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自己的事自己來

8月, 兒子一家回國探親, 我到機場接他們。
啊, 他們來了, 來了!可怎麼搞的, 兒子兩手空空, 兒媳只背了個小挎包, 8歲不到的孫子卻又背又提, 幾天前剛滿4歲的小孫女更是左手拎著提袋, 右手還費力地拉著行李箱。 “Karl!Amily!奶奶在這兒!”聽到我的呼喚, 兩個小不點扔下箱子喊著:“奶奶!奶奶!”向我撲來, 可剛跑幾步又不約而同地返回去各自拉著自己的箱子。 看到他們吃力的樣子, 我真恨不得跑過去幫一把, 可隔著欄杆又進不去;想要兒子和兒媳幫他們, 可他們正微笑著向行李提取處走去。 好不容易等孫子孫女出了欄杆,

Advertisiment
我一下子把她們擁進懷裡, 一個勁兒地問:“累不累?為什麼不讓爸爸媽媽拉?”“不累。 ”兄妹倆答得很乾脆, “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拿!”
好一個自己的東西自己拿!
這, 就是美國式的教子觀, 就是美國一貫宣導的自立精神。 我不由回想起在美國和他們一塊兒度過的日日夜夜。
記得那是我第二次去美國時, 小孫女剛滿半歲, 白天, 她自己捧著奶瓶喝奶;晚上, 獨自一人睡小床, 不哭不鬧很好帶。 可到10個月大時, 她仍不會爬。 大人很著急, 可把她往地上一放, 她立刻臉漲得通紅, 雙眼盯著大人, 就是爬不起來。 如果硬要她爬, 她就放聲大哭, 眼淚巴巴地。 我不忍心看她那求助的眼神, 常常心疼地將她抱起來。 兒媳卻說:“媽, 你不能太心疼她了。
Advertisiment
讓她爬, 訓練四肢也訓練腦子。 ”她毫不理會女兒的哭泣, 動不動就讓她在地板上練爬。
孫女2歲半時, 我要回國了。 兒媳再一次開始對她進行強化訓練:自己穿衣穿鞋, 自己刷牙洗臉, 整理床鋪, 睡前要自己清理書包, 安排第二天的衣服鞋襪。 小姑娘很要強, 事事都做得認真到位, 只是總系不上鞋帶。
我覺得, 這對一個兩歲的孩子來說太難了, 可兒媳說:“不學會不行, 您一走, 我們早上忙得很, 哪有時間幫她?”說的也是, 美國是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 家長們都清楚地意識到孩子們將來的一切都離不開自身的奮鬥, 獨立生活能力是一個人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能力, 而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 是從小培養起來的, 而首先要培養的就是自己照顧自己的好習慣,
Advertisiment
不能讓他依賴大人。
美國權威兒科博士詹姆斯曾告誡家長:“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鬆懈、懶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 但如果我們只是超負荷地物質供給, 無限度地嬌寵溺愛, 能說是盡到了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嗎?
慶倖的是, 我兒子、兒媳欣賞美國的教子觀, 很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 在我離開美國的一年多時間裡, 小孫女進步很快, 表現出驚人的自理能力。
儘管這是她第一次回國, 遇到的盡是些陌生的人和事, 但她適應能力很強, 吃飯睡覺一切自理, 無論到哪裡做客, 總是小背包一背, 無拘無束、落落大方。 有意思的是, 她每天還煞有介事地看書寫作業, 當然, 書是美國帶來的圖畫書,
Advertisiment
作業也無非是隨心所欲的畫畫、剪紙之類, 雖說不上有多高的水準, 倒也充滿童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