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繼父母與孩子融洽有方

瑞典是離婚率排前十位的國家之一, 46.7%的夫婦最後會分道揚鑣。 除極少數離異家庭一直處於單親狀態直至孩子成年以外, 大部分離異家庭的孩子, 會在6個月到兩年內, 迎來自己的繼父母。 高達42%的孩子生活在有繼父母的家庭裡, 常常感覺憤怒、沮喪及焦慮。 25%幾乎從不主動與繼父母搭話, 視繼父母如“一團必須在這個家庭晃悠的空氣”, 認為繼父母待自己再好, 也透著一股“假惺惺”。 38%認為繼父母的到來, 剝奪了親生父母一方對自己的關注和愛, 使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 這部分孩子甚至採取“不合作態度”,

Advertisiment
總是與繼父母擰著幹, 並從繼父母的痛苦中收穫一種別樣的快感。 高達47%的孩子認為繼父母也帶來了孩子, 事實上缺少一顆公平的心。 比如凱瑞就說他的繼母對親生子琳達“很親密”, 對他“很冷淡”, 理由是, “她說話時從不看我的眼睛, 我做錯了事她從不懲罰我, 她也從來不擁抱我。 我羡慕琳達挨打、得到親吻和擁抱。 ”凱瑞其實在說, 挨打和擁抱都滿足了孩童的“皮膚饑餓”, 而繼母幾乎從未滿足過他的心理需要。 還有約17%的孩子與繼父母有抵觸心理, 理由更奇特:“因為她太年輕, 這太讓人難堪了。 ”

與此同時, 繼父母們也在抱怨“融入再婚家庭很困難”。 “孩子對我有一種天然的敵視, 似乎嫉妒我與他父親關係親密。 ”“繼子的媽媽也結婚了,

Advertisiment
繼子稍有不如意, 就威脅要跑到他媽媽那裡去, 有一次他果然搭便車跑去了, 卻淋著大雨逃回來, 然後發高燒, 有3天不與任何人說話。 ”……

為了融合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關係, 瑞典 “再婚之家同盟”開展了一項“重新認識你的繼父母”活動, 倡議會員家庭的繼子女在夏季假期與繼父母共同完成“五個一工程”:與繼父母共同完成一項體育運動;與繼父母通一次信;跟繼父母上一天班;繼子女與繼父母單獨度假一次, 至少3天;繼子女與繼父母互相幫助對方完成一個心願。 “再婚之家同盟”宣導人認為, 缺少單獨在一起的時間, 缺少充分溝通和無拘無束的交流, 是繼子女無法獲得安全感與幸福感的關鍵, 而“五個一工程”, 就是製造各種機會,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們重新認識其繼父母—不是童話裡狡詐、陰險的反派角色, 而是同樣有著喜怒哀樂的家庭一員。

繼子女在不同的活動中與繼父母消解了敵意, 達成了和平。 茱麗純粹是為“完成作業”才跟繼母一起去打沙灘排球的, 因為茱莉忘了塗防曬霜, 結果在洗澡時發現自己曬蛻了皮, 繼母把自己的防曬修復霜借給她用, 教她敷冰牛奶以消除紅腫現象。 這一舉動改變了茱莉與繼母的關係, 茱莉開始認為“爸爸娶了年輕女子也挺好的, 我們在時尚方面很談得來, 我所知道的歌手和影星, 她都津津樂道。 還有, 她居然懂得在冰牛奶裡泡薄荷能做曬傷修復, 這一點, 又十分接近我的媽媽。 ”詹妮一直對繼父“橫眉冷對”,

Advertisiment
因為繼父是海員, “他一回來我就不能住媽媽的房間, 得去睡閣樓。 ”但這一回繼父帶著詹妮上了海輪, 參觀他工作的地方, “看到那麼多船員都對他畢恭畢敬, 喊他‘船長’, 而他一一回禮, 並有條不紊地安排別人做事, 我心裡也不由自主升起對他的崇敬感。 ”詹妮的繼父還抽出時間帶孩子去露營、出海釣魚、駕駛帆船。 詹妮的生母出差去了紐約, 這幾天, 只有詹妮姐弟倆與繼父朝夕相處, 根據“再婚之家同盟”的安排, 詹妮的繼父充分展露了多才多藝、賦有毅力、魄力的一面, 詹妮第一次意識到:我不該對他冷淡, 他是我們一家的守護神。

活動的最後階段, 繼父母與孩子們各自滿足對方的一個心願。 我們來看看這些願望小紙條吧:“你願意與我穿母子衫嗎?”“我願意。

Advertisiment
”“我想看看您小時候的照片。 ”“行, 我的額頭好像跟你長得很像。 ”“想跟我打一場籃球嗎?我有心事不便告訴媽媽, 這應該與男子漢商量。 ”“好的, 小男子漢。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