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聊聊黃體酮:這個傳說中的“保胎神藥”

大多數孕媽媽應該對黃體酮這個詞都不太陌生, 還有人把黃體酮當成了“保胎神藥”。 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先兆流產者都適合用黃體酮來保胎, 它的使用是有嚴格限制的。 今天, 袋鼠麻麻跟大家聊聊:黃體酮與保胎。

黃體酮與妊娠的關係

1黃體酮的來源

在每個月經週期中, 會有一側的卵巢排出一個成熟卵子, 排卵後卵泡就發生了轉變, 變成直徑1~2釐米、色黃如野菊花狀, 稱為黃體。 當月排出的卵子如果沒有受精, 那麼形成的便是月經黃體, 僅維持2周。 隨後黃體細胞迅速變小和退化形成白體;排出的卵子如果受精了,

Advertisiment
則為妊娠黃體。

妊娠黃體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以維持妊娠的繼續, 其分泌的孕激素之一便是“黃體酮”, 又叫孕酮, 它的多少直接關係著妊娠能否正常進行。

2黃體酮的作用

●為受精卵著床作準備:黃體酮會促使子宮粘膜內腺體生長、子宮內膜增厚, 相當於為受精卵打造了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利於受精卵著床。

●使胎兒安全生長:黃體酮能減少子宮的興奮性, 抑制子宮收縮, 使子宮處於安靜的環境從而維持妊娠。

●防止胚胎被母體排斥:從免疫學的角度來講, 黃體酮還可調節免疫反應, 防止胚胎被母體視作異物而排斥, 導致流產。

綜上呢, 孕期胎兒的健康生長發育, 離不開黃體酮的保護。 如果黃體酮不足, 就容易出現流產。

Advertisiment

那麼體內黃體酮的水準達到多少才算正常呢?

一般來說, 在孕早期, 黃體酮水準只要不低於25ng/ml(78nmol/l)就屬正常。

3黃體酮不足的原因

1、黃體功能不全 , 卵巢黃體發育不全時, 孕酮含量相應降低。

2、腎上腺、甲狀腺功能嚴重失調也可影響卵巢功能, 使排卵發生障礙, 孕酮含量也會相應降低。

3、身體出現胰島素抵抗。

不過, 需要注意的是, 黃體酮代謝很快, 抽血後如果不能及時檢查, 檢查結果就會有誤差, 所以看到此類“孕酮低”時, 還需注意化驗單的報告時間和實際抽血時間, 若間隔太長, 應複查一下以明確結果。 另外, 如果只是黃體酮低而 HCG 正常, 考慮檢查誤差的可能性大。

黃體酮的使用:有嚴格限制

雖然藥物黃體酮和卵巢黃體分泌的黃體酮很像,

Advertisiment
作用類似, 有保胎的作用。 但袋鼠麻麻要提醒大家的是, 並不是所有先兆流產的孕婦都適合用黃體酮保胎, 也不是補的越多越好。

黃體酮的使用是有嚴格限制的, 理論上, 它只適用於黃體酮分泌不足的孕婦進行保胎。

因為影響胚胎生長發育的因素有很多, 臨床上發生自然流產的原因中, 60%可能由於染色體異常造成的, 而黃體酮分泌不足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原因。 此外還有子宮異常、感染、慢性疾病等多種原因, 這些原因引起的流產使用黃體酮是無效的, 特別是染色體異常。

如果出現先兆流產症狀, 就應用黃體酮來保胎, 這顯然是不科學的。 胚胎自身異常, 使用黃體酮後可能造成胚胎不能及時被身體排出來,

Advertisiment
表面上“流產症狀”消失了, 其實肚子裡是個死胚胎, 醫學上叫“稽留流產”, 有時需要刮宮來清理, 感染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如果是明確的宮內孕先兆流產, 黃體酮在19.2ng/ml(60nmol/l)和25ng/ml(78nmol/l)之間, 這時可通過體外補充黃體酮, 來使體內黃體酮水準達到正常值範圍。

如果黃體酮水準小於19.2ng/ml(60nmol/l)則不建議保胎。

如果黃體酮水準小於5 ng/ml(15.6nmol/l)則提示是死胎。

而且, 黃體酮只在胎盤形成前有效, 12-14周胎盤形成後, 再用黃體酮保胎意義不大了。

總結一下:

並非所有的先兆流產都要用黃體酮來保胎;

黃體酮只對母體孕酮分泌不足導致的先兆流產有效;

保胎過程中如果出血增加、腹痛加重、有組織物排出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如果證實胚胎已經沒有活性, 應停用黃體酮;

Advertisiment

12-14周以後一般不考慮黃體酮保胎。

袋鼠麻麻有話說:

對於孕期黃體酮的應用要明確兩個不是:不是孕酮低就要補充黃體酮, 不是每個孕婦都要查孕酮。 對於孕早期出現的流產問題, 不必過多干預, 若胚胎發育本身不好, 流產是其必然的結局, 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