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一所幼稚園用機器人作孩子玩伴

隨著遊戲時間結束, 一名小朋友低頭對一身銀色的“玩伴”說了聲晚安, 把毯子鋪在地上, 接著便高興地離開了。 這一幕每天都在美國一所幼稚園發生, 在這所幼稚園, 機器人已成為小朋友們的“玩伴”,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這種途徑瞭解機器和人類是如何發展長期關係的。

這項研究是由日本索尼公司和美國加州大學聖達戈分校共同實施的, 研究表明, 思想開放的幼稚園小朋友十分歡迎機器人, 甚至還對機器人產生依戀。 研究人員田中青木說:“我們成年人經常會問孩子們, 機器人是玩具, 還是人類,

Advertisiment
他們對此完全沒有固定概念。 ”

田中是索尼公司智慧動態實驗室研究人員, 參與了這項由加州大學聖達戈分校機器認知實驗室主任賈維亞·莫維蘭領導的研究。 從去年三月開始, 聖達戈一所幼稚園的小朋友(最大兩歲)每天都會同58釐米高的雙足行走機器人玩上一個小時。 田中說:“人類天生便具備不通過語言也能進行交流的能力。 我們可以從孩子們身上更好地看到這一點, 因為相對而言成年人對語言更依賴。 ”

在這種侵入型研究中, 大約80%的時間田中都在一個隱秘地點遙控機器人, 剩餘時間則由機器人“自由活動”。 在一次研究中, 研究人員把機器人帶進教室, 與小朋友們一同跳舞。 結果發現, 倘若機器人出現在小朋友們身邊,

Advertisiment
他們更加留戀教室, 在教室玩耍的時間會更長。

田中表示, 研究人員愈來愈相信, 孩子們既不把機器人當作玩具, 亦不把它當作活生生的人, 而“只是介於玩具和人之間的一種東西”, 這在成年人看來就難以理解。

在研究過程中, 研究人員還給幼稚園的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看上去像機器人、但不能自動移動的玩具, 以瞭解他們對此的不同反應。 小朋友們顯然對這個名叫“羅比”的玩具興趣不大, 只是簡單操作幾下, 不久將它推倒在地, 這與他們對既能走、又能跳的類人機器人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最初, 小朋友出於警惕, 還與雙足機器人保持著一定距離, 但後來逐漸對它熱情起來, 還與機器人熱情擁抱。 開始,

Advertisiment
由於小朋友過於“怠慢”機器人, 機器人經常臉朝下跌倒, 但一個月過去, 在機器人跌倒後, 小朋友會把它扶起來, 放回原位, 而三個月過後, 他們從來就不會讓機器人跌倒。

這項涉及兒童的研究可能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更為先進的機器人。 莫維蘭表示, 人類大腦“非常善於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這種能力對目前的各類機器人而言則十分困難。 我們覺得, 如果想開發出更聰明、更實用的機器人, 瞭解即時的社會影響問題就至關重要。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