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父母生完孩子後大都把孩子交給老人帶, 老年人也樂於撫育寶貝孫子(女), 但是, 有些老年人因為過於疼愛孩子, 一味地溺愛, 一切都包辦代替。 有的孩子脾氣很大,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 養成許多壞習慣, 到了學校, 就不能適應老師的要求;更重要的是, 有些老年人不瞭解孩子在身心發育過程中應有的訓練, 使孩子錯過了一些心理發展的關鍵期。 所以, 老年人帶孩子要講究心理學。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嬰幼兒的心理發展分為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和社交行為五個方面。
Advertisiment
其次, 在精細動作的訓練方面, 1至3個月時練習孩子的抓握動作;4到7個月時練習抓住和抓取動作;6到7個月時練習把弄動作;7到8個月時練習倒手動作;8到12個月時練習用拇指和食指對捏的動作;15個月後訓練孩子的搭積木、翻書、握筆、穿扣動作;24個月後訓練折紙、拼圖、用筷子等動作。
Advertisiment
第三, 在適應能力方面, 1到4個月訓練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反應, 讓孩子用眼睛跟蹤色彩鮮豔的搖動物體, 對孩子搖鈴、說話、唱歌;5到8個月時, 訓練孩子有意識地尋找物體、用手追逐玩具;8到10個月時訓練孩子有意識地搖鈴、對敲方木、從杯中取物等動作;12個月時學習蓋蓋子;27個月後學習認識大小和多少;30個月後訓練區別顏色、裡外;42個月後訓練認識和識別圖形等。
第四, 在語言訓練方面, 一歲之內, 要對孩子的咿呀學語表示反應, 要經常逗孩子, 和他說話、交流感情。
Advertisiment
第五, 在社交行為方面, 1個月時訓練眼睛跟隨人走動;2個月時對大人的逗引有反應;3個月之後會和大人做遊戲;4到7個月時會辨認親人, 見到食物會興奮;9個月後有是非觀念, 不要的東西會搖頭, 不讓他拿東西會理解等;10個月後理解人或物的位置和用途;12個月後學習穿脫衣服;18個月後學習控制大小便;21個月後學習提出個人需要和要求;48個月後學習複述等。
Advertisiment
老年人在帶孩子時,
不要因為怕危險就不讓孩子爬來爬去,
只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車裡;不要老抱著孩子,
要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
多自由活動;不要不理睬孩子,
要多與孩子溝通,
儘管孩子還不會說話;不要包辦代替,
要讓孩子自己動手。
學會了用科學的方法撫育孩子,
孩子才能更順利地成長。
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
可以諮詢心理專家,
不要固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