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美麗的錯誤,珍貴的童心

一位幼兒教師給我講了兩個令她啼笑皆非的故事:

為了讓孩子了解金魚, 老師弄來了一只魚缸, 買了幾條小金魚放在里面。 午休時, 老師驚訝地發現所有的金魚都被晾在飯桌上, 奄奄一息。 老師火冒三丈, 沖到午休室大聲詢問:“金魚是哪個小朋友拿出來的?!”睡在墻角的浩浩從床上爬起來, 小聲說:“老師, 是我。 小金魚一直游泳會累的, 我讓它們跟我一起睡覺休息。 ”這位老師一時無言以對, 慶幸自己沒把斥責的話說出來, 否則, 則, 傷害到的將是一顆善良的童心。

院子里種了幾盆“一串紅”。 課間活動時, 老師突然發現小鐘正往花盆里撒尿,
Advertisiment
趕緊走過去打算制止。 可是小鐘已經尿完了, 回過頭笑著對老師說:“老師, 小花渴了, 我喂點水給它喝。 ”老師一怔, 到了嘴邊的話頓時改為:“好孩子, 老師剛才聽見小花說話了, 你知道它說什么嗎?”小鐘一臉疑惑地望著老師。 老師蹲下去摸著他的腦袋說:“小花說, 你剛才喂它喝的水太咸了, 不好喝, 小花現在想喝點淡水, 該怎么辦呢?”小鐘一下子醒悟過來, 轉身跑開了。 不一會兒, 他從盥洗室端來一小壺水, 澆在了剛才尿過的花盆里。

聽了這位幼兒教師講的故事, 我不由得感嘆:這真是兩個美麗的錯誤

孩子的知識有限, 難免因為缺乏經驗或常識而犯錯, 但這些“錯誤”的背后, 卻往往隱藏著孩子珍貴的童心和美好的愿望。
Advertisiment
面對孩子啼笑皆非的錯誤, 請大人們先稍稍放慢斥責的步伐, 保護好他們水晶般的心靈, 再告訴孩子正確的知識和做法。 有時, 寬容的力量比懲罰更大, 純真的童心比正確的行動更難能可貴。

換個方向就睡著了

●文/廣東省科學院幼兒園高智英

幼兒園孩子傳統的獨立睡床通常是四面圍攏起來, 在邊上留個口給孩子上下床。 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 孩子睡下, 應該頭朝圍攏的一端, 腳伸向開口的一端, 這樣才安全。

有段時間午睡巡查時, 我發現京京連續幾天輾轉翻覆就是睡不著, 細細一看, 原來是靠近枕頭邊上的那塊草席破了個洞, 他手上正抓著那扯下來的草條玩。 我本想批評他, 但又怕影響其他熟睡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只好坐在他身邊哄他睡, 但京京仍然睡不著, 還不時伸手摸摸那個破洞, 直至起床。

離開睡室前整理窗簾, 猛一抬頭, 我發現窗戶就在京京躺下平視的前方, 雖有窗簾擋住光線, 但還是顯光。 我不禁想:也許是光線刺激到京京, 才使他睡不著覺。

第二天午睡, 我記著昨天的問題, 觀察了寢室周圍的環境, 小床已沒有地方可以容納它改變方向, 而孩子很可能就是因為睡的方向影響了睡眠狀況。 考慮到京京平時比較聽話, 不怎么出亂子, 我就讓他頭朝背光的床口, 逆位躺下, 再叮囑他幾句, 沒多會兒, 京京就睡著了。

這件事使我深深體會到:正如心理學所說, 幼兒期的直覺行動思維占據主導地位, 孩子的感覺都很靈敏,
Advertisiment
但卻無法用語言準確地表述這種感受, 往往通過行動這一外在表現得到體現。 而老師的傳統權威和思維定勢又阻礙著孩子的真實表現。 因此, 在實際工作中, 老師必須關注孩子的細微變化, 用心領悟孩子的心思, 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實施靈活的教育, 只有這樣, 才能真正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