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師最不喜歡的家長,看你是不是,別因為咱害了娃!

和老師溝通一直是家長期待, 又一直糾結的事情, 到底如何和老師溝通, 這個真的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和老師的溝通幼稚園的時候一直做的不錯, 可以說和所有老師都溝通的非常好, 而且真的和他們成了朋友, 對兒子的成長的確起到了巨大的幫助, 包括現在我兒子很多好習慣都是那個時候養成的, 且受益終身。

和老師溝通好很重要, 我在與孩子老師溝通的過程中, 形成了一些小的技巧, 僅供各位家長參考。
老師最不喜歡什麼樣的家長
因為老公是老師, 所以我會通過他去瞭解如何和老師溝通。

Advertisiment

1. 老師最不喜歡家長說的話是——孩子我交給您了, 你就該說說, 該罵罵, 我們都交給您了。
這句話是家長最管用的話, 但是老師卻不一定會接受, 第一, 孩子不是老師的, 是家長的, 您可以隨便說罵, 老師沒有這個權利, 第二, 全班數十個孩子都交給老師, 老師管的過來嗎?第三, 家長這句話看似客套, 但是其實也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
2. 老師最不喜歡的家長是——只是自己在那兒一股腦地說, 而不讓老師插嘴, 或者讓老師感覺家長似乎全身心付出了, 而把所有的不好都推給老師, 家長沒有半點責任。
比如給老師打電話, 家長會很想和老師溝通, 先開始說孩子的不是或者說自己為了孩子幹了什麼, 這樣老師成了聽眾, 根本起不到溝通的作用,
Advertisiment
更解決不了問題。
3. 老師最不喜歡聽到家長說“責任全部都是老師和學校的”——一說什麼就是老師沒教育到位, 學校沒做到位。
其實絕大部分老師都是認真負責的, 至少我接觸的老師都是挺好的, 但是家長有自己的喜好, 有的會從感覺上對老師有成見, 他們會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老師, 然後就會人為地認定一些問題的出現和處理都是老師的原因, 比如一開始入學的時候, 家長都希望是老教師或者嚴厲的老師當班主任, 感覺這樣會對孩子好, 但是一段時間, 會聽到家長抱怨, 老師過於嚴厲, 有更年期傾向等這樣的評語, 這就是主觀認定, 而非客觀判斷, 而且如果一旦老師嚴厲了涉及到自己孩子問題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家長一般會規避自己的責任, 先挑老師的不是。 老師其實也挺冤枉的。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權將立即刪除

4. 老師最不喜歡的就是總是打聽各方消息然後質問老師的家長。
現在網路極其發達, 教育教學工作極為透明, 家長們中各種消息很多, 家長們的疑問一個接著一個, 如果看到某個名冊或者名單沒有自己的孩子, 家長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急於找老師要說法。 即便通過這個途徑瞭解一些資訊, 想和老師溝通, 也要講究策略, 不能太莽撞行事。
5. 老師不喜歡急於求成的家長——就是過分強調分數和名詞。
分數是衡量一個孩子的標準, 但是同樣是60分, 含義也完全不同, 有的60分可能意味著剛剛及格, 有的60分對學生可能是很高的分數,

Advertisiment
因為題目的難度不同、學生的基礎不一樣, 但是有的家長看到分數就著急, 不會冷靜分析, 著急找老師。 還有的家長特別希望老師給自己孩子開小灶, 能夠充分關注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家長心情是理解, 其實, 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自己去問問題, 因為只要老師在學校, 他就有義務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 而且老師不會拒絕孩子的提問。
好的學生, 基本上每天追著老師問, 不懂就問, 抓緊在學校的時間。 老師特別希望孩子得了多少分, 家長都可以接納, 然後讓孩子自己說說成績的排名或者整體的狀況, 而非僅憑數字說話, 多一些讓孩子思考的機會。

要和老師溝通好, 前提是要先和孩子溝通好
在與老師溝通之前,

Advertisiment
我一般會先和孩子有很好的溝通, 瞭解好多資訊, 然後再和老師溝通, 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和老師就某個問題進行單獨交流, 比如老師今天講了孩子很感興趣的話題, 我就可以以這個為切入點和老師聊。

前幾天, 我和外語老師溝通, 我知道外語老師給孩子放大量的外語動畫, 孩子非常感興趣, 我就以此為契機跟外語老師聊天, 引出我想問的問題:看什麼樣的動畫對孩子有幫助, 什麼樣原版的動畫適合孩子, 哪些影片希望老師可以推薦, 還有孩子看了您的給他們上課放的影片很感興趣等這樣的話題, 一下子就和老師有了很多話, 打開了我們溝通的大門。
聊開了, 老師老師就會感覺, 他的工作得到了孩子的認可, 家長的認可,他覺得特別好,我講課有回饋了,所以就願意溝通了。另外,還會對孩子形成很好的印象。再有就是他明顯感覺我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是融洽的,這樣給老師的感覺是他可以和父母溝通孩子的問題,父母可以配合老師去協調解決。


我和其他老師溝通的過程也是這樣,其實,老師非常希望瞭解孩子們回家後對學校的印象、對老師講課的印象是什麼樣,這樣便於他更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跟老師溝通好了,老師也就變得越來越容易接近,從中你可以慢慢品味出很多育兒方法。
在習慣養成方面,老師只承擔了孩子成長20%的任務

其實,在習慣養成方面,老師和學校只承擔了20%的教育教學任務,而非100%,更多的東西需要家長,而且大量的東西需要家長,尤其是一二年級,老師需要家長做大量的行為規範的輔助培養工作。

最近遇到一個朋友孩子剛上一年級,老師會寫一些比較上綱上線的問題反映給家長,比如上課問題,考試的問題,寫作業的問題,都很嚴重,朋友特別擔心老師針對孩子,對孩子不好,想諮詢一下該如何處理,我老公站在老師的角度解讀了一下這些問題的處理方式:第一不要和老師較勁,不要認為老師針對孩子。第二,要明白一二年級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老師的要求雖然看上去有些過,但是對孩子嚴格要求,比如老師會要求書包如何擺放,考試如何做,寫作業必須用尺子,必須寫字怎麼樣,這些就是在規範孩子。一來是上課老師一目了然,二來也是讓孩子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而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包括考試,很多孩子坐不住,他很容易就會在考試中無意識的東瞧西望,老師會口頭警告不要作弊,但實際上是不需要把這樣的行為上升到道德層面,從行為規範的角度教育孩子即可。
在和老師溝通之前,要找自己孩子的問題,從而和老師一起糾正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能夠形成良好的素養和習慣。
瑞敏兒童教育資源
微信號:amttcc

以上內容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郵箱:kf@mama.cn),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下載APP,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媽媽的世界只有媽媽懂!

家長的認可,他覺得特別好,我講課有回饋了,所以就願意溝通了。另外,還會對孩子形成很好的印象。再有就是他明顯感覺我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是融洽的,這樣給老師的感覺是他可以和父母溝通孩子的問題,父母可以配合老師去協調解決。


我和其他老師溝通的過程也是這樣,其實,老師非常希望瞭解孩子們回家後對學校的印象、對老師講課的印象是什麼樣,這樣便於他更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跟老師溝通好了,老師也就變得越來越容易接近,從中你可以慢慢品味出很多育兒方法。
在習慣養成方面,老師只承擔了孩子成長20%的任務

其實,在習慣養成方面,老師和學校只承擔了20%的教育教學任務,而非100%,更多的東西需要家長,而且大量的東西需要家長,尤其是一二年級,老師需要家長做大量的行為規範的輔助培養工作。

最近遇到一個朋友孩子剛上一年級,老師會寫一些比較上綱上線的問題反映給家長,比如上課問題,考試的問題,寫作業的問題,都很嚴重,朋友特別擔心老師針對孩子,對孩子不好,想諮詢一下該如何處理,我老公站在老師的角度解讀了一下這些問題的處理方式:第一不要和老師較勁,不要認為老師針對孩子。第二,要明白一二年級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老師的要求雖然看上去有些過,但是對孩子嚴格要求,比如老師會要求書包如何擺放,考試如何做,寫作業必須用尺子,必須寫字怎麼樣,這些就是在規範孩子。一來是上課老師一目了然,二來也是讓孩子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而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包括考試,很多孩子坐不住,他很容易就會在考試中無意識的東瞧西望,老師會口頭警告不要作弊,但實際上是不需要把這樣的行為上升到道德層面,從行為規範的角度教育孩子即可。
在和老師溝通之前,要找自己孩子的問題,從而和老師一起糾正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能夠形成良好的素養和習慣。
瑞敏兒童教育資源
微信號:amttcc

以上內容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郵箱:kf@mama.cn),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下載APP,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媽媽的世界只有媽媽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