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羊膜腔是什麼 知道這個就是你做穿刺檢查的前提

分子醫學不斷進步, 很多以往無法檢查出來的先天性遺傳疾病, 可以在懷孕時借著一些產前診斷技術, 例如羊水檢查、絨毛膜檢查、臍帶血液檢查篩檢出來, 避免了很多家庭的不幸以及社會的負擔。 然而即將接受羊水檢查的孕婦, 常擔心羊水檢查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為了讓孕婦能明瞭羊水檢查的流程及潛在的風險, 以下介紹國內目前羊膜腔穿刺的方法, 以及對潛在性併發症做詳細的探討。

羊膜腔穿刺的發展歷史

羊膜腔穿刺檢查又稱羊水檢查, 是在1950年代開始發展, 當時是為了要診斷胎兒性別;而世界上第一例藉由羊水檢查而診斷出胎兒有染色體異常,

Advertisiment
則是在1967年發表;第一例以羊水檢查出唐氏症則在1968年發表。 此後羊水檢查蓬勃發展, 除了染色體異常的檢查之外, 另外包括羊水生化檢查、胎兒感染等也都可以借著羊膜穿刺檢查出來。

羊膜腔穿刺的檢查流程

早期羊水檢查其實是以盲目的方式, 直接由子宮上的肚皮下針來抽取羊水, 但這種方式對胎兒而言極為危險;一直到1983年, 才有醫師利用即時超音波來抽取羊水, 在超音波的引導下, 抽取羊水的細針可以避開胎兒、胎盤及臍帶, 使羊水檢查成為一種安全的檢查。

檢查步驟step by step

原則上, 羊水檢查在懷孕的第15~16周施行最合適, 其步驟如下:

在正式抽取羊水之前,

Advertisiment
醫師先幫孕婦做超音波檢查, 決定胎兒大小、懷孕周數、胎兒位置及胎兒數目

找出最適合下針的位置

為孕婦消毒皮膚

在孕婦的肚皮上鋪上無菌單

以20或22號脊椎穿刺針在超音波的引導下, 逐步刺入之前選定好的羊膜腔內

確定脊椎穿刺針已在羊膜腔內, 開始以負壓將羊水抽出

前面2毫升的羊水必須丟棄(怕引起母源細胞污染)

大約抽出20毫升的羊水

將穿刺針的內管置回

回抽整支穿刺針

在肚皮的針孔上貼上繃帶

羊水檢查OK!

請孕婦在羊水檢查室外稍坐休息10分鐘

若無不適就可以回家了!

雙胞胎以上的檢查較複雜

至於關於雙胞胎或三胞胎的羊膜腔穿刺檢查則比較複雜, 同樣的在正式抽取羊水之前先接受超音波檢查,

Advertisiment
由於胎兒容易因胎動而改變彼此相對位置, 所以在做超音波檢查時必須仔細找出胎盤的位置、羊膜腔彼此相對的位置、羊膜腔與子宮頸的相對位置、胎兒與羊膜腔的關係, 必要時甚至必須畫圖, 萬一羊水檢查結果有異常時, 才能知道是哪一個胎兒出了問題。

哪些人需要做羊膜腔穿刺?

懷孕年齡滿34歲以上者

本身或一等親曾生育先天缺陷兒者

習慣性流產者

本人或配偶有遺傳性疾病者

本人或配偶有染色體異常者

家族中有遺傳性疾病者

本次懷孕疑似有染色體異常者

母血篩檢唐氏症異常者

羊膜腔穿刺的併發症

准媽媽們都很想知道抽羊水導致胎兒死亡的機率有多高?在早期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

Advertisiment
因羊水檢查而導致胎兒死亡的機率約1.5~3.5﹪。 而根據目前最新的研究報告則指出, 若是單胞胎接受羊膜腔穿刺, 胎兒死亡機率為0.6﹪;若是雙胞胎接受羊膜腔穿刺, 則機率提高到2.7﹪。

導致胎兒死亡的可能性極低

目前已知有幾項因素較易導致胎兒死亡, 包括穿刺時使用較大號的針頭、多次穿刺、胎盤損傷、羊水出現異常顏色等。 不過也有一些報告否定了上述原因, 尤其是關於胎盤損傷, 有些報告指出穿刺針有無經過胎盤並不會影響胎兒的死亡機會。 目前大致的看法是, 如果一定要經過胎盤才能抽取羊水時, 一定要從胎盤的最薄面下針。 以目前的技術而言, 羊膜腔穿刺是一項相當安全的檢查。

併發症的發生率極低

Advertisiment

破水:發生率1﹪, 會在幾天內自行癒合。

羊膜腔炎:發生率0.1﹪, 會引起下腹痛、發燒等症狀, 極容易早產。

陰☆禁☆道出血:發生率2~3﹪, 幾天內會自行好轉。

胎兒刺傷:在超音波的引導下絕少發生, 偶爾胎兒會突然動一下, 醫師多能立即避開, 若不慎刺傷也無大礙, 會自行癒合。

呼吸窘迫:有少數研究發現, 接受過羊膜腔穿刺的胎兒, 在出生後較易有呼吸窘迫的問題, 發生率為1.1﹪, 未接受過羊膜腔穿刺的胎兒則為0.5﹪。

愛滋病婦女的特殊狀況:患有愛滋病婦女如果必須接受羊膜腔穿刺, 該如何因應?目前有少數研究顯示, 如果愛滋病的婦女在接受羊膜腔穿刺前先服用zidovudine一個療程, 可以有效減少因羊膜腔穿刺而將母親的愛滋病毒傳染給胎兒的機會。

長期追蹤

目前的文獻指出,曾接受過羊膜腔穿刺的小孩,其智商、語言能力、人格發展、運動協調、生長發育及行為能力,和未接受過羊膜腔穿刺檢查的小孩比較起來是沒有差別的。

迷你羊膜腔檢查

能提早知道檢查結果

迷你羊膜腔檢查,又稱迷你羊水檢查,是指在懷孕10~14周時就接受羊膜腔穿刺檢查,其發展的目的是為了能提早知道檢查結果。因為一般羊水檢查是在15~16周進行,等待報告需要3周的時間,這時胎兒已較大,若有重大異常需要引產時,對母體傷害較大;迷你羊膜腔檢查可以提早診斷、提早知道結果,若需要引產則會降低母體的傷害。

目前仍非主流檢查

然而迷你羊膜腔檢查目前仍非主流檢查,因為其技術比較困難,主要是因為在懷孕14周前,羊膜和絨毛膜還處在分離的狀態,這使得在下針抽取羊水時,較不易進入羊膜腔室內。另外一個問題是,由於懷孕周數較小,所以胎盤相對上會比較大,使得下針時極易穿過胎盤。不過研究報告顯示,即使抽取針經過了胎盤,也不會造成羊水細胞培養困難或是早期胎兒死亡。

迷你羊膜腔穿刺的併發症

根據加拿大的一篇大規模研究資料顯示,接受迷你羊水檢查(在懷孕11~12周)比接受普通羊水檢查會有較高的併發症,包括胎兒死亡(7.6﹪,一般羊水檢查為5.9﹪)、足內翻(1.3﹪,一般羊水檢查為0.1﹪)、破水(3.5﹪,一般羊水檢查為1.7﹪)。

注意事項

最好不要在懷孕12周以前做羊水檢查:若在接受迷你羊水檢查後合併有破水現象時,則足內翻的機會高達15﹪。所以如果要接受羊水檢查,最好不要在懷孕12周以前。

Rh陰性的孕婦注意:若孕婦本人的Rh血型是陰性,則必須在羊水檢查前打一針Rh免疫球蛋白,以避免產生Rh抗體。

羊水檢查是國內目前最常使用的產前檢查方法,就大部分的孕婦而言,羊水檢查的併發症機會並不高,但對於多胞胎的孕婦而言,羊水檢查的風險會稍微提高一些。任何接受過羊水檢查的孕婦,都應該密切追蹤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長期追蹤

目前的文獻指出,曾接受過羊膜腔穿刺的小孩,其智商、語言能力、人格發展、運動協調、生長發育及行為能力,和未接受過羊膜腔穿刺檢查的小孩比較起來是沒有差別的。

迷你羊膜腔檢查

能提早知道檢查結果

迷你羊膜腔檢查,又稱迷你羊水檢查,是指在懷孕10~14周時就接受羊膜腔穿刺檢查,其發展的目的是為了能提早知道檢查結果。因為一般羊水檢查是在15~16周進行,等待報告需要3周的時間,這時胎兒已較大,若有重大異常需要引產時,對母體傷害較大;迷你羊膜腔檢查可以提早診斷、提早知道結果,若需要引產則會降低母體的傷害。

目前仍非主流檢查

然而迷你羊膜腔檢查目前仍非主流檢查,因為其技術比較困難,主要是因為在懷孕14周前,羊膜和絨毛膜還處在分離的狀態,這使得在下針抽取羊水時,較不易進入羊膜腔室內。另外一個問題是,由於懷孕周數較小,所以胎盤相對上會比較大,使得下針時極易穿過胎盤。不過研究報告顯示,即使抽取針經過了胎盤,也不會造成羊水細胞培養困難或是早期胎兒死亡。

迷你羊膜腔穿刺的併發症

根據加拿大的一篇大規模研究資料顯示,接受迷你羊水檢查(在懷孕11~12周)比接受普通羊水檢查會有較高的併發症,包括胎兒死亡(7.6﹪,一般羊水檢查為5.9﹪)、足內翻(1.3﹪,一般羊水檢查為0.1﹪)、破水(3.5﹪,一般羊水檢查為1.7﹪)。

注意事項

最好不要在懷孕12周以前做羊水檢查:若在接受迷你羊水檢查後合併有破水現象時,則足內翻的機會高達15﹪。所以如果要接受羊水檢查,最好不要在懷孕12周以前。

Rh陰性的孕婦注意:若孕婦本人的Rh血型是陰性,則必須在羊水檢查前打一針Rh免疫球蛋白,以避免產生Rh抗體。

羊水檢查是國內目前最常使用的產前檢查方法,就大部分的孕婦而言,羊水檢查的併發症機會並不高,但對於多胞胎的孕婦而言,羊水檢查的風險會稍微提高一些。任何接受過羊水檢查的孕婦,都應該密切追蹤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