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耳前竇道是怎麼回事 必須手術嗎?

有網友諮詢, 我女兒1歲, 出生時耳前部有一個小洞, 4個月時, 竇道內部感染, 形成膿包皰, 切開排胺後仍不能痊癒。 此病非得手術嗎?

專家指出, 此病多與遺傳有關, 若不感染化膿可不用治療, 但需注意衛生, 防止感染。 如果已經感染化膿, 應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然後手術切除瘺管。 除手術外, 其他方法很難徹底根治。 手術時需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不會影響孩子發育。

先天性耳前竇道或先天性耳前瘺管, 俗稱“耳倉”, 是一種先天性畸形, 是胚胎發育期第一腮溝的遺跡, 可單側或雙側, 有些與遺傳有關。 竇道口大多位於耳輪腳前,

Advertisiment
少數位於耳輪腳、耳郭、耳垂等部位。 平時可有淺黃色粘液或乳白色乾酪樣物自竇道口溢出, 微臭, 局部偶感微癢不適。

先天性耳前竇道患者, 雖然都是耳前有個小孔, 但小孔淺者僅是皮膚凹下一個很淺的小坑;深者可以是一個較長、彎曲、粗細不一、還可有分叉再分叉等較複雜的管道, 多在耳前甚至在耳後的皮下。 管道的壁即皮膚, 有汗腺、皮脂腺及上皮脫落、再生等代謝過程, 因而產生上述稍有臭氣的分泌物。 竇道既有分泌物, 竇道口如有細菌侵入就會引起發炎。 發炎時局部紅腫, 使很小的竇道口因腫脹而閉塞, 竇道內的分泌物逆流, 脹破竇道末端, 炎性物進入皮下, 感染擴散。 此時竇道口的前下方紅腫,

Advertisiment
如竇道口在耳輪腳下, 可出現耳後紅腫。 患者常有低燒、疼痛。 如能積極控制炎症, 多數患者可漸消腫。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因細菌毒性強或細菌抗藥、個人抵抗力低, 最終形成膿腫, 可自行潰破或須切開引流, 方可退燒, 疼痛減輕。 由於竇道內不斷有分泌物逆流, 膿腫傷口清潔換藥的時間相當長。 在此期間膿腔內出現化膿性肉芽則需清除。 直到炎症消退、竇道周圍紅腫消失、竇道末端的破口封閉, 膿腫傷口才能痊癒。 對這種感染過的耳前竇道, 為了避免感染復發的痛苦, 應儘早摘除竇道方可一勞永逸。 對竇道分泌物多或臭者, 如患者要求可摘除竇道, 而分泌物極少, 又從無感染者則不必手術。

預防:如竇道口有分泌物切忌擠壓,

Advertisiment
可任其自然流出後再用醫用酒精棉棒擦拭, 必要時每日定時擦拭, 可達到清潔消毒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