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人“護短”,“攻破”有妙招

父母的愛, 無可替代, 相信天底下的父母, 但凡有時間, 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自己帶孩子, 不會錯過寶貝兒成長的每一天、每一步, 將孩子的點點滴滴盡收眼底。 然而現實卻是另一番景象。

不動聲色, 鎮住奶奶羽翼下的撒潑小兒

我和幾米爹, 屬於公職人員, 時間上完全由不得自己支配, 按點上下班, 尤其是我, 還需要隔三差五地加班。 孩子出生後, 只能交給婆婆帶。 對於婆婆, 我一直心存感激, 這幾年老人帶孩子真的不容易, 身心都受累, 然而隔代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 感恩並不代表我對此不擔心、不糾結,

Advertisiment
而我們所謂的矛盾也始於此。

婆婆一直生活在農村, 甚至沒見過火車, 沒有文化, 性格孤僻內向, 少言寡語, 反應慢, 適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弱, 更有著許多老人都有的特質--固執、堅持己見, 聽不進任何人的話語, 所以, 有效溝通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說多了, 甚至會引起“內戰”。 她排斥別人告訴她應該怎麼做, 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她的“護短”, 常常是無原則的。

幾米心中有一個屢試不爽的方法:哭鬧, 任何要求, 只要哭鬧, 奶奶都會無條件滿足他, 那些無理的要求, 那些足以養成他壞習慣的要求, 奶奶都會照單全收。 然而, 這一招在我這裡並不受用。 幾米3歲時, 有一次因為我不允許他看電視, 哭鬧不止, 甚至對媽媽又打又罵,

Advertisiment
索性讓他哭個夠。 我告訴他:“你這樣的態度, 媽媽絕對不會允許你看電視的!”幾米哭鬧的聲音又提高八度, 震天響, 婆婆聞聲跑過來, 生氣地大聲制止:“你看看你把他惹的, 快打開電視讓他看吧, 都哭成什麼樣了……”說實話, 當時我有些煩躁, 心裡犯嘀咕:還不都是你慣出來的, 我是做教育的, 還能不知道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

幾米因為有奶奶撐腰, 哭得更凶, 撒起潑來沒完沒了。 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對於情緒激動的他, 我堅持自己的一套辦法, 而不是用滿足他的無理要求來止住他的哭聲。 我把幾米抱到沙發上, 忍住不發火, 只是平靜地看著他繼續哭, 哭得差不多了, 我順手抄過沙發上那本百科大全, 他沒有心思看書, 眼淚鼻涕一大把,

Advertisiment
委屈地撲打著我的書。 我還是不管他, 繼續翻開書, 自顧自地講著, 講得繪聲繪色。 幾米被越來越精彩的情節吸引, 哭聲戛然而止, 他要看看小熊媽媽帶著的四個熊寶寶。 小孩子就是這樣, 冷處理, 然後轉移注意力, 不經意間, 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被轉移, 即使在情緒激動的時候, 這招也是管用的。 等到孩子不哭了, 再告訴他錯在哪裡, 哭是不能達到目的的。 婆婆看見孩子不哭, 自然也就不好再來攙和。

老人護短, 既要揚湯止沸, 也要釜底抽薪

面對老人對孩子的“護短”, 溝通不順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辦?破解之道是先要避其鋒芒, 不動聲色地冷處理, 自己先“熄火”再去“滅火”。 老人正在氣頭上, 你去給她講大道理, 哪裡行得通, 更何況,

Advertisiment
老人大多不懂什麼育兒理念。 如果在氣頭上就和老人因為“護短”吵起來, 更沒必要, 因為會亂上加亂, 最終鬧得雞犬不寧、一拍兩散。 其次, 切忌當著老人的面吼孩子, 更不能動手打, 那簡直和要他們的命一樣嚴重, 再說打罵雖然看似管事, 實則並無大用, 疏導孩子情緒是關鍵。

除此之外,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護短”現象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 就要避免孩子對老人的依賴, 盡可能地抽時間陪孩子。 下班後、雙休日, 還有節假日, 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 儘管孩子偶爾會因為習慣了老人的陪伴, 排斥爸爸媽媽, 但慢慢得他就會發現很多事情是奶奶做不到的, 比如, 講故事、繪畫、手工、新奇有趣的遊戲等。 對於我們家幾米, 我知道怎樣吸引這個小人兒的眼球和心思,

Advertisiment
用什麼方法吊起小傢伙的胃口, 慢慢地讓他脫離對奶奶的依賴。 “將欲取之, 必先與之”只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與賞識, 他才會信服你, 才不會有逆反心理。

小結

老人也好, 父母也罷, 都是最愛孩子的人。 對於老人的教育方式, 我們要以一顆包容的心去看待。 既然無法改變老人愛孩子的方式, 唯有擠時間, 慢慢滲透, 逐漸去改變、影響孩子已然形成的習慣和性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