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研究顯示新生兒熟睡也學習

邊睡邊學

研究人員給26名一兩天大、睡眠狀態中的新生兒播放一聲樂音, 然後向他們的眼瞼噴氣, 半小時內重複200次, 同時借助腦電圖(EEG)技術, 用置於頭皮和臉部的電極監測嬰兒腦電活動。

然後, 研究人員繼續播放樂音, 但不向新生兒眼瞼噴氣。 結果發現, 即便不再感受到噴氣, 其中24名新生兒還是在每個樂音後擠壓眼瞼, 頻率比平時睡覺時高4倍。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7日援引研究人員之一、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學家威廉·菲弗的話報導:“新生兒在睡眠中的學習速度快得驚人, 我們花30分鐘做實驗, 可我認為他們只用一半時間就能學會。

Advertisiment
我們知道, 嬰兒的工作是成為資訊採集者或者資料海綿, 但我們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熟睡狀態下也能進行這一工作。 ”

研究人員還發現, 實驗過程中新生兒大腦額葉一些特定區域的腦波活動比平時活躍, 表明新生兒可以在睡眠狀態下更新記憶。

原因有二

另一名研究人員、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家達娜·伯德說, 這是首次發現新生兒可以在睡眠狀態下接收外界資訊, 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 這與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的成年人睡著時不接收新資訊形成對比。

伯德認為, 新生兒尚未養成睡眠規律可能是造成差異的原因之一。

“與兒童以及成年人不一樣, 新生兒的睡眠狀態活躍, 心跳和呼吸變化較大,

Advertisiment
”她說, “也許這種睡眠狀態讓新生兒更快適應外部環境變化, 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

伯德認為,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嬰兒的大腦神經可塑性更強, 神經之間連接可以改變。 “新生兒之所以學習接受能力強, 也許只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更具可塑性, 更容易因生活經歷而改變, ”她說。

醫學意義

研究中, 新生兒對樂音和噴氣產生的擠眼反應由小腦區域掌控。 小腦發育異常可能引發自閉症和閱讀障礙症等疾病, 而這些病症只有到一定年齡才顯現出來, 所以這項研究或能幫助醫生更早確診自閉症和閱讀障礙症患兒。

“我們目前沒有很好的儀器來測試嬰兒的腦部功能, 這可能是衡量他們大腦發育情況的有效方法, ”菲弗說,

Advertisiment
“嬰兒大部分時間處在睡眠狀態, 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適合的時機向他們的大腦提問。 ”

他說, 這次研究還向科學家提出更多有意思的問題, 比如:新生兒第一天睡覺時接收到新資訊, 第二天清醒時會忘記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