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緩解新生入園的分離焦慮有方法

幼稚園新生入園, 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 不少孩子會產生入園焦慮、恐懼, 每天苦鬧著不願上幼稚園, 年輕的家長們也常常覺得束手無策。 消除孩子的入園焦慮, 使其儘快適用幼稚園的生活, 成為家園雙方共同探討解決的問題。 父母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入園的恐懼心理呢?首先要多和老師交流, 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在入園後有以下現象發生:(現象愈多, 說明入園恐懼越嚴重)

1、入園時哭鬧, 拉住家裡人不放手

2、在幼稚園裡特別乖, 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

3、入園後經常生病或有不明原因的肚疼、頭疼等情況4、從不在幼稚園大便或經常將大、小便弄在衣服上5、在園有尿頻的現象或腹瀉的現象

Advertisiment

6、在園不和小朋友玩耍, 不參加集體活動, 表情淡漠消除孩子的入園焦慮, 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一、幫助幼兒作好入園準備

家長在孩子入園前, 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多帶孩子接觸家庭以外的世界, 在孩子開學前多帶孩子到新幼稚園去參觀、玩耍, 使幼兒對陌生的環境不再害怕。 多和上幼稚園的孩子接觸, 聽孩子說幼稚園的事, 家長在家中可以和孩子玩幼稚園遊戲。 鼓勵孩子出去交往, 家長可以採用放出去、請進來的方法, 鼓勵孩子與陌生人交往, 尤其是和同齡的小夥伴玩, 以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和樂群性。 二、積極配合

家長可根據幼稚園的作息制度來安排孩子的生活,

Advertisiment
使孩子的生物鐘能和幼稚園的作息時間吻合, 培養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 以便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 以便孩子更容易地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三、以積極的言行影響幼兒

俗話說“言傳身教”, 父母特別是祖父母可能對孩子上幼稚園不放心, 並在言行中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來, 孩子是很敏感的, 他會從大人的態度中感覺到幼稚園不是個有趣、安全的地方, 從而產生害怕幼稚園的心理, 拒絕進入幼稚園, 所以爸爸媽媽要不讓自己焦躁的心情影響孩子, 應當堅信:上幼稚園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一步, 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多好處。 因此家長應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積極的態度鼓勵孩子:“幼稚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

Advertisiment
有許多小朋友, 老師很愛他們”, 幫助孩子對教師產生好感和信任感, 形成安全感。 家長切記不可當著幼兒說:“看你這麼調皮, 送你到幼稚園去, 叫老師好好收拾你”“你再不聽話, 就把你送到幼稚園, 讓老師把你關起來”“唉, 到幼稚園你就沒這麼開心(自由)了”之類的話。 其實孩子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只要我們給予適當的幫助, 上幼稚園就會是一個快樂的事情。

四、按時接、送孩子入園

在入園初期家長要按時接、送孩子入園, 沒有特殊原因, 家長不能因一時“心軟”或一些不重要的原因而不送孩子入園, 這樣會讓對幼稚園陌生感的時間增長, 造成孩子不能很快適應幼稚園的集體生活。

Advertisiment
另外, 家長還要按時接幼兒, 不能讓孩子在入園後的前幾天裡感覺離開父母的時間過長, 從而產生焦慮的心理, 造成對幼稚園的恐懼, 拒絕入園。

開學前帶幼兒熟悉新環境和老師, 消除陌生感。 請家長將孩子的生活習慣, 健康狀況, 性格特點如實告訴老師。 配合老師有針對性的教育。 家長不能因孩子的哭鬧就責備老師或不讓孩子上學, 儘量安撫孩子不要責怪孩子, 離開時和孩子道別, 並溫柔而堅定的和孩子說, 你會準時來接他, 然後堅定的離開。 必需恰當對待孩子開學後的不適應, 信任老師能照顧好老師才能儘快解決孩子分離焦慮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