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耳溫槍測試寶寶體溫準確嗎 新生兒可以使用耳溫槍嗎

朋友的預產期馬上到了。 她叫我去她家給她看看, 她的待產包裡還缺哪些東西。 我為她一一查看了一下, 沒想到其中竟然有耳溫槍。 我問她, 這個是什麼時候買的呢?因為我記得當時待產包裡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我和她一起去買的。 她說:這是其他寶媽強烈建議的一個物品, 叫她一定要買一個, 所以就叫他老公出差回來的時候帶了一個回來。 因為是寶出生後需要每天測量體溫, 耳溫槍更方便實用。

既然那麼多的媽媽都推薦這個“耳溫槍”, 那麼今天我們來說說, 新生兒寶寶是否真的可以使用耳溫槍呢?

Advertisiment

什麼是耳溫槍?

耳溫槍是利用檢測鼓膜(相當於下視丘)所發出的紅外線光譜來測定體溫的。 其原理是:大腦深部有一個地方叫下視丘, 裡面有一個支配人體恒溫的「定點」(set-point)構造。

人體能夠發燒, 其實就是當「定點」接受到一些巡迴在血流中的發炎性化學物質之後調高的結果, 所以下視丘是人體體溫最早上升的地方。

而供應耳膜與供應下視丘的血流恰好互有交通關係, 因此也就可以用耳膜溫度來反映人體溫度, 不僅如此, 耳膜同時也是可以最早偵測到人體是否有發燒的地方。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 耳溫槍測量體溫更及時有效。

但是耳溫槍最大的問題在於測量結果很容易受影響。

比如當耳朵內耵聹(耳屎)較多的時候就會影響測量結果。

Advertisiment
再者因為我們的耳道並不是直的通道, 因此媽媽如果只是簡單的將耳溫槍插入耳道, 那麼本身就彎曲的耳道會使得我們測量的並不是耳膜溫度, 而是耳壁溫度, 那結果當然就不准啦。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並不推薦使用耳溫槍

理由如下:

1.小寶寶的耳膜還處於發育過程中, 我們應盡可能的注意保護。

2.一般情況下, 小寶寶的耳內耵聹較多卻又不能處理, 這樣就會影響測量結果。

3.再者小寶寶的耳道較狹窄, 不容易測量。

寶寶6個月之後使用耳溫槍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媽媽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1歲以內的寶寶測量時將耳朵向後下方拉伸, 1歲以上的寶寶測量時將耳朵向後上方拉伸。

那新生兒寶寶究竟該如何測量體溫呢?

Advertisiment

寶寶出生後, 身體各項器官還在生長發育中, 因此我們應密切觀察寶寶體溫。 目前我們常用的方法是用水銀溫度計腋下測量5分鐘。

不過小編已經不再建議使用水銀溫度計, 因為它有可能破碎, 造成其中的水銀揮發並被人體吸入, 從而導致中毒。 取代它的將是數位化的電子體溫計。

腋下溫度真的准嗎?

我們知道, 測量體溫時有4個最基本的選擇:口溫/腋下溫度/肛溫/耳溫。 對比來說, 其中最準確的是肛溫(直腸溫度), 誤差較大的是腋下溫度。 所以說對於新生兒寶寶, 直腸溫度是最有效的選擇, 可是媽媽卻很難做到。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以上幾個方法我們都可以使用。 只是媽媽一定要記住: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在2個月以下, 直腸溫度超過38攝氏度;口腔溫度超過37.5攝氏度;腋下溫度超過37攝氏度, 請立即找兒科醫生, 這是完全有必要的, 因為醫生需要為寶寶做進一步的檢查, 以排除一些嚴重的感染和疾病。

所以, 准媽媽們要知道, 寶寶的用品真的不是聽說聽說就可以的哦~一定要有科學依據, 對寶寶無害的才可以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