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對孩子多表現為愛孩子,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要, 能寬容孩子的天性, 孩子精神環境極大寬鬆, 沒有壓力, 極度自由, 為他們提供了模仿、探索的機會。 但從心理發展方面孩子的心理需要上並不能代替孩子的父母, 孩子對父母的情感依戀需要不能得到滿足, 使隔代教養對孩子的性格發展並不盡如人意。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性格的影響
1、容易過分的溺愛和放縱, 使幼兒過於“自我中心”, 影響自我意識的發展, 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時, 較多地採取順從、滿足需要的方式和態度,
Advertisiment
2、老人更多的包辦替代和保護, 阻礙了幼兒的獨立能力的發展。
祖輩包辦代替的比率明顯高於父輩, 試想:玩具撒了一地, 老人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的整理;當孩子已經會走路了, 爺爺奶奶非要抱著上下樓梯;孩子吃飯時, 擔心孩子吃不上, 就一口一口地喂, 或追著趕著喂, 這種種做法, 不恰恰束縛了孩子的手腳, 錯過了“自己整理、物歸原位、自己吃飯”的敏感期, 導致了孩子動作發展緩慢,
Advertisiment
3、隔代教育容易泯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
老人易受傳統思想的束縛, 接受新生事物較慢, 教育及養育觀念相對滯後, 多年形成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變。 他們希望孩子乖巧、聽話, 穩穩當當不出格, 不善於運用科學的、有創造性的方式引導孩子。 對於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現的的“搗亂”、“破壞”等具有冒險和創新性的探究行為, 總是急著加以阻止。 比如, 當孩子捉來幾隻螞蟻要餵養時, 當孩子拔起花盆裡的蘭花要看根是什麼樣子時, 當孩子興致勃勃地拆一輛玩具汽車時, 祖輩總會加以阻止和批評。
Advertisiment
4、老人們的教育意識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當, 容易使孩子錯失形成友好交往和優良品質(如謙讓、愛勞動)的良好機會。
5、容易導致孩子視野狹小, 缺乏活力, 心理老化。
多數老年人由於年歲大了, 喜歡安靜, 不愛運動, 也不愛外出活動。 孩子與祖父母朝夕相處, 長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 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 張口閉口說的是成人的話, 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 另外,
Advertisiment
父母應該怎麼辦?
隔代教育對幼兒的個性發展難免會有一些負面影響, 年輕的父母應該怎麼辦呢?關鍵是如何擅用其長, 以避其短。
對扮演子女與父母雙重角色的年輕的爸爸媽媽而言, 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 與老人溝通,
Advertisiment
只要你重視, 時間總能擠出來的。 比如:每天晚飯後和孩子作遊戲、講故事, 週末帶孩子外出活動。 同時要做到尊重老人, 經常和老人聊聊天, 講講科學養育孩子的新經驗, 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買一些科學育兒的讀物, 與老人交流學習體會, 幫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對老人寵愛孩子等錯誤的做法, 既要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 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 儘量減少正面衝突。
對於快要去幼稚園的寶寶, 可以這樣建議撫育的老人:
1、告訴老人寶寶明年就要上幼稚園了, 園裡有許多小朋友, 來自不同的家庭, 大家性格不一樣, 你要讓寶寶從現在起就開始適應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處, 等到他上幼稚園就不會出現問題了。 假日裡讓媽媽請些朋友或同事帶著寶寶來串門,你一定要抓住機會,讓寶寶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現他在玩的時候對別的小朋友不夠友好的事時,你一定要鼓勵他和小朋友一起玩;發現他對別的小朋友不夠友好、不拿出玩具來,就要好言相勸,幫助他和小朋友一塊兒玩他的玩具,讓他感受到分享的快樂。次數多了,他也會改的。
2、和老人談談獨生子女環境單調,與人交往少的問題,理解寶寶將來還是得走上社會的,不能太保護,要逐漸鍛煉寶寶的獨立性,讓他到集體生活中能儘快地適應。
3、讓老人家帶他到朋友家去串門,在比較陌生的環境中,鍛煉他的社交能力。有時他會受到小朋友的熱情接待,會使他回過頭來想自己的問題(不借玩具給別人玩),以後碰到類似的情況,他就會改了。
4、請老人家給寶寶講有關合作、分享、同情的故事,對寶寶的社交行為會有好處。這些故事老人可能是有的。如果沒有,你可以為他編一些。
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為圖省事,孩子一生下來就甩給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慣壞了孩子,拒絕老人帶孩子,割斷祖孫之間的親情。不論是與老人同住,還是暫時把孩子寄養在老人家中,我們都要注意和老人協調關係,一切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積極解決矛盾糾紛,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
假日裡讓媽媽請些朋友或同事帶著寶寶來串門,你一定要抓住機會,讓寶寶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現他在玩的時候對別的小朋友不夠友好的事時,你一定要鼓勵他和小朋友一起玩;發現他對別的小朋友不夠友好、不拿出玩具來,就要好言相勸,幫助他和小朋友一塊兒玩他的玩具,讓他感受到分享的快樂。次數多了,他也會改的。2、和老人談談獨生子女環境單調,與人交往少的問題,理解寶寶將來還是得走上社會的,不能太保護,要逐漸鍛煉寶寶的獨立性,讓他到集體生活中能儘快地適應。
3、讓老人家帶他到朋友家去串門,在比較陌生的環境中,鍛煉他的社交能力。有時他會受到小朋友的熱情接待,會使他回過頭來想自己的問題(不借玩具給別人玩),以後碰到類似的情況,他就會改了。
4、請老人家給寶寶講有關合作、分享、同情的故事,對寶寶的社交行為會有好處。這些故事老人可能是有的。如果沒有,你可以為他編一些。
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為圖省事,孩子一生下來就甩給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慣壞了孩子,拒絕老人帶孩子,割斷祖孫之間的親情。不論是與老人同住,還是暫時把孩子寄養在老人家中,我們都要注意和老人協調關係,一切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積極解決矛盾糾紛,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