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師的一堂討論課

什麼是分享?對於孩子, 他們會知道分享嗎?從小就被寵壞的孩子無論對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東西都有一種獨特的佔有欲, 他們會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嗎?

像往常一樣, 主題課時間到了, 孩子們紛紛回到教室, 開始了主題內容。

今天的主題內容是:關於分享物(食品、玩具和圖書)的分享方式。

我與陳老師一人扮演了一個角色。 陳老師拿了兩隻鋼筆, 我非常的喜歡。 於是, 我就詢問陳老師是否願意送給我?陳老師表示不願意, 但因為喜歡, 我就不斷地詢問, 直到陳老師答應送給我為止。 我請同學們分析,

Advertisiment
我這樣做對不對, 為什麼?

孩子們非常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

永政說:“這樣做不對, 別人已經說不願意了, 可你還在不斷的問, 這是強迫!”

樂樂說:“強迫別人是不對的, 別人不願意送給你, 是他的自由!”

芷茵說:“不斷的去問, 就是強迫!”

我問:“那什麼是送給呢?”

蘇晴著急地說:“送給就是別人願意!”

老師的一堂討論課

我又問:“什麼是交換呢?”

還沒等我叫名字, 永政已站起來非常認真地說:“用一樣東西換另一樣東西, 這才是交換。 ”

子琛補充到:“要在別人都願意的情況下。 ”

田健童坐在位置上, 抱著雙臂, 用那緩慢且略帶紳士語調的口吻說:“就像昨天, 我和潘永政交換了光碟, 就是用我的書和他的光碟交換的, 他願意, 我也願意!”

所有的孩子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Advertisiment
從中, 我們已非常清楚地看到他們對“送給、交換、和強迫”的認識了, 在他們身上或許已經建構了初步的但是非常清晰的人際交往能力。

小編總結:在我看, 這堂討論課的主要收穫是使孩子明白了什麼是“交換”。 通常我們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要求他們“給予”, 而“交換”卻恰恰是社會生活中最普遍的現象。 “交換”實現的前提, 正如孩子所說, 是“他願意, 我也願意”, 而“他願意, 我也願意”, 應該是人們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遵循的重要原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