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研究:公主故事影響幼兒性別形象觀

美國楊百翰大學家庭學教授莎拉.柯尼(Sarah Coyne)帶領的研究團隊觀察並記錄198名五至六歲學前幼兒透過電影、玩具、故事書等媒介和迪士尼公主互動的情形, 分析他們對迪士尼公主喜愛的程度, 然後觀察他們性別觀念的養成, 發現不論男生或女生, 固定玩迪士尼公主玩具或看迪士尼公主電影的幼兒, 比偶爾看迪士尼公主電影或玩迪士尼公主玩具的幼兒, 更容易養成性別刻板印象。

這些性別刻板印象的表現在童年期就可以看出來, 喜歡迪士尼公主的小女生, 也喜歡安靜地玩、在遊戲時假裝煮飯或打掃、避免冒險、避免弄髒衣服。

Advertisiment
這些由性別印象形塑的行為, 在成年後更難破除。

柯尼教授指出, 這些影響對男孩可能是好的, 他們會認為男生是“強者”, 變得對自己更有自信, 成年後也更會保護、幫助女性。 但這些影響對於女孩卻是不好的, 她們會認為女生的魅力比能力重要, 對身材樣貌變得過分敏感, 也比較沒有自信。

避免狹隘的審美觀

該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的《兒童發展》期刊, 雖然研究規模並不大, 但引起廣泛討論, 包括《時代雜誌》、《紐約時報》都有大篇幅報導。 2012紐約時報暢銷書《灰姑娘吃了我的女兒》作者佩吉.奧倫斯坦(Peggy Orenstein)就指出, 迪士尼公主跟巴比娃娃一樣, 身材纖細完美, 而且幾乎都是白人, 推廣一種狹隘的審美觀念。

Advertisiment

另一本書《公主病》作者、薩勒姆州立大學媒體研究教授麗蓓嘉.漢斯(Rebecca Hains)則指出, 迪士尼公主動畫強調公主們的美貌和良善的行為, 她們缺乏行動力, 但遇上危險時總會有王子來打救, 傳達“女生只要善良、漂亮, 就會有男生來救妳”這種不利小女孩人格發展的訊息。

統計指出, 小時候以迪士尼公主們為榜樣的小女生, 成年後抑鬱、飲食失調、性行為不安全的比例都偏高。 也有研究指出, 迪士尼動畫裡, 男性發言的比例明顯比女性高, 相較于王子們, 公主們都既不獨立又沒自信, 對小女孩影響不好。

所以父母們應該怎麼做?柯尼教授說:“讓你的孩子多接觸不同的玩具和活動, 迪士尼公主只是一個普通的玩具或節目, 而不是偶像或目標一般的存在。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