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鈣哺乳姿勢不當均可導致產後腰痛

很多新媽媽在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之時, 卻不得不承受著產後腰痛的折磨, 這已成為產婦最常見的病症之一, 發生率約有25%~40%。 其發生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孕期缺鈣

妊娠期間母體為胎兒的發育提供鈣、磷等營養成分, 其中絕大多數的鈣從母體骨組織中動員出來, 如果孕期缺鈣未能得到及時矯正, 分娩後的媽媽就會消耗大量的鈣質, 再加上生完後堅持母乳餵養, 使得媽媽體內的鈣質流失加重, 使新媽媽在產後的骨組織處於缺鈣狀態, 從而容易引起關節酸痛。

孕中晚期補充一定量的鈣片。

Advertisiment
產後加強營養。 靠母親哺乳的寶寶, 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都來自于母親的乳汁, 因而媽媽一定要保證自己的乳汁充足、營養豐富, 因此飲食上必須注意營養全面, 特別是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要豐富。 哺乳媽媽多吃營養豐富的肉類、蛋類、奶類、五穀、湯類和牛奶、蝦皮等含鈣較豐富的食物。

2、就著孩子餵奶, 姿勢不良

超過90%的媽媽給孩子餵奶的姿勢不對, 很多媽媽都是“就著孩子”, 自己側身、彎腰等姿勢餵奶, 採取這種姿勢給孩子餵奶, 往往會使媽媽的腰部肌肉總處於緊張的狀態中, 造成腰肌勞損而腰痛。

給寶貝餵奶時注意採取正確姿勢, 就以坐著餵奶的姿勢為例:媽媽坐在椅子上, 儘量靠裡坐, 在背後加一個靠墊,

Advertisiment
這樣可讓腰背有支撐的力量。 然後在腳邊放一個小凳子, 把一隻腳放在小凳子上, 給孩子餵奶的時候, 最好在膝蓋上再放一個枕頭, 這樣就抬高了寶寶的位置。 餵奶的時候, 孩子頭枕著媽咪的胳膊, 媽媽可舒服地用手臂托著寶貝的後背, 寶寶的重量都落在媽媽的大腿上, 大大減輕了媽媽的腰部肌肉的負擔。

3、經歷妊娠後一些生理變化未復原

由於孕期脊椎、骨關節的韌帶鬆弛, 骨肌肉韌帶拉松、拉長, 彈性下降, 分娩後, 盆腔內的組織不會很快地恢復到孕期的狀態, 子宮也未能完全復位, 在一定時間內, 連接骨盆的韌帶鬆弛, 腹部肌肉也變得軟弱無力, 這些部位的痛感反射到腰部就可能會引起腰部疼痛。

產後最初24小時內,

Advertisiment
新媽媽應臥床休息, 然後可以在室內稍微活動, 以促進惡露的排出, 有利於子宮的儘快復原, 也有利於產後大小便通暢。 隨著身體的恢復, 可適量運動, 循序漸進地做一些產後恢復體操。 坐時可將枕頭、坐墊一類的柔軟物經常墊在膕窩下, 使自己感到很舒服, 以減輕腰部的負荷。 睡眠時最好取左側臥位、雙腿屈曲, 減少腰部的負擔。

4、躺的時間太久, 不下床活動

很多媽咪產後很嬌氣, 不願意下床活動, 總是躺或坐在床上休養, 躺的時間太久, 腰部肌肉缺乏鍛煉, 也容易出現腰痛。

因此, 專家認為, 孕產婦不要貪圖安逸過多躺臥, 在孕早期就應堅持做散步等適當運動, 或適當做一些預防腰痛的體操, 以加強腰背部的柔韌度。

Advertisiment
順產後24小時、剖腹產48小時之後就可以做產後康復按摩, 而產後第2天就可以做產後保健操, 以利於腰部肌肉的恢復。

5、做時尚辣媽, 太早穿高跟鞋

現在很多孕婦都是80、90後, 即使是做了媽咪, 也要靚、要辣, 這其實對孕產婦非常不好, 產後過早地穿高跟鞋, 使身體重心前移, 除了引起足部疼痛等不適外, 也可通過反射涉及腰部, 使腰部產生酸痛感。

專家還強調, 產後還要注意保暖, 避免頭、腰、關節等部位直接吹冷風, 過早接觸冷水, 過早穿超短裙和吊帶裙都不利於產婦的恢復, 很容易遺留下“月子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