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大憨老二奸,調皮搗蛋是老三

很多有兄弟姐妹的朋友常常感慨“當老大真的好累啊”“我們這種夾在中間的夾心餅乾, 簡直是家中的隱形人”······為什麼家中的兄弟姐妹明明是“同公司產品”、在一樣的環境下長大, 個性卻南轅北轍?

1、“出生排行”的影響力

除了天生性格特點、年齡差距和性別之外, “出生排行”牽動父母的關愛眼神與家庭資源的分配。 當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時, 爸媽所有的關注與期望都集中在那個孩子身上, 反之孩子也必須承受新手父母最大的教養焦慮;當老二出生, 既得利益者老大被迫分享一切, 自然形成競爭關係,

Advertisiment
老二唯一要做的就是跟老大爭, 爭到算賺到;等老三問世, 老大和老二可能合縱連橫, 聯手欺負最受寵愛的老麼。

現代小家庭較常見“老大+老二”的組合, 其中老二又摻雜老麼的性格特點;若兩個孩子間年齡差距大, 則會有生養兩個獨生子女的錯覺。 雖然現代小家庭育有三個孩子的比例不高, 但仍可在孩子身上找到某些典型排行性格的痕跡。

其中, 以競爭的天性最為明顯。 無論孩子是否同性別、年齡差距有多大、玩的東西一不一樣、爭的東西有沒有意義, 天天都得吵上好幾回。

自孩子上幼稚園、有口語表達能力那天起, 爸媽就得三不五時接受子女“不公平”的投訴:從無形的寵愛、有形的糖果玩具, 到“為什麼你都打姐姐比較多下”的懲罰等外顯行為,

Advertisiment
都能當做競爭目標。 直到青少年時期, 孩子開始轉向尋求同儕認同, 手足紛爭頻率才會降低。

2、各種排行性格與委屈有所不同, 教養專家建議的應對方法如下:

● 老大

習慣抱怨用語:“為什麼都是我要讓?”

家長應避免用語:“你是哥哥(姐姐),

Advertisiment
你就讓一下弟弟(妹妹)嘛!”

應對心態:首先要去瞭解老大那種再也沒辦法像獨生子一樣自由自在長大的心態。 下有講不通、又聽不懂的無知弟妹, 被迫要趕快長大的處境確實很失落。 大人在賦予老大更多家務責任時, 很容易加重他們原本就要求完美的性格特點。 家長要記得放寬標準, 告訴他們偶爾失誤沒關係。

● 居中子女

習慣抱怨用語:“為什麼每次都是哥哥先?”

家長應避免用語:“你為什麼不能像哥哥(姐姐)一樣懂事?”“你就不能像弟弟(妹妹)乖一點嗎?”

應對心態:根據英國 The Baby Website 網站調查, 育有三名子女的父母有三分之一坦言, 他們分給居中子女的注意力, 遠少於老大和老麼。 爭不過老大、又沒老三可愛, 玩具、衣服和課本都要接收老大的,

Advertisiment
讓老二覺得在家根本不受重視。 老二可能因此選擇隨波逐流, 就像我們老是記不起電視劇《星星知我心》裡頭的彎彎是什麼個性;或改用離經叛道的方式, 跟老大往反方向發展, 以爭取父母的注意力。 家長應記得額外照顧這個隱形的孩子, 讓他們有被重視的感覺。

● 老麼

習慣抱怨用語:“他都搶我的玩具!”

家長應避免用語:“你還小, 不會玩!”

應對心態:家長對老麼的要求也比兄姐寬鬆, 養成他們較沒有紀律的特質, 以為橫豎都會有人幫忙解決。 家長得提醒自己, 每個孩子的發展歷程都需要讚美與鼓勵, 但對於子女的要求, 應該有一致的價值觀。

Advertisiment

3、排行只有差異而無優劣, 家長若能瞭解排行如何影響性格特點, 便可避免落入排行迷思, 彌補差異, 發揮優勢, 創造孩子最大的發展空間。

---老大特質---

父母關愛多、發展好, 因此IQ高;負責任、要求完美, 也可被信任, 是弟妹的領導者;“與爸媽獨處的高品質時間”比弟妹多出三千小時。

教養挑戰:自我要求高;責任心與得失心太強;容易壓抑情緒;沮喪的完美主義者

---老二(居中)特質---

隨波逐流、夾縫中求生存,無鮮明個性,與老大朝相反方向發展;善協調,排行居中有思考空間;朋友多,是家裡“最早要求到朋友家過夜”的孩子。

教養挑戰:自我價值低、缺乏安全感;容易向外尋求認同;與家庭連結薄弱

---老麼特質---

雖不是最聰明,但最惹人憐愛,是永遠的開心果;任性但樂觀,創意十足,冒險性格強烈,是愛哭又愛跟路的跟屁蟲。

教養挑戰:個性依賴;較沒有紀律;身心發展較不受重視

4、排行與教養五大提醒

(1)不做比較:當家裡的第二個孩子出生,父母很自然會開始做比較,很多時候不得不承認,就是跟某個孩子比較有緣分。即便家長在心裡這樣想,也要注意不能表現出來。

家長最好別在孩子之間做比較,尤其是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實,如聰明、胖瘦、貼心等。有時家長一句無心的比較會讓孩子記到老,孩子真的非常敏感。

(2)不要急著處理紛爭:衝突發生時,家長若沒有展現一套清楚的原則,只是依照情緒做裁判,孩子將無所適從。衝突不見得要當下解決,因為雙方情緒高張,不管家長怎麼做,孩子都覺得不公平。通常與孩子個別相處時,講道理才有效。

(3)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家中有一個以上的小孩,每天有處理不完的抗議和紛爭。家長排解糾紛時先問“如果你很想要玩哥哥手上的玩具,可以怎麼做?”不斷丟問題給孩子,讓孩子們懂得從衝突中學習。

(4)製造專屬時間:所有孩子都喜歡祕密,讓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個別的專屬時間,不是所有事情都除以二。

---老二(居中)特質---

隨波逐流、夾縫中求生存,無鮮明個性,與老大朝相反方向發展;善協調,排行居中有思考空間;朋友多,是家裡“最早要求到朋友家過夜”的孩子。

教養挑戰:自我價值低、缺乏安全感;容易向外尋求認同;與家庭連結薄弱

---老麼特質---

雖不是最聰明,但最惹人憐愛,是永遠的開心果;任性但樂觀,創意十足,冒險性格強烈,是愛哭又愛跟路的跟屁蟲。

教養挑戰:個性依賴;較沒有紀律;身心發展較不受重視

4、排行與教養五大提醒

(1)不做比較:當家裡的第二個孩子出生,父母很自然會開始做比較,很多時候不得不承認,就是跟某個孩子比較有緣分。即便家長在心裡這樣想,也要注意不能表現出來。

家長最好別在孩子之間做比較,尤其是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實,如聰明、胖瘦、貼心等。有時家長一句無心的比較會讓孩子記到老,孩子真的非常敏感。

(2)不要急著處理紛爭:衝突發生時,家長若沒有展現一套清楚的原則,只是依照情緒做裁判,孩子將無所適從。衝突不見得要當下解決,因為雙方情緒高張,不管家長怎麼做,孩子都覺得不公平。通常與孩子個別相處時,講道理才有效。

(3)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家中有一個以上的小孩,每天有處理不完的抗議和紛爭。家長排解糾紛時先問“如果你很想要玩哥哥手上的玩具,可以怎麼做?”不斷丟問題給孩子,讓孩子們懂得從衝突中學習。

(4)製造專屬時間:所有孩子都喜歡祕密,讓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個別的專屬時間,不是所有事情都除以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