸主要是由於膽管結石或膽囊結石阻塞了膽管, 造成膽汁無法排入十二指腸而致, 患兒表現為皮膚呈暗黃、黃綠或綠褐色, 多數有皮膚瘙癢的症狀, 且尿色深, 似濃茶樣, 當肝外膽道完全阻塞時,
Advertisiment
如果黃疸沒能及時得到緩解, 可能會影響到神經功能, 繼而導致膽紅素腦病、內毒素血症、膽汁性肝硬化等併發症。
要緩解黃疸症狀, 家長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1、黃疸患兒應忌食油膩、辛辣等助熱生濕的食物, 如肥肉、辣椒、韭菜、大蒜、生薑等;並忌食粘糯滋膩的食物, 如糯米、桂圓、大棗、荔枝等。 黃疸患兒可適當地多吃冬瓜、西瓜、茭白、田螺、泥鰍、番薯等;
2、患兒出現發熱時, 可採取冰袋或濕毛巾進行頭部冷敷, 每半小時更換一次;或選用濃度為25%的酒精對患兒四肢進行擦拭,
Advertisiment
3、患兒出現皮膚瘙癢時, 可用溫水擦浴, 但應避免使用鹼性肥皂;也可選用爐甘石洗劑止癢, 用時搖勻, 取適量塗於患處;
4、肝外或肝內膽汁淤積者, 應積極地補充適量的脂溶性維生素, 可適當地多吃胡蘿蔔、菠菜、麥芽、西蘭花等;
5、若溶血性黃疸患兒的溶血情況嚴重, 可進行適當的輸血治療。
茵陳鯽魚湯:退黃疸、清濕熱、健脾和胃
原料:茵陳30克 鯽魚300克 蔥末5克 薑片5克
調料:鹽3克 料酒10克 植物油20克
做法:
1、鍋內倒入適量清水, 放入洗淨的茵陳, 大火煮開後, 改用小火煮約20分鐘, 去渣取汁備用;
2、將鯽魚去鱗、鰓、內臟, 洗淨;在魚身上劃上花紋,
Advertisiment
3、炒鍋加油燒熱, 將鯽魚入鍋, 煎至兩面金黃;
4、將藥汁倒入鍋內, 放入薑片, 用中火煮約10分鐘, 加入鹽, 撒上蔥花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