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考取“父母執照”並不容易

孩子的問世對父母的生活而言, 是一個重大的轉變。 在兩人的親密關係中加入了一個全然依賴的第三者, 不僅改變了個人, 也改變了婚姻。 為人父母是一種發展的經驗, 無論子女是親生、收養或再婚後配偶一方的孩子, 這種經驗直接制約著社會生活。

儘管生育孩子是一種花費而非一種資產, 儘管孩子的問世對婚姻來說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 儘管夫妻雙方決定不要有孩子的選擇有增無減, 然而, 想要有孩子的願望仍是婚姻後的一股主流。 對此,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 女性有一種生育和照養孩子的本能,

Advertisiment
以此表明自己的母親地位;有些心理學家認為, 照顧和引導下一代是"親代性"的具體表現, 而"親代性"則是婚後夫妻雙方的一種基本發展需要, 家庭成員的成長、技能和人格均來自這一資源;有些心理學家則認為, 為人父母是動物界的一種自然現象, 父母想要孩子如同貓狗生養子代一樣;還有些心理學家認為, 生育孩子是婚後的一種主要動機, 這種動機出自教育、訓練一個孩子的願望, 其真正的目標是建立親代的密切關係。

在準備做父母的過程中, 男女雙方都會經歷許多衝突。 除了興奮之情, 還會對懷中孩子的情況焦慮不安, 對照顧孩子的責任考慮不周, 對懷孕造成的影響束手無措。 從初次懷孕到孩子出生,

Advertisiment
婚姻會有什麼樣的經歷?你也許認為這種經歷完全是正面的、積極的。 其實, 這時的婚姻會受到許多負面的影響, 尤其是女性。 懷孕影響夫妻之間的性關係, 減少雙方的愛情密度, 彼此之間容易衝突, 溝通降低, 爭吵驟增。 但是, 說實話, 你很難區分孩子降臨後會惡化婚姻還是改善婚姻。 一般說來, 夫妻十分年輕, 教育程度較低, 收入拮据, 婚前過於理想, 丈夫反應木訥, 妻子熱衷於將自己孩子與別人孩子比個高低, 等等, 都容易惡化婚姻。 此外, 婚姻中的勞力分工愈是傳統化, 懷孕和生育所帶來的婚姻快樂程度愈低。

心理學家有兩個驚人的發現:(1)有孩子前比較浪漫的夫妻, 有孩子後問題較多, 也許是因為他們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2)懷孕後反復計畫未來的婦女,

Advertisiment
在孩子出生後反而覺得不快樂, 也許是因為她們認為孩子是按照計畫的藍圖出生和成長的。

考取父母的執照是很不容易的, 若要長期擁有這種資格, 則更費心力。 生兒育女的工作如同人壽保險, 回報是未來的事, 身為父母都知道這種回報是辛辛苦苦掙來的, 需要苦盡甘來的思想準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