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外竟用嬰兒治療校園暴力

外國人育兒, 經常會想出一些超常規的怪招。 為了對付校園暴力, 他們把手無寸鐵不會走路的小寶寶推上前臺, 讓他們作為“溫柔大使”, 去感化那些有暴力傾向的問題兒童。

在有些國家, 人們在校園裡安置金屬探測器, 有些國家則在校園裡設置常駐員警, 但在加拿大, 一位名叫瑪麗·高登的教育家想出了另一個辦法:把感化好鬥學生的重任, 交給那些吃奶的娃娃。

具體辦法是, 每月邀請一位媽媽和她的寶寶來到課堂裡, 學生們圍著他們坐成一圈。 在熟悉這個項目的大人幫助下, 孩子們試著來“解密”一個小嬰兒的感情,

Advertisiment
瞭解他的各種需要。 比如, 他們要找出寶寶哭和笑的原因。

“很快地, 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寶寶哭喊, 並不意味著他就是個壞寶寶。 ”瑪麗解釋說。 寶寶哭喊, 是因為他不會說話, 他有某種需要, 那麼, 每個學生都被要求找到一種滿足寶寶需要的辦法。 這時候, 孩子們就被調動起來了, 有的給小寶寶唱一首兒歌, 有的沖他做鬼臉。 他們的“感情語法”越來越豐富, 越來越運用自如, 不久之後, 他們就能很容易地滿足小寶寶的各種需要。

但是最重要的是, 學生們和小寶寶開始“共情”, 他們慢慢懂得了站在別人的位置上, 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一個比他們小很多, 好像什麼也不會做的小寶寶, 激發起孩子們天生的愛心和理解力,

Advertisiment
並且“逼著”他們去換位思考, 替小寶寶感受和判斷。

效果是令人欣慰的。 一位學校老師梅蘭妮·薩瓦德說:“我親眼看到, 一些自閉的孩子走出他們的‘貝殼’, 另外一些攻擊性很強的小孩, 變得越來越有忍耐力。 ”

隨之而來的追隨者越來越多。 從紐西蘭到愛爾蘭, 中間還有美國, 很多學校都開始採納這個神奇的教育怪招。 法國人也感興趣, 有些人已經考慮邀請瑪麗·高登來“傳道”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