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孩子的生長發育問題上存在許多誤區, 這些誤區常常耽誤了孩子的長高, 留下終身遺憾。
誤區一:父母遲長高, 孩子也一樣
小徐已經15歲了, 身高只有1.6米, 但當爸的卻不擔心, 說自己是上了高中才飆高的, 自己遺傳因數好, 沒什麼可擔心的。 媽媽卻很著急, 堅持帶孩子去看醫生。 一拍骨片, 發現孩子的骨骺已經閉合, 大約只能再長1釐米。 也就是說, 孩子的終極身高只有1.61米左右。 爸爸既懊悔又不解:“我們兩夫妻都很高, 為什麼孩子卻這麼矮呢?”
“很多家長總以為自己是高個, 孩子也應該不會矮。 ”梁教授說,
Advertisiment
誤區二:低體重兒, 2歲後還可“追趕”身高
足月低體重兒(即出生時體重小於2.5公斤, 身高小於47釐米的孩子), 70%以上出生後會有追趕性生長, 2歲前追趕到正常年齡水準。 但如果出生時矮小, 到2歲時仍未能追趕上同齡小朋友, 那以後能達到正常身高的機會就很微小。
Advertisiment
誤區三:月經來潮後還能長幾年
很多媽媽覺得女兒才剛來月經, 肯定還能長幾年, 所以, 對孩子的青春期生長發育的判斷存在錯誤。 梁立陽說, 事實上, 青春期開始, 男孩是以睾丸發育為標誌, 女孩以乳腺發育為標誌。 女孩來了月經, 男孩開始遺精, 這表明已經進入青春中後期了。 這時候想要追趕同齡人的身高已經沒有多大餘地了。
因此, 家長要特別留意, 一旦孩子在八九歲就有早熟跡象, 應及早帶其就醫, 以免貽誤最佳診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