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人總寵著孩子 教你見招拆招

為了當一個好媽媽, 你必定做過不少的功課。 但當孩子呱呱落地那刻起, 你會發現教養孩子真的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的。 特別是家裡的老人常常把孩子寵得沒法沒天, 孩子說啥聽啥, 讓你制定的規矩半途而廢。

老人寵著孫子, 無非是一片愛孫之心。 但是理解歸理解, 萬一孩子被寵壞了, 這就讓人發愁了。 如此一來, 該如何和平化解與老人之間的育兒矛盾?

老人總寵著孩子 教你見招拆招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忌諱當面指責, 誠懇溝通最重要樹要皮, 人要臉。 別以為你們夠親密了, 別以為孩子是你的,

Advertisiment
當面指責公公婆婆、親爹親媽就沒問題。

人家勤勤懇懇地幫你帶孩子, 而你有點小事(至少在他們眼裡)就當面指指點點的, 誰不委屈呢?誰還聽得下你的建議?

老人帶娃, 最希望的不是你們的感恩戴德, 而是你們的信任, 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需要著。 如果真有事情看不過了, 不要劈裡啪啦好幾件事連著講, 這樣太傷老人的心了, 挑幾件真的重要的, 跟他們好好溝通。

是誰的爹媽, 誰就負責協調社會新聞看多了, 你會發現婆媳矛盾十之八九都是孩子養育問題。 再仔細一想, 無論兩代育兒分歧有多大, 婆婆很少會跟他的親兒子吵。

原因嘛, 大家都懂, 他們才是一家人, 自家人好溝通嘛。

說真的, 遇到育兒分歧, 別真的把婆婆當親媽那樣說話。

Advertisiment
除了對自家孩子和上司, 一般人也沒那個氣量被人指責, 特別是人家還幫你辛苦帶娃。

我們家要出現育兒分歧, 我第一個先找老公, 給他分析其中的利弊。 如果老公覺得我言之有理, 那就讓他出面跟公公婆婆談, 無論結果如何, 都會比我親自去談好一些。

但假如家有個不管事、不靠譜的老公, 婆媳矛盾真的有大半是他的責任。

大事你要做主, 小事沒必要斤斤計較辛苦生的孩子, 自己也不能做主, 你肯定不服氣吧?

但換個角度想, 老人辛苦大半輩子, 好不容易閑下來, 現在廣場舞不跳了, 喝茶時間放棄了, 甚至背井離鄉地給你帶娃, 還一點事不讓他們做主, 對孩子好又被你們指責, 他們能服氣嗎?

別說老人不聽勸,

Advertisiment
你那一張紙都寫不完的育兒規矩, 你自己都不能完全遵守, 憑啥要記憶力和精力都不如你的老人全部都做到?

既然都已經給老人家帶娃了, 就不要再完美主義了。 細則不一定要執著, 但原則一定要有。 吃多了一顆糖, 看多會兒電視, 這些屬於可以退讓的事情, 但是孩子幾歲要把尿, 幾歲要戒奶瓶, 這些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父母的教育, 比老人影響更大抱怨孩子被老人寵壞時, 你要想想, 難道父母就沒責任嗎?

指望老人帶娃, 還要指望老人教育孩子?大多數的老人能力和精力都沒法達到你的要求。

曾寫過一篇文章《父母足夠好, 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優秀孩子》, 很多時候, 老人對孩子的影響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大。

Advertisiment

壞脾氣的孩子, 不止是因為有嬌寵他們的祖父母, 還有一對沒耐心的父母;內向的孩子, 不止是因為祖父母不愛帶他們出門, 還有一對不關心他們父母;不愛讀書的孩子, 不止是因為祖父母沒有文化, 還有一對不會啟蒙的父母;……比起祖父母, 父母才是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人。

必要時, 你要強勢盡人事後, 依然會有些情況是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的。

就是有些精力好又有時間的老人, 把感情寄託在孫子身上, 對孩子有著絕對的控制欲。 導致你怎麼說他們也不聽, 只能膽戰心驚地看著他們帶孩子。

這種情況下, 你應該強勢起來, 因為這對於孩子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正常的成長環境應該有爸爸媽媽的參與。 而且孝順老人,

Advertisiment
也不該以犧牲孩子教育為條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