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生在遙遠世界的一個寓言故事。 大象和老鼠是一對好朋友, 他們形影不離。 如果你看到老鼠在路邊享用乳酪, 就一定能看到大象站在老鼠身邊享用麵包樹葉子;同樣, 如果你遠遠地看到大象龐大的身影, 不用猜, 他的背上肯定馱著老鼠。 他們對所有的朋友說:我們是永遠不會分開的。
有一天, 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地震, 之後, 所有的動物都發生了變化——他們兩兩一對, 身體混在一起, 成為荒唐無比的混合體。 健壯的袋鼠換上了肥大的河馬頭, 成了“袋鼠馬”;禿鷲英武的腦袋配上細細的蚊子腿和透明翅膀,
Advertisiment
但很快, 老鼠象身體裡的老鼠受不了一直吃麵包樹葉子的日子, 開始懷念美味的乳酪。 而老鼠象中的大象, 卻只想吃讓老鼠討厭的麵包樹葉子。 一天, 當老鼠象又一次吃起了麵包樹葉子, 老鼠再也無法忍受, 他伸出兩隻尖利的前爪, 抓住正在卷麵包樹葉的象鼻子用力地撓啊撓。 老鼠象被撓得受不了, 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這個噴嚏實在是太大了, 以至於引發了天崩地裂的地震:大地顫抖, 山石衝撞, 天空裂成了兩半。
Advertisiment
我喜歡讀寓言故事, 不僅僅因為它寓道理於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 更重要的是, 我一直相信寓言裡的故事真的發生過。 我相信有個農夫曾經被蛇咬死, 也相信有只烏龜在賽跑中贏了兔子。
孩子也喜歡寓言故事。 普通的故事只敘述關於“人”的故事, 而寓言故事中不僅僅有“人”, 還有人以外的天地萬物。 在寓言故事中天地萬物都是“活”的,
Advertisiment
所以, 在和孩子共讀時, 成人一定要謹慎, 壓制住自己那顆批判和審視的心, 像孩子那樣, 張開懷抱去擁抱故事。 曾經有老師問我:“王老師, 我們看同樣的繪本, 但對繪本的理解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呢?”我想, 原因就是我相信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繪本故事是“曾經發生的故事”。 繪本的靈魂是故事,
Advertisiment
和孩子們共讀《老鼠象》後, 有一位家長說:“看書婆婆和孩子一起讀繪本, 感覺老師不是老師, 學生也不是學生。 共讀時, 孩子們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書婆婆陪著孩子們討論, 而且非常認真地參與孩子們的討論, 不像是一個教師, 更不像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人。 我依稀覺得, 像書婆婆這樣陪孩子讀書的辦法才是高明的, 孩子們學會了讀書, 也學會了思考……”
感謝這位家長, 她提到的“老師不是老師, 學生也不是學生”是我追求的共讀的理想狀態。
Advertisiment
在《老鼠象》的共讀中, 孩子們表現出強大的實力。 他們的問題很深入, 直達本質;他們的思考更深入, 聯繫生活。 我欣喜地在孩子們的言談中發現了他們哲學思辨的萌發, 這是本次共讀最大的收穫。
顏色變化的意義在反復閱讀後, 有個男孩子首先發現了《老鼠象》中顏色運用的奧妙:“大象和老鼠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呀?怎麼有時候是黃色, 有時候是藍色的呀?“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中的顏色變化吧。 ”我順應這個男孩子的問題,提示大家圍繞顏色的變化再看一遍繪本。孩子們發現,繪本中大象、老鼠以及地震後合為一體的老鼠象身上的顏色變化了很多次,有深藍、淺藍、黃色、白色。這時,我建議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用表格來統計故事中兩個角色的顏色變化。孩子們翻著書,一頁一頁地看顏色,老師説明幼兒在表格上做記錄。
翻著書,看著老師做的統計圖,有個孩子說:“書婆婆,好像每張圖上顏色都有變化呀。”我繼續引導:“為什麼要這麼變化?大家再想想看,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奧秘。”孩子們你看我、我看你,一臉茫然。有一個孩子打破僵局,說道:“大象和老鼠最後和開始顏色是相反的。”“為什麼會相反呢?是畫家記錯了嗎?”我緊追不捨。孩子們交流之後認為,前後相反的顏色,代表大象和老鼠不再像以前那樣好了,大象再也不想讓老鼠靠近自己,因為它怕老鼠撓他的鼻子。
“那為什麼中間會有白色出現?”我的問題一拋出,孩子們立馬低頭翻書,他們已經學會先看書、再討論。翻看著11頁和25頁,孩子們開始發表看法:白色的兩頁都是大象和老鼠很開心地在一起的時候,表示他們當時的心情。
孩子們似乎懂了顏色變化的意義。我沒有去總結、說教,共讀後,我把書留在班上的圖書架上。一周後,我去把書取回時,老師告訴我,孩子們經常翻看這本書,而且,他們在繪畫時也開始用色彩來表達心情。
“有”和“無”的意義研究完顏色的變化後,有一個孩子指著31頁問:“為什麼這一頁有那麼多麵包樹葉子?”
孩子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置疑——閱讀——討論”的閱讀方式,帶著這個問題,一起翻到這一頁。這頁講述的是老鼠受不了一直吃麵包樹葉子的日子,開始懷念他的美味乳酪。
孩子們興奮地討論著,根本不需要我的引導,爭相發表自己的觀點:
“因為老鼠像是老鼠和大象兩個人合在一起的,吃得就多了呀,所以葉子就多唄。”
“老鼠不喜歡吃麵包樹葉,看到就覺得多。大象就不會覺得多。”
“對了,我喜歡的東西再多,我都不覺得多。”
“是呀,我不喜歡的東西,就會覺得多的。”
……
好厲害,“不同的心情看事物,感受是不一樣的”,這是孩子們心中萌發的哲學思考呀!我接著問孩子們:“你能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嗎?”一個孩子說:“我媽媽天天說沒有鞋子穿,我看我們家的鞋櫃裡都是她的鞋子。”他的話一下子引發了更多孩子對自己生活經驗的聯結和思考:“我媽媽也是,我家衣櫃裡媽媽的衣服最多,可她還是總覺得不夠,因為那些都是她不太滿意的,所以她老是上街買衣服。”
也許大多數人覺得,哲學的話題,比如“有”和“無”的意義、不同主體對事物進行評價的相對性等等,小孩子不會懂,更沒必要跟他們探討,其實不然。柏拉圖曾說:“哲學始於驚奇”,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對此進行了解釋:“哲學起源於懷疑和困惑。”驚奇、懷疑、困惑,這些特點不正普遍存在于孩子身上嗎?他們對一切充滿好奇,小腦袋裡裝著各種各樣的“為什麼”,他們還會主動思考,用自己的方式來解釋一些深奧的問題——所以有人說,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
好朋友的意義在生活中,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們一起玩遊戲、一起看書,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同一塊糖,或者躲在一起說悄悄話,分享彼此的秘密。有的好朋友還把友誼從幼稚園延伸到家裡:週末約定一起出去玩,或去彼此的家裡做客。總之,好朋友可以在一起做很多事情。但是,孩子們的友誼也並非牢不可破,一些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問題就可能導致友誼的破裂。
讀了《老鼠象》,孩子們對好朋友的意義進行了較為深刻的討論。當我問道“你們有好朋友嗎”時,孩子們都點頭,有兩個孩子還抱在一起說:“我們就是好朋友呀。”我繼續問道:“那你們願意合在一起,像老鼠象那樣嗎?”孩子們先是猶豫了一會兒,接著開始了熱烈的討論:
“我不願意,如果變成一個人,那我們回哪個家呀?去他們家,我的爸爸媽媽不會願意的。”
“地震後我和他(指著另外一個男孩)合在一起最好,因為我們是好朋友。我們不會像老鼠象那樣,因為我們兩個喜歡吃的東西是一樣的。”
“那上廁所也一起去嗎?”
“和好朋友合在一起,我要留我的頭,那樣的話,吃什麼我來決定,而且,爸爸媽媽還能認出我來。”
“我和她(指著另外一個女孩)是好朋友,我們說好長大要結婚的,要是能在一起還是挺好的。”
……
漢堡大學教授芭芭拉·布呂寧 說過,兒童越早開始思考世界,就越有好處。她建議在探討朋友、友誼這個話題的時候可以向孩子講一講亞里斯多德。我嘗試借繪本《老鼠象》,在孩子們真摯的討論中滲透哲學思想。所以,在孩子們討論後,我向大家介紹了亞里斯多德的一句名言:摯友如異體同心。
孩子們不是很理解這句話,我請家長解釋給孩子聽。(這是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過的:在一個相互搖動、推動、喚醒的“場”中,發揮“火種”的作用,點燃家長、老師和孩子們的閱讀激情,傳播適宜的共讀理念和方式。一個“書婆婆”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火種”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家長和孩子討論後,孩子們表達了對好朋友的理解:
“相互喜歡就是好朋友,我看到好朋友就開心。”
“好朋友不一定天天在一起,要是遇到困難,朋友要相互幫助。”
“我媽媽說她會做我的好朋友。”
“好朋友不一定要結婚。”
“結婚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能結婚。”
……
從孩子們的討論可知,他們理解了“摯友如異體同心”的含義,面對這一個個真實有愛、會思考的孩子,我覺得和他們一起讀書,太幸福了。
”我順應這個男孩子的問題,提示大家圍繞顏色的變化再看一遍繪本。孩子們發現,繪本中大象、老鼠以及地震後合為一體的老鼠象身上的顏色變化了很多次,有深藍、淺藍、黃色、白色。這時,我建議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用表格來統計故事中兩個角色的顏色變化。孩子們翻著書,一頁一頁地看顏色,老師説明幼兒在表格上做記錄。翻著書,看著老師做的統計圖,有個孩子說:“書婆婆,好像每張圖上顏色都有變化呀。”我繼續引導:“為什麼要這麼變化?大家再想想看,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奧秘。”孩子們你看我、我看你,一臉茫然。有一個孩子打破僵局,說道:“大象和老鼠最後和開始顏色是相反的。”“為什麼會相反呢?是畫家記錯了嗎?”我緊追不捨。孩子們交流之後認為,前後相反的顏色,代表大象和老鼠不再像以前那樣好了,大象再也不想讓老鼠靠近自己,因為它怕老鼠撓他的鼻子。
“那為什麼中間會有白色出現?”我的問題一拋出,孩子們立馬低頭翻書,他們已經學會先看書、再討論。翻看著11頁和25頁,孩子們開始發表看法:白色的兩頁都是大象和老鼠很開心地在一起的時候,表示他們當時的心情。
孩子們似乎懂了顏色變化的意義。我沒有去總結、說教,共讀後,我把書留在班上的圖書架上。一周後,我去把書取回時,老師告訴我,孩子們經常翻看這本書,而且,他們在繪畫時也開始用色彩來表達心情。
“有”和“無”的意義研究完顏色的變化後,有一個孩子指著31頁問:“為什麼這一頁有那麼多麵包樹葉子?”
孩子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置疑——閱讀——討論”的閱讀方式,帶著這個問題,一起翻到這一頁。這頁講述的是老鼠受不了一直吃麵包樹葉子的日子,開始懷念他的美味乳酪。
孩子們興奮地討論著,根本不需要我的引導,爭相發表自己的觀點:
“因為老鼠像是老鼠和大象兩個人合在一起的,吃得就多了呀,所以葉子就多唄。”
“老鼠不喜歡吃麵包樹葉,看到就覺得多。大象就不會覺得多。”
“對了,我喜歡的東西再多,我都不覺得多。”
“是呀,我不喜歡的東西,就會覺得多的。”
……
好厲害,“不同的心情看事物,感受是不一樣的”,這是孩子們心中萌發的哲學思考呀!我接著問孩子們:“你能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嗎?”一個孩子說:“我媽媽天天說沒有鞋子穿,我看我們家的鞋櫃裡都是她的鞋子。”他的話一下子引發了更多孩子對自己生活經驗的聯結和思考:“我媽媽也是,我家衣櫃裡媽媽的衣服最多,可她還是總覺得不夠,因為那些都是她不太滿意的,所以她老是上街買衣服。”
也許大多數人覺得,哲學的話題,比如“有”和“無”的意義、不同主體對事物進行評價的相對性等等,小孩子不會懂,更沒必要跟他們探討,其實不然。柏拉圖曾說:“哲學始於驚奇”,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對此進行了解釋:“哲學起源於懷疑和困惑。”驚奇、懷疑、困惑,這些特點不正普遍存在于孩子身上嗎?他們對一切充滿好奇,小腦袋裡裝著各種各樣的“為什麼”,他們還會主動思考,用自己的方式來解釋一些深奧的問題——所以有人說,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
好朋友的意義在生活中,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們一起玩遊戲、一起看書,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同一塊糖,或者躲在一起說悄悄話,分享彼此的秘密。有的好朋友還把友誼從幼稚園延伸到家裡:週末約定一起出去玩,或去彼此的家裡做客。總之,好朋友可以在一起做很多事情。但是,孩子們的友誼也並非牢不可破,一些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問題就可能導致友誼的破裂。
讀了《老鼠象》,孩子們對好朋友的意義進行了較為深刻的討論。當我問道“你們有好朋友嗎”時,孩子們都點頭,有兩個孩子還抱在一起說:“我們就是好朋友呀。”我繼續問道:“那你們願意合在一起,像老鼠象那樣嗎?”孩子們先是猶豫了一會兒,接著開始了熱烈的討論:
“我不願意,如果變成一個人,那我們回哪個家呀?去他們家,我的爸爸媽媽不會願意的。”
“地震後我和他(指著另外一個男孩)合在一起最好,因為我們是好朋友。我們不會像老鼠象那樣,因為我們兩個喜歡吃的東西是一樣的。”
“那上廁所也一起去嗎?”
“和好朋友合在一起,我要留我的頭,那樣的話,吃什麼我來決定,而且,爸爸媽媽還能認出我來。”
“我和她(指著另外一個女孩)是好朋友,我們說好長大要結婚的,要是能在一起還是挺好的。”
……
漢堡大學教授芭芭拉·布呂寧 說過,兒童越早開始思考世界,就越有好處。她建議在探討朋友、友誼這個話題的時候可以向孩子講一講亞里斯多德。我嘗試借繪本《老鼠象》,在孩子們真摯的討論中滲透哲學思想。所以,在孩子們討論後,我向大家介紹了亞里斯多德的一句名言:摯友如異體同心。
孩子們不是很理解這句話,我請家長解釋給孩子聽。(這是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過的:在一個相互搖動、推動、喚醒的“場”中,發揮“火種”的作用,點燃家長、老師和孩子們的閱讀激情,傳播適宜的共讀理念和方式。一個“書婆婆”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火種”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家長和孩子討論後,孩子們表達了對好朋友的理解:
“相互喜歡就是好朋友,我看到好朋友就開心。”
“好朋友不一定天天在一起,要是遇到困難,朋友要相互幫助。”
“我媽媽說她會做我的好朋友。”
“好朋友不一定要結婚。”
“結婚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能結婚。”
……
從孩子們的討論可知,他們理解了“摯友如異體同心”的含義,面對這一個個真實有愛、會思考的孩子,我覺得和他們一起讀書,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