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選擇兒童繪本主要是為了讓孩子更早更多地識字、掌握語言能力。 但研究者認為, 繪本還有更多作用, 比如繪本故事的內容, 常為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 與兒童常遭遇到的情緒困擾有關, 因而能使兒童在閱讀時重新體驗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
繪本可以作為情感的載體。 在閱讀繪本時, 孩子能投射個人情感, 認同其中的角色, 並借由繪本中的角色、情節, 反映出孩子自身的情緒經驗。 特·弗裡曼的繪本《哇嗚》中, 樂天在早上的時候是一隻獅子, 下午是一隻熊, 晚飯時又是一隻鱷魚……在這個適合3歲前孩子閱讀的繪本中,
Advertisiment
繪本有文學的養分。 日常生活中, 成人的很多道理, 如果直接跟孩子講, 是講不明白的, 因為他太小了, 只能通過體驗來明白。 “比如不應該打其他小朋友, 成人的話很簡單———不許打人。 可這話太抽象, 無法約束孩子, 可能他會說, ‘我沒打他, 我跟他玩兒呢’, 或者‘是他先打我的’。 而通過繪本《不是那樣, 是這樣的》, 道理就不再抽象, 它提供了一個虛擬的場景, 動物們互相討論, 慢慢讓孩子獲得間接的經驗。 ”
繪本也承載了資訊和知識。 繪本中的很多資訊, 有很多是大人忽略或者不懂的。 像《鯛魚媽媽逛商場》, 看什麼都是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