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繼父母適應

繼父母的角色是一個相當困難的挑戰。 通常, 在加入一個新的家庭之前, 繼父母的角色或關係就已經被建立了, 他們必須去適應這個家庭。

許多繼父母最大的焦慮就是擔心能否被新家庭接納, 能否建立健康、正向的家庭關係。 但是當愈擔心、愈想贏得繼子女的尊重與敬重時, 往往遭遇的衝突也愈多。 當孩子察覺父母的焦慮時, 便可能藉此機會來打擊父母。 相反地, 父母可能更努力地企圖討好、取悅他們;而當父母忍無可忍或疲于應付之時, 可能的抉擇便是擴張自我的權勢, 而這往往是導致更嚴重衝突的第一步。

Advertisiment
事實上, 試圖取悅孩子與控制孩子乃是一體的兩面。 有些繼父母企圖取代繼子女的親生父母, 這也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因為大多數孩子都是愛自己的親生父母, 而反抗繼父母就是他們情感的直接表達。

擁有青少年家庭的繼父母更是面臨不同的挑戰, 首先這些繼父母瞭解青少年不再是兒童了, 他們正面臨了離開家庭去建立自我認同的歷程。 在繼父母尚未加入新家庭之前, 這些小大人也許擔負了一些成人的責任, 在家庭中扮演著一些特殊的角色。 然而, 一旦繼父母加入了這個家庭後, 擔負了所有他們先前曾經負擔的責任後, 孩子在內心中可能感到無所適從, 因此孩子便表現出憎恨。 解決的方法便是讓青少年繼續擔負原先的責任,

Advertisiment
認可孩子在家庭中重要性。

如果與目前的配偶在孩子的教養方式上有歧異, 相互的理解與共識是必要的。 協商是值得考慮的方式, 可以商討彼此覺得適合的管教方式, 或者協定彼此絕不可干預對方的管教方式, 如此將可避免子女利用父母教養方式上的歧異, 成為挑撥離間而坐收漁利的手段。

家庭會議或家庭各成員的協談, 也是幫助再婚家庭能夠和諧相處的一個好方法。 因為藉由家庭成員的集會, 彼此的情感可以充分表達, 共識也可因此而建立。 最後, 提出一些親子相處的原則如下:

1.孩子可能會認為繼父母破壞了自己與親生父母的關係或是被離去的親生父母所拋棄,

Advertisiment
因而產生了失落感;因此, 繼父母應多接納和瞭解其心理, 並利用機會讓他知道自己關愛和重視他。

2.有些繼子女會擔憂如果不能表現良好的行為, 可能會造成現在父母的二度離婚。 所以孩子經常憂心忡忡, 父母必須以正向的態度來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

3.繼父母可以與繼子女培養共同的興趣, 安排共同活動的時間, 以建立正向的親子關係。 繼父母也可以邀請孩子的親生父母來小聚, 或製造機會讓孩子與其親生父母共度一段時光, 如此將可減少繼子女的壓力。

4.繼父母應扮演自我, 而不是處處與孩子親生父母較勁、競爭的角色。
5.試著與孩子的親生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 因為孩子總是愛自己的親生父母, 如果無法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Advertisiment
便很難與繼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6.不要對繼子女隱藏任何對配偶之前夫(妻)的任何負面情緒。 因為任何隱藏的情緒都會藉由姿勢、語氣或面部表情中無意顯露出來。 因此, 如果不認可配偶的前夫(妻)的某些做法, 應直接表達, 但是絕對不可恣意的批評。 運用「我的訊息」的表達方式陳述自己的感受, 而且可能的話, 也別忘了正向情緒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