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味食療 對抗寶寶常見八種病

寶寶發生常見病, 媽咪們不要過於擔心, 小編即將為寶寶們推薦美味食譜, 幫助寶寶抵禦疾病、強健身體哦!

小兒厭食食療推薦

葡萄汁:

Advertisiment

原料:鮮葡萄若干。

製作:將葡萄洗淨, 晾開去掉浮水, 用乾淨紗布包好絞擠出汁飲用。

小貼士:葡萄味甘、微酸、性平, 能補肝腎, 益氣血, 鮮者還可生津液。 主要成分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蘋果酸、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胡蘿蔔素、鈣、鉀、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P等。 葡萄汁發育遲緩並厭食者。 此症狀的患兒比同齡明顯瘦小, 面色萎黃, 頭髮稀少。 此汁飲用要求不嚴格, 最好一天右兩天飲用1~2次, 而且要長期服用, 方法收效。

蜜餞山楂:

原料:山楂500克, 蜂蜜250克。

製作:

1、 將山楂洗淨, 去掉果核備用。

2、 將洗淨去核的山楂放入砂鍋內, 加入適量水, 煮至呈糊狀時加入蜂蜜, 攪拌均勻後, 捎煮片刻, 收汁即可。

小貼士:本品可健脾開胃、消肉積食。

Advertisiment
山楂酸甘微溫, 消食健胃, 特別對消肉食積滯作用更好;蜂蜜甘平, 補中益氣、潤燥安髒。 蜜餞山楂酸甜可口, 食用可增加食欲, 是小兒疳積的理想食品。

嬰兒濕疹食療推薦

綠豆粥:

原料:綠豆30克, 粳米適量, 冰糖少許。

製作:將粳米、綠豆分別淘洗乾淨,

Advertisiment
同下鍋加水煮粥, 粥熟後加冰糖適量調服。 也可單獨用綠豆煎水服, 以綠豆煮爛為度。

小貼士:綠豆性涼味甘, 有較強的藥力, 故本粥能清熱涼血, 利濕去毒, 適於患濕疹者食用, 尤對發熱、疹紅水多、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較明顯者適用。

金銀花蜜汁米酪:

原料:杏仁50克, 綠豆100克, 粳米100克, 糯米100克, 金銀花100克, 蜂蜜200克, 白礬少許。

製作:

1、將綠豆用涼水泡一個小時, 然後煮熟, 去皮過羅(煮時加少許白礬);杏仁用開水泡一下, 然後剝去仁皮, 用粉碎機粉碎;粳米、糯米用涼水泡一個小時, 用粉碎機粉碎;金銀花用開水泡一個小時, 用其汁。

2、先把綠豆下鍋燒開, 然後倒入其他汗液, 不斷地攪動, 開鍋後加入蜂蜜, 放涼倒入平盤中, 放入冰箱涼透即成。

小貼士:杏仁、綠豆、蜂蜜等均是消暑、祛毒、清熱之佳品。

Advertisiment
小兒夏季易發生膿皰瘡、濕疹、吃此品, 能清熱利濕, 養血祛風, 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對人體皮膚的侵害, 能祛瘙癢、燥濕、瀉火、解毒, 殺蟲止痛, 治皮膚瘙癢。

小兒咳嗽食療推薦

絲瓜粥:

原料:絲瓜500克, 粳米100克, 蝦米15克,

Advertisiment
薑、蔥各適量。

製作:

1、絲瓜洗淨, 去瓤切塊備用;粳米洗好備用。

2、鍋內加水, 上火燒開, 倒入洗好的粳米煮粥, 將熟時, 加入絲瓜塊和蝦米及蔥、薑燒沸入味即成。

小貼士:絲瓜含有皂甙、絲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 其味甘性涼, 能清熱、涼血、解毒、與粳米、蝦米同用煮粥, 有清熱和胃、化痰止咳作用。 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併發或咽喉腫痛均有一定效果, 可供早晚餐用。

生薑核桃杏仁湯:

原料:核桃仁25克, 杏仁、生薑各10克, 蜂蜜適量。

製作:

1、將生薑洗淨, 切片, 核桃仁、杏仁搗碎備用。

2、將薑片、杏仁、核桃仁一起放入鍋內, 加適量水, 用大火煮沸後調入蜂蜜, 改小火燜10分鐘即可。

小貼士:杏果和杏仁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杏仁有苦甜之分,甜杏仁可以作為休閒零食,也可以做涼菜用;苦杏仁一般用來入藥,不能多吃。

小兒感冒食療推薦

紫蘇粥:

原料:紫蘇葉6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製作:

1、粳米用清水淘洗乾淨。沙鍋內加入適量水,放入紫蘇葉,煮沸一分鐘,去渣取汁備用。

2、鍋內加水,燒開,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時,再加入紫蘇葉汁和紅糖,攪勻即成。

小貼士:紫蘇葉辛溫,有散寒解表、行氣寬中的功效。紫蘇葉能擴張毛細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發汗,其浸液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蘇葉與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作用。用於體弱嬰兒,對偶感風寒易患感冒者有效。

豆腐蔥花湯:

原料:鮮豆腐2塊,蔥2~4根,油、薑片、醬油、香油、味精各少許。

製作:豆腐切成小塊或條,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放入油鍋中銷煎,加入適量清水,同時放進薑片、醬油,煮沸後再煮20分鐘,將蔥切碎,拌入豆腐湯內,燒開後,淋入香油,撒上味精即成。

小貼士:豆腐營養豐富,有“植物肉”之稱。豆腐味甘微寒,能補脾益胃,清熱潤燥,利小便,解熱毒。蔥辛溫,有發汗解毒作用。此湯有散寒清熱的功效。用治療小兒外感風寒,內有胃熱、咽痛聲啞等症。

小兒泄瀉食療推薦

淮山藥粥:

原料:大米50克、淮山藥細粉20克。

製作:

1、大米洗淨,浸泡30分鐘備用。

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加入大米燒開,再加入淮山藥細粉,一起煮成粥即可。

小貼士:此粥有健脾的功效,適宜于小兒慢性腹瀉者食用。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蓮子飯焦粥:

原料:蓮子50克(去芯),飯焦(鍋巴)適量,白糖少許。

製作:鍋內加水,下入蓮子,鍋巴同煮至稀粥狀,加適量白糖調味,即可食用。鍋巴要焦黃,不可焦黑,否則不好吃。

小貼士:蓮子甘澀,可補脾止瀉。《本草綱目》載蓮子“除寒濕,止脾瀉久痢。”蓮子,主要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等;飯焦有“運脾消食,止泄瀉”的功用。主治小兒脾虛泄瀉、久痢、面色萎黃、手足不溫、便下不消化等症。疳積患兒也可選食此粥。

小兒便秘食療推薦

蜜奶芝麻羹:

原料:蜜糖15~30克,牛奶100~200克,芝麻10~20克。

製作:先將芝麻洗淨,晾乾,用文火炸熟,研成細末,再將牛奶煮沸,沖入蜂蜜,最後將芝麻末放入調勻,即成。

小貼士:蜂蜜味甘,性平,能補中潤肺,潤腸解毒,為良好的營養、滑潤劑;芝麻味甘、性平,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的作用;牛奶營養豐富,亦有益胃潤燥的功效。三物同用,和胃養血,潤腸通便,治療嬰兒久病體弱、腸燥便結功效甚佳。每早空腹服用為宜。

拔絲白薯:

原料:白薯500克,白糖250克,食油15克,枸杞子10克,葡萄乾100克。

製作:

1、將白薯洗淨,切成滾刀塊,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

2、炒鍋燒熱入油少許,加入白糖溶化,熬成金黃色,用筷子頭蘸點糖試試能拔絲時,立即將剛炸好的白薯倒入糖鍋內,同時倒入枸杞子(蒸熟)、葡萄乾翻動,立即出鍋上盤,並立即食用。炸完白薯距下入糖鍋的時間不可太長,以免薯塊過涼,影響拔絲和口味。

小貼士:此品有助消化,説明吸收養分,加速新陳代謝和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可利大便,治便秘,提供身體熱能。適宜3歲以下兒童食用。

小兒肥胖食療推薦

五仁麵茶:

原料:玉米麵250克,白芝麻20克,黑芝麻20克,瓜子仁50克,桃仁20克,花生仁20克,芝麻醬100克,香油、鹽各少許。

製作:

1、鍋注入清水適量,燒沸,玉米麵先用水稀釋後倒入鍋內沸水中,一邊倒一邊用勺子攪動,燒開後用小火煮一會兒。

2、芝麻炒熟,擀成碎面;桃仁先去皮,再炒熟擀碎;花生仁炒熟擀碎;瓜子仁炒熟,摻入少許鹽拌勻。

3、芝麻醬用香油調稀,以能浮在粥面為准。玉米粥盛入碗內,澆上麻醬,撒上瓜子仁、芝麻仁、桃仁、花生仁即成。

小貼士:可調和腸胃,通便潤腸,可降血脂、減肥。發胖兒童多食有利輕身,此茶有利幼兒、學齡前兒童食用。

冬瓜湯:

原料:連皮帶籽冬瓜500克,陳皮3克,蔥、薑、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洗淨冬瓜,切成塊,放鍋內,加陳皮、蔥、薑片、食鹽,並加適量水,用文火煮至冬瓜熟爛,加味精即成。

小貼士:冬瓜性寒,味甘,清熱滲濕,清痰排膿,利水消腫,有較好的減肥清身效用。冬瓜籽偏於利濕,冬瓜去皮利水,故用冬瓜邊皮帶籽,以求增加減肥效果。陳皮理氣健脾燥濕。蔥、姜通陽化飲利水。幾品合用,有助於減肥輕身,增進活力,使兒童肥瘦適中,苗條且強壯有力。

小兒貧血食療推薦

鮮茄肝扒:

原料:豬肝100克,紫心番薯250克,番茄2只,麵粉50克,生抽、鹽、糖各適量,澱粉少許,花生油500克(約耗50克)。

製作:

1、豬肝用鹽醃10分鐘,用水沖後,切成碎粒。

2、番薯連皮洗乾淨,整個放在水中煮軟,撈起剝皮,壓成泥狀,加入肝粒、麵粉,攪拌成糊狀,用手捏成厚塊,放進油鍋中煎至兩面呈金黃色,為肝扒。

3、番茄切成塊,放入油鍋中加生抽、鹽、糖略炒,將澱粉芡汁淋在肝扒上即成。

小貼士:嬰兒出生六個月後易發生貧血,此菜肴含鐵、維生素豐富,尤以肝含鐵多,可幫助構成紅血球中的血色素。適合6~12個月的寶寶和學齡前兒童食用。

海帶鴨血湯:

原料:水發海帶50克,鴨血500毫升,原汁雞湯1000毫升。

製作:

1、先將水發海帶洗淨,切成菱形片,放入碗中備用。

2、將鴨血加精鹽少許,調勻後放入碗中,隔水蒸熟,用刀劃成1.5釐米見方的鴨血塊,待用。

3、將湯鍋置火上,倒入雞湯,大火煮沸,再倒入海帶片及鴨血,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煮10分鐘,加蔥花、薑末、精鹽、味精、五香粉等配料,煮沸時調入青蒜碎末,拌和均勻。停火,淋入麻油即成。

小貼士:鴨血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人體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所含的紅細胞素也較高,還含有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這些都是寶寶造血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而海帶則含有對造血組織機能有促進作用的碘、鋅、銅等活性成分。

杏仁有苦甜之分,甜杏仁可以作為休閒零食,也可以做涼菜用;苦杏仁一般用來入藥,不能多吃。

小兒感冒食療推薦

紫蘇粥:

原料:紫蘇葉6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製作:

1、粳米用清水淘洗乾淨。沙鍋內加入適量水,放入紫蘇葉,煮沸一分鐘,去渣取汁備用。

2、鍋內加水,燒開,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時,再加入紫蘇葉汁和紅糖,攪勻即成。

小貼士:紫蘇葉辛溫,有散寒解表、行氣寬中的功效。紫蘇葉能擴張毛細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發汗,其浸液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蘇葉與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作用。用於體弱嬰兒,對偶感風寒易患感冒者有效。

豆腐蔥花湯:

原料:鮮豆腐2塊,蔥2~4根,油、薑片、醬油、香油、味精各少許。

製作:豆腐切成小塊或條,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放入油鍋中銷煎,加入適量清水,同時放進薑片、醬油,煮沸後再煮20分鐘,將蔥切碎,拌入豆腐湯內,燒開後,淋入香油,撒上味精即成。

小貼士:豆腐營養豐富,有“植物肉”之稱。豆腐味甘微寒,能補脾益胃,清熱潤燥,利小便,解熱毒。蔥辛溫,有發汗解毒作用。此湯有散寒清熱的功效。用治療小兒外感風寒,內有胃熱、咽痛聲啞等症。

小兒泄瀉食療推薦

淮山藥粥:

原料:大米50克、淮山藥細粉20克。

製作:

1、大米洗淨,浸泡30分鐘備用。

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加入大米燒開,再加入淮山藥細粉,一起煮成粥即可。

小貼士:此粥有健脾的功效,適宜于小兒慢性腹瀉者食用。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蓮子飯焦粥:

原料:蓮子50克(去芯),飯焦(鍋巴)適量,白糖少許。

製作:鍋內加水,下入蓮子,鍋巴同煮至稀粥狀,加適量白糖調味,即可食用。鍋巴要焦黃,不可焦黑,否則不好吃。

小貼士:蓮子甘澀,可補脾止瀉。《本草綱目》載蓮子“除寒濕,止脾瀉久痢。”蓮子,主要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等;飯焦有“運脾消食,止泄瀉”的功用。主治小兒脾虛泄瀉、久痢、面色萎黃、手足不溫、便下不消化等症。疳積患兒也可選食此粥。

小兒便秘食療推薦

蜜奶芝麻羹:

原料:蜜糖15~30克,牛奶100~200克,芝麻10~20克。

製作:先將芝麻洗淨,晾乾,用文火炸熟,研成細末,再將牛奶煮沸,沖入蜂蜜,最後將芝麻末放入調勻,即成。

小貼士:蜂蜜味甘,性平,能補中潤肺,潤腸解毒,為良好的營養、滑潤劑;芝麻味甘、性平,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的作用;牛奶營養豐富,亦有益胃潤燥的功效。三物同用,和胃養血,潤腸通便,治療嬰兒久病體弱、腸燥便結功效甚佳。每早空腹服用為宜。

拔絲白薯:

原料:白薯500克,白糖250克,食油15克,枸杞子10克,葡萄乾100克。

製作:

1、將白薯洗淨,切成滾刀塊,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

2、炒鍋燒熱入油少許,加入白糖溶化,熬成金黃色,用筷子頭蘸點糖試試能拔絲時,立即將剛炸好的白薯倒入糖鍋內,同時倒入枸杞子(蒸熟)、葡萄乾翻動,立即出鍋上盤,並立即食用。炸完白薯距下入糖鍋的時間不可太長,以免薯塊過涼,影響拔絲和口味。

小貼士:此品有助消化,説明吸收養分,加速新陳代謝和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可利大便,治便秘,提供身體熱能。適宜3歲以下兒童食用。

小兒肥胖食療推薦

五仁麵茶:

原料:玉米麵250克,白芝麻20克,黑芝麻20克,瓜子仁50克,桃仁20克,花生仁20克,芝麻醬100克,香油、鹽各少許。

製作:

1、鍋注入清水適量,燒沸,玉米麵先用水稀釋後倒入鍋內沸水中,一邊倒一邊用勺子攪動,燒開後用小火煮一會兒。

2、芝麻炒熟,擀成碎面;桃仁先去皮,再炒熟擀碎;花生仁炒熟擀碎;瓜子仁炒熟,摻入少許鹽拌勻。

3、芝麻醬用香油調稀,以能浮在粥面為准。玉米粥盛入碗內,澆上麻醬,撒上瓜子仁、芝麻仁、桃仁、花生仁即成。

小貼士:可調和腸胃,通便潤腸,可降血脂、減肥。發胖兒童多食有利輕身,此茶有利幼兒、學齡前兒童食用。

冬瓜湯:

原料:連皮帶籽冬瓜500克,陳皮3克,蔥、薑、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洗淨冬瓜,切成塊,放鍋內,加陳皮、蔥、薑片、食鹽,並加適量水,用文火煮至冬瓜熟爛,加味精即成。

小貼士:冬瓜性寒,味甘,清熱滲濕,清痰排膿,利水消腫,有較好的減肥清身效用。冬瓜籽偏於利濕,冬瓜去皮利水,故用冬瓜邊皮帶籽,以求增加減肥效果。陳皮理氣健脾燥濕。蔥、姜通陽化飲利水。幾品合用,有助於減肥輕身,增進活力,使兒童肥瘦適中,苗條且強壯有力。

小兒貧血食療推薦

鮮茄肝扒:

原料:豬肝100克,紫心番薯250克,番茄2只,麵粉50克,生抽、鹽、糖各適量,澱粉少許,花生油500克(約耗50克)。

製作:

1、豬肝用鹽醃10分鐘,用水沖後,切成碎粒。

2、番薯連皮洗乾淨,整個放在水中煮軟,撈起剝皮,壓成泥狀,加入肝粒、麵粉,攪拌成糊狀,用手捏成厚塊,放進油鍋中煎至兩面呈金黃色,為肝扒。

3、番茄切成塊,放入油鍋中加生抽、鹽、糖略炒,將澱粉芡汁淋在肝扒上即成。

小貼士:嬰兒出生六個月後易發生貧血,此菜肴含鐵、維生素豐富,尤以肝含鐵多,可幫助構成紅血球中的血色素。適合6~12個月的寶寶和學齡前兒童食用。

海帶鴨血湯:

原料:水發海帶50克,鴨血500毫升,原汁雞湯1000毫升。

製作:

1、先將水發海帶洗淨,切成菱形片,放入碗中備用。

2、將鴨血加精鹽少許,調勻後放入碗中,隔水蒸熟,用刀劃成1.5釐米見方的鴨血塊,待用。

3、將湯鍋置火上,倒入雞湯,大火煮沸,再倒入海帶片及鴨血,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煮10分鐘,加蔥花、薑末、精鹽、味精、五香粉等配料,煮沸時調入青蒜碎末,拌和均勻。停火,淋入麻油即成。

小貼士:鴨血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人體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所含的紅細胞素也較高,還含有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這些都是寶寶造血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而海帶則含有對造血組織機能有促進作用的碘、鋅、銅等活性成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