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帶孩子, 這是很多家庭中較為常見的狀態, 老人由於育兒經驗豐富, 在照顧孩子方面, 往往能為家長提供非常多的方便, 但是, 老人對於孩子一般較為溺愛, 而這種因隔代教育產生的溺愛一旦控制不好“火候”, 將會把溺愛變成害!
一、疼愛&溺愛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 自然成了家中之“王”。 家人都對他疼愛有佳, 尤其是老人更設其為“掌中之寶”。 容易遷就孩子, 只要孩子有需求都會無條件的去爭取儘量給予滿足。 即使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老人也會義無反顧的依著孩子。 慢慢地孩子明白了自已在家庭中的地位。
Advertisiment
豆豆還在老家的時候就是這樣。 只有一個孫子, 公公婆婆都非常疼他, 想要什麼就給什麼, 二個老人被豆豆指揮的團團轉。 豆豆一會要這個一會要那個, 到手後不到兩分鐘就扔, 一扔老人就忙著撿。 豆豆高興的時候玩玩具, 不高興的時候扔玩具。 相當的自我。 老人也習慣了這種方式毫無怨言。 因為, 只要他們不順從豆豆, 豆豆就會坐到地板上又哭又鬧還亂扔東西。
把豆豆接到身邊後, 糾正他的壞習慣成了我們最頭痛的事情。 其實孩子都非常聰明, 他們很善辨誰是容易欺負的人。
Advertisiment
當豆豆生氣想扔東西的時候:我們馬上喊“停”並教育他這種發洩的方式是不對的。 做錯了事情要記住下次不能犯同樣的錯, 得不到滿足的時候要想想是不是自已有過份的需求。 當豆豆通過哭鬧的方式來威脅我們的時候:我們也要立馬喊“停”, 告訴他哭鬧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引導豆豆其實他可以冷靜下來思考一下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去爭取自已想要的東西。
Advertisiment
現在很多人見了豆豆都說他是個懂事的孩子, 其實你看到的只是現在的他。 以前的他可不是這樣的, 以前的他可是我們常說中的“壞孩子”。 不過我們想看到的是現在和未來, 但願豆豆能越走越輝煌。
二、迷信&誤事
老人相對年輕人迷信多了。 特別是生活在沿海一帶的閩南老人迷信表現的尤其明顯。 我婆婆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 迷信可以讓老人心裡有個寄託, 但太迷信了卻容易誤事。 記得豆豆二個多月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三、隔代教育觀
老人愛孫子與父母愛孩子出發點是相同的。 但他們之間愛的方式確大有不同。 老人愛孫子偏于“仁慈”,
Advertisiment
豆豆還在老家的時候, 老人對他可是千依百順。 可豆豆在我們身邊, 我們完全改變了豆豆原來的生活作風及習慣。 這時候, 老人就覺得我們這種教育方式太委屈小豆豆了, 他們心疼孫子呀。 於是, 他們開始整天嘮叨說我們的不是, 教育豆豆的時候, 他們乾脆抱起豆豆就走開。 最後我們明白了, 老人其實有時候也像個孩子。 因此, 教育孩子之前我們要先轉變老人的觀念。 只有全家統一戰線了才能把豆豆教育好。
四、引導&應付
老人陪寶寶看動畫片, 只是充當“陪客”。 當寶寶看動畫片的時候, 老人坐在一旁要麼打磕睡, 要麼起身做別的事情。父母陪寶寶看動畫片,會加以解說及引導。
一天,豆豆在客廳看公公坐在一旁陪他看,豆豆一邊看一邊問:“爺爺,這魚叫什麼魚”爺爺馬上回道:“大魚”。“那紅色這條魚呢”豆豆繼續問。“也是大魚”爺爺不加思索的回道。豆豆開始生氣了:“不對,你說的不對,哪裡是大魚呀,那叫鯊魚”。“爺爺你知道鯊魚是吃什麼的嗎?”豆豆接著問。“鯊魚是吃不聽話的孩子”爺爺半開玩笑說道。豆豆愣了一下問:“那有不聽話的孩子被鯊魚吃過嗎?”這時候豆爸從房間走出來替爺爺圓了這個場:“鯊魚是吃遊得慢的小魚,所以小魚們看到鯊魚的時候就要趕緊逃命或儘量避開鯊魚。如果人游泳的時候碰到鯊魚就要裝死,鯊魚是不吃死人的,裝死就是不要呼吸,等鯊魚遊遠了人就要趕緊離開上岸。”豆爸的回復豆豆雖然沒有領會但這樣的回復他很滿意。
五、幫忙&依賴
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儘量讓他自己去完成。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及自理能力。但是,在老人的眼裡孩子就是孩子,什麼事情都喜歡幫孩子去完成。讓孩子習慣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
豆豆還在老家的時候。有一次,豆豆在二樓客廳玩小汽車,就是兩輛很小的滑行車。玩了一會豆豆想到樓下玩就分付爺爺:“爺爺你幫我把車子拿到一樓,我想下去玩”。爺爺二話不說抓起小汽車就跟豆豆下樓。到了樓下豆豆玩了一會又想上樓玩,於是又跟爺爺說:“爺爺你幫我拿車子,我想上樓玩”爺爺抓起車子又跟著豆豆上樓。一上一下折騰了好幾次,豆豆還覺得有趣。
我從菜市場回來看到了這情況,馬上制止豆豆。並跟豆豆說:“豆豆爺爺年紀大了,你不可以這樣折騰爺爺哦。車子那麼小你自己拿就可以了,你這樣轉來轉去把爺爺轉暈了摔倒了可怎麼辦呀!”豆豆馬上停了下來,看了看我再看了看爺爺。爺爺累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說:“沒事,小孩子嘛都是這樣。”我蹲下身子把豆豆拉到身邊說:“豆豆你看爺爺累的都走不動了。這樣吧寶貝媽媽來陪你玩小汽車,其實找個固定的場所來玩小汽車會更有趣。”最後豆豆跟我上樓,我們在二樓的陽臺上開戰了。
六、口頭禪&壞習慣
在老家,受生活的場所及周邊環竟的影響,老人都習慣話語中帶些口頭禪。例如:“神精病”、“傻瓜”、“去死吧”、“真笨”、“白癡”等等。在老人看來這些話都是對熟悉的人不捨得罵的話,也就是說在他們的眼裡這些都不算罵人的髒話。可是,當寶寶在父母面前或在親朋好友面前也順口帶上這些語句的時候,你會覺得無比羞愧,而別人也會誤認為是你的家教有問題。
因此,在孩子方面:我們不斷的教育孩子不能帶這些口頭禪並告訴他這些口頭禪的大概意思。在老人方面:讓老人也配合我們,在孩子面前儘量少帶口頭禪,當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不要站出來作反面的證詞。最後讓孩子把壞習慣改正過來。
雖然老人帶孩子有些弊的問題。但是他們帶孩子絕對比年青人更細心、耐心。老人的出發點絕對是好的。只是他們太愛孫子了。最後過分的疼愛導致溺愛誤導了孩子。可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樣而當面制止老人這種愛的方式,找機會跟老人坐下來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案,多徵求老人的意見你再加以完善。有了完美的方案就不相信不能教育好孩子。
要麼起身做別的事情。父母陪寶寶看動畫片,會加以解說及引導。一天,豆豆在客廳看公公坐在一旁陪他看,豆豆一邊看一邊問:“爺爺,這魚叫什麼魚”爺爺馬上回道:“大魚”。“那紅色這條魚呢”豆豆繼續問。“也是大魚”爺爺不加思索的回道。豆豆開始生氣了:“不對,你說的不對,哪裡是大魚呀,那叫鯊魚”。“爺爺你知道鯊魚是吃什麼的嗎?”豆豆接著問。“鯊魚是吃不聽話的孩子”爺爺半開玩笑說道。豆豆愣了一下問:“那有不聽話的孩子被鯊魚吃過嗎?”這時候豆爸從房間走出來替爺爺圓了這個場:“鯊魚是吃遊得慢的小魚,所以小魚們看到鯊魚的時候就要趕緊逃命或儘量避開鯊魚。如果人游泳的時候碰到鯊魚就要裝死,鯊魚是不吃死人的,裝死就是不要呼吸,等鯊魚遊遠了人就要趕緊離開上岸。”豆爸的回復豆豆雖然沒有領會但這樣的回復他很滿意。
五、幫忙&依賴
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儘量讓他自己去完成。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及自理能力。但是,在老人的眼裡孩子就是孩子,什麼事情都喜歡幫孩子去完成。讓孩子習慣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
豆豆還在老家的時候。有一次,豆豆在二樓客廳玩小汽車,就是兩輛很小的滑行車。玩了一會豆豆想到樓下玩就分付爺爺:“爺爺你幫我把車子拿到一樓,我想下去玩”。爺爺二話不說抓起小汽車就跟豆豆下樓。到了樓下豆豆玩了一會又想上樓玩,於是又跟爺爺說:“爺爺你幫我拿車子,我想上樓玩”爺爺抓起車子又跟著豆豆上樓。一上一下折騰了好幾次,豆豆還覺得有趣。
我從菜市場回來看到了這情況,馬上制止豆豆。並跟豆豆說:“豆豆爺爺年紀大了,你不可以這樣折騰爺爺哦。車子那麼小你自己拿就可以了,你這樣轉來轉去把爺爺轉暈了摔倒了可怎麼辦呀!”豆豆馬上停了下來,看了看我再看了看爺爺。爺爺累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說:“沒事,小孩子嘛都是這樣。”我蹲下身子把豆豆拉到身邊說:“豆豆你看爺爺累的都走不動了。這樣吧寶貝媽媽來陪你玩小汽車,其實找個固定的場所來玩小汽車會更有趣。”最後豆豆跟我上樓,我們在二樓的陽臺上開戰了。
六、口頭禪&壞習慣
在老家,受生活的場所及周邊環竟的影響,老人都習慣話語中帶些口頭禪。例如:“神精病”、“傻瓜”、“去死吧”、“真笨”、“白癡”等等。在老人看來這些話都是對熟悉的人不捨得罵的話,也就是說在他們的眼裡這些都不算罵人的髒話。可是,當寶寶在父母面前或在親朋好友面前也順口帶上這些語句的時候,你會覺得無比羞愧,而別人也會誤認為是你的家教有問題。
因此,在孩子方面:我們不斷的教育孩子不能帶這些口頭禪並告訴他這些口頭禪的大概意思。在老人方面:讓老人也配合我們,在孩子面前儘量少帶口頭禪,當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不要站出來作反面的證詞。最後讓孩子把壞習慣改正過來。
雖然老人帶孩子有些弊的問題。但是他們帶孩子絕對比年青人更細心、耐心。老人的出發點絕對是好的。只是他們太愛孫子了。最後過分的疼愛導致溺愛誤導了孩子。可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樣而當面制止老人這種愛的方式,找機會跟老人坐下來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案,多徵求老人的意見你再加以完善。有了完美的方案就不相信不能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