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從蘇聯教育學家維果斯基著名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實驗”說起。 聽完下面的故事, 各位家長是否有了一些想法和啟發?你是否也時常有“擔心孩子沒長大”的困擾?
“最近發展區理論實驗”的故事學校組織摘蘋果, 小朋友們一想到要親手摘下那些又大又紅的甜蘋果, 個個都充滿了活力。 為了讓大家動力更足一些, 小朋友被分成了兩組, 來一次摘蘋果競賽。
競賽結束後, 其中一組小朋友帶回來了滿滿一筐蘋果和無盡的成就感, 而另外一組垂頭喪氣地拿著空籃子就回來了。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孩子在成長及發展過程中, 都會遵循一個規律, 一個屬於自己的內在規律。 這一規律的存在適用于每個孩子的成長週期, 但每個孩子又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節點。 花必然會開, 但會有過程。 如何讓孩子能滿懷熱情地去摘蘋果, 但又要避免扔下籃子投降認輸呢?如何看待孩子成長的一般規律?父母在其中需要扮演什麼角色?父母如何去做?我們來對這個理論做一個延展。
作為家長, 您平時是否經常有以下擔心?1.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別人家的孩子長得快, 如動作、語言、行為......
2.擔心孩子的成績總是達不到期待要求, 擔心給孩子報的興趣班也提不起興趣......
3.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因此開始搶跑, 讓孩子超綱學習。
Advertisiment
4.擔心揠苗助長, 但又不知道如何把握。
如果您在為第1種情況擔心, 那您需要瞭解和體驗的如下:自然發展——守護者——不用管
孩子在發展過程中, 有一部分發展屬於自然發展。 孩子呱呱墜地時, 依靠內在的生命動力向前。 從吸吮開始, 他的身體及心智就開始按照以他自帶的節奏運行著。 注意,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一個自己的節奏和節點。 例如, 對於孩子是10個月走路還是一歲半開始走路, 父母的焦慮是沒有任何必要的。 讓孩子多“練習”走路, 更是荒唐之舉。 包括語言動作行為各方面, 淡定的等待是很必要的, 參與進去只會適得其反, 只會帶來情緒上負面累計, 技術上沒有任何幫助, 孩子該怎麼長還會怎麼長。 陪著孩子去成長即可,
Advertisiment
指導發展——耕耘者——可以管
擔心孩子的成績總是達不到期待要求, 擔心給孩子報的興趣班也提不起興趣, 這些“擔心”是必要的。 父母的確需要參與。 維果斯基的發展區理論, 就是研究可以管的這部分的意義。 它的前提還是要有自然發展成熟做基礎, 但是通過教育的引入參與或在幫助促進更高階段孩子更高一層的發展。 例如, 孩子在處理問題時, 給予有提示的幫助, 結果好于“自學”。 這個層面是父母應該參與的。 但一定要尊重孩子已經發展起來的這部分能力的水準所在。 以關注孩子學習的過程為主導, 知道成績只是關注過程的結果。 只有這樣,
Advertisiment
超出發展——旁觀者——不能管
毫無疑問, 孩子始終夠不著蘋果, 最後連腳邊的蘋果都懶得撿, 這是每個家長都不願意見到的。 既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搶跑, 同時又擔心揠苗助長。 對家長而言, 對後者的擔心應該遠遠大於前者才對。 即使非要賽跑, 孩子也應該只跟自己跑。過去的那個孩子和現在的那個孩子賽跑。在自己的節奏裡賽跑。當孩子每次都是垂頭喪氣地拿著空籃子回來的時候,父母應該意識到要放棄此時對孩子發展的設計。因為你給他的那棵樹太高了,他已經不在自己的節奏裡賽跑了。此時以任何指導方式參與到孩子發展過程中去不僅無用,反而副作用很大。指導或所謂促進工作越多,給孩子帶來的負面資訊越多——大家這麼幫我,我還不行,那我是真不行。當我們發現孩子經常垂頭喪氣時,父母應該撤出來,連同父母給孩子安排的計畫一起撤出來,做個旁觀者,看看發生了什麼,再重新計畫。
在很多情況下,對孩子發展的參與度的判斷界限不是那麼容易把握。家長一定要明白,孩子生長有預期,但不是定期。而且從認同孩子內在發展力來說,教育過程中,做不一定比不做好,多做不一定比少做好。
孩子也應該只跟自己跑。過去的那個孩子和現在的那個孩子賽跑。在自己的節奏裡賽跑。當孩子每次都是垂頭喪氣地拿著空籃子回來的時候,父母應該意識到要放棄此時對孩子發展的設計。因為你給他的那棵樹太高了,他已經不在自己的節奏裡賽跑了。此時以任何指導方式參與到孩子發展過程中去不僅無用,反而副作用很大。指導或所謂促進工作越多,給孩子帶來的負面資訊越多——大家這麼幫我,我還不行,那我是真不行。當我們發現孩子經常垂頭喪氣時,父母應該撤出來,連同父母給孩子安排的計畫一起撤出來,做個旁觀者,看看發生了什麼,再重新計畫。在很多情況下,對孩子發展的參與度的判斷界限不是那麼容易把握。家長一定要明白,孩子生長有預期,但不是定期。而且從認同孩子內在發展力來說,教育過程中,做不一定比不做好,多做不一定比少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