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總覺得寶寶不聽話?都是因為你沒有做到這三點吧

有些時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教不會的事情, 寶寶過段時間就會了;

有些時候明明簡單的小道理, 寶寶就是怎麼也理解不了。

媽媽們是否感到心力交瘁卻又無計可施?那麼究竟該如何來教育寶寶, 帶領他們成長呢?

1、遵循規律, 自然發展

寶寶的成長, 有他自己自然發展的規律, 發育的每一步都有相對應的時間區域, 學習每一項技能也都有他最適合的時期。

不考慮寶寶的發育規律, 人為地加快寶寶學習的步伐, 可能會讓寶寶的能力與心理發展脫節, 結果也往往難以如你所願(因為寶寶做不到啊……)。
Advertisiment

甚至, 頻繁的失敗還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使他產生畏難心理、不願繼續嘗試, 會讓「我是不好的」「我能力不夠」形成一種自動思維, 影響到後期寶寶對世界的探索和自身能力的發展。

寶寶的學習能力是根據自身的成長來逐漸進步, 這個進步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 比如:

寶寶之所以沒有辦法做到安靜地聽故事, 那是因為寶寶在 2 歲前幾乎不存在定向專注力;
一般要到 2 歲半以後, 寶寶才會有一定內省力, 之前別說讓他安靜地坐 3 分鐘, 就是 1 分鐘他也未必能做到呀。

所以, 寶寶並不會一開始就表現出不聽話, 而是會在不斷嘗試失敗後表現出情緒的行為, 諸如不聽話、哭鬧、拒絕合作等, 定了一個做不到的過高要求,

Advertisiment
任誰都會不開心的。

要知道教育是為了喚醒孩子心中的潛能, 幫助他們找到內心中最想要做的事情, 幫助孩子發現成長的原動力。 讓他們知道「我是誰」比讓他們「成為誰」更重要。

所以, 遵循寶寶學習成長的正常規律, 能讓寶寶思維更加活躍、行為更具有創造力, 還能合理地保存並且激發孩子的發展潛力, 這對於寶寶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2、建立平等的關係

家長應該基於自由、平等的信念來處理事件, 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是獨立的自己, 不是我們的附屬品, 也不隸屬於我們。 他們需要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長。

作為家長需要做的是, 在發生問題時能首先尊重他們的情緒與處理方式, 採用合作的形式來幫助他們成長,

Advertisiment
這樣能夠讓他們在獨立的空間中, 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比如, 一個羞于見生人的寶寶, 當家裡客人來了, 假如你為了表現自己的孩子有家教, 逼著她出來叫人, 結果只會是兩種情況, 不是勉強接受, 就是拒不出房門, 氣氛會非常尷尬。
但如果你能漫不經心地來了一句, 「哦, 我家寶寶是在想, 叫你阿姨好呢, 還是姐姐好呢?」
如果你能給小傢伙臺階, 而不是硬逼著孩子, 孩子也更容易接下這個臺階「順坡下驢」。

採用上述的方式, 既能緩解尷尬, 也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她的「不想叫人」這一情緒的尊重, 從而反思更好的處理方式。

3、該出手時就出手

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説明孩子, 對於教育的結果是不同的。 有時過多的指導或幫助,

Advertisiment
不僅會損傷孩子的專注力還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例如一個 2 歲的孩子, 就已經會選擇, 打不開汽水瓶蓋子時, 要找爸爸;衣服濕了時, 要找媽媽。 2 歲的孩子, 就已經可以根據不同成人的特點, 根據需要尋求説明了。

一旦寶寶產生依賴的習慣, 就會缺乏獨立完成整體任務動力, 很多時候, 一項任務的完成, 需要寶寶反復嘗試或者根據提示掌握技能的核心, 一旦養成「一有困難就向大人求助的習慣」, 寶寶自主嘗試的機會就會減少, 這在無形中削弱了成長的原動力。

教育的目的, 是最終能讓孩子有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以及順應規律、逐步激發孩子的潛能。

心理學家大衛·伍德認為成人應該充當孩子成長的「腳手架」:

Advertisiment
1. 當孩子很明確遇到困難的時候, 家長應該立即提供幫助。
2. 當孩子幹得很好的時候, 應該減少幫助, 放大他獨立完成的空間。

總之, 該出手時才出手, 遵從這兩個原則, 絕對不能走向極端, 強權控制和放任不管的態度, 都是錯誤的。

具體如何實施呢?

實際操作上, 我們可以借鑒行為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 即指導在孩子現有的水準上, 邁出一小步, 「跳一跳」摘到果實。

舉個例子, 如果要教會寶寶自己吃飯, 我們需要「三小步」

初始階段:得到指導和幫助

首先我們要拿些碗、勺子, 示範給寶寶們看, 「這些是用來吃飯的」。 然後, 我們分類告訴寶寶, 哪些東西我們可以吃的, 我們要怎麼「開動」, 才不會變成「大花臉」。

這一初始階段, 需要成年人的指導和協助、示範如何做,和孩子們一起完成,別讓孩子不知道怎麼做。

強化過程:不斷練習 / 試錯

接下來,我們就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練習,給他們「反複試錯」的機會,這時候,我們需要準備的,是超大號的圍兜和超大份的「耐心」,不要太過分去糾正(干擾)。

這一階段,是培養孩子專注力和獨立人格的最佳時間。

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明確的就是在試錯的過程中,如果寶寶沒有把目標飯量吃完,那就吃多少算多少,沒吃飽也就這樣,在下一頓飯之前別再給其他吃的。只讓寶寶承擔這樣的「自然懲罰」結果,不需要再額外增添其他懲罰。

進階升級:自主和創新

這一階段是一個質變的過程,孩子已經完全掌握了吃飯的要領,能從容完成任務,並具有自主性,說不定他們還能用現有的「工具」,攻克小龍蝦、帶殼的花生這類的技術難題呢。

任務分解會給寶寶的成長帶來持續性的動力。一步步下來,就順利地教會了孩子吃飯的要領。

這個例子說明,想要獲得長久的進步,就要制定「適宜」的小目標,並且給予一定反複試錯的機會,寶寶的潛能也在這個過程中,生根發芽,說不定哪天就要驚喜到你了哦。

每個寶寶都有無限的可能性,爸媽在寶寶成長之路上應注入更多耐心,遵循寶寶成長的規律性,尊重寶寶合理的選擇,必要時加以適當地引導,讓寶寶在通向可能性的道路上,步子邁得更加輕鬆!

需要成年人的指導和協助、示範如何做,和孩子們一起完成,別讓孩子不知道怎麼做。

強化過程:不斷練習 / 試錯

接下來,我們就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練習,給他們「反複試錯」的機會,這時候,我們需要準備的,是超大號的圍兜和超大份的「耐心」,不要太過分去糾正(干擾)。

這一階段,是培養孩子專注力和獨立人格的最佳時間。

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明確的就是在試錯的過程中,如果寶寶沒有把目標飯量吃完,那就吃多少算多少,沒吃飽也就這樣,在下一頓飯之前別再給其他吃的。只讓寶寶承擔這樣的「自然懲罰」結果,不需要再額外增添其他懲罰。

進階升級:自主和創新

這一階段是一個質變的過程,孩子已經完全掌握了吃飯的要領,能從容完成任務,並具有自主性,說不定他們還能用現有的「工具」,攻克小龍蝦、帶殼的花生這類的技術難題呢。

任務分解會給寶寶的成長帶來持續性的動力。一步步下來,就順利地教會了孩子吃飯的要領。

這個例子說明,想要獲得長久的進步,就要制定「適宜」的小目標,並且給予一定反複試錯的機會,寶寶的潛能也在這個過程中,生根發芽,說不定哪天就要驚喜到你了哦。

每個寶寶都有無限的可能性,爸媽在寶寶成長之路上應注入更多耐心,遵循寶寶成長的規律性,尊重寶寶合理的選擇,必要時加以適當地引導,讓寶寶在通向可能性的道路上,步子邁得更加輕鬆!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寶寶不聽話,打罵都沒有用,求寶媽支招辦法

    你好,孩子調皮的時候,大人有時候會容易控制不住情緒,向小孩子發脾氣。這樣子是不太好的,請儘量調節自己的情緒,因為用激烈的方式對待孩子,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最好是能和孩子講道理,用正確的方法來引... [詳細答案]

  • 4回答

    逛商場時寶寶不聽話,總是哭鬧要東西

    你好,孩子這樣的習慣可不能慣著,可以告訴他帶他去看看別的地方是不是有比這更好的,來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並且在去之前也要事先和他講好。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不聽話,不肯吃飯,還愛哭,怎麼辦啊

    媽媽照顧寶寶吃飯,一定要有耐心,小孩子也是有脾氣的,既不能強迫寶寶進食,也不能無原則的遷就寶寶,在喂寶寶吃飯時,加入一些輕鬆、活潑的語氣,讓吃飯的氛圍更愉快,讓吃飯不再只是吃飯而已,將吃飯時刻與方式...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不聽話、調皮,要怎麼教育啊?

    您好,小孩子不聽話應該耐心地教導,生氣和一味地批評是沒有用的,不僅不利於對孩子的教育,而且也不利於自身的健康。長期的生氣容易導致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建議平時學會調節情緒,培養性情。另外建議多調理身體... [詳細答案]

  • 5回答

    5歲寶寶不聽話,該怎樣教育

    試著慢慢瞭解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呢。 可以推薦你看幾本書,尹建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池莉《來吧孩子》、韓國女作家(名字忘了)《媽媽課堂》《愛是慢半拍》裡面都有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會對你和孩子...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