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聰明寶寶的腦力該怎麼開發

可見得0-3歲是人一生中腦部發展的重要黃金期, 也深切影響著未來智力潛能的發展, 如何把握這段黃金期, 施予嬰幼兒早期教育, 促進腦細胞的增加分化與腦神經的突觸緊密連結, 是非常重要的。

腦力刺激的實證

曾有名為巴甫洛夫的專家做了一個實驗, 他把同時生下來且同樣體重的小白鼠分成兩組, 一組放於較大、光線充足的空間, 提供豐富的聲響、有滾筒、滑梯等玩具, 讓小白鼠自由追逐玩耍;另一組小白鼠, 則關於沒有光線的籠子裡, 沒有玩具、沒有同伴, 雖然提供同樣的食物營養, 不過經過19天的測試,

Advertisiment
智力的表現卻是大相逕庭的。

結果顯示:前一組小白鼠機敏靈活, 人抓不住它們。 後一組小白鼠, 則呆滯遲緩, 即使人去抓它們, 也不知逃跑。 抽樣解剖發現, 前一組小白鼠因常接受豐富的資訊刺激, 它們的大腦生出了許多突觸發展出緊密的連結;而後一組小白鼠則因少受刺激, 腦組織竟呈現萎縮狀態, 腦重量及體積也相對變小。

巴甫洛夫這個實驗的結果, 主要是用來映證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他認為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 一旦錯過了生長發育期的發展, 腦組織結構就會趨於定型, 潛能發展也將受到限制, 即使擁有優越的天賦, 也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

到底“智力潛能”是什麼呢?

根據大陸方面的研究專家表示:智力潛能是人的一種心理品質;也是一個人許多能力的總和,

Advertisiment
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創造力等。 所以, 即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擁有特殊能力和專長, 例如, 只會讀書而缺乏生活應變的能力, 這樣都不等於擁有真正的智力。

如果孩子沒有一定的智力, 就難以掌握較多的知識, 就如, 孩子如果缺乏注意力及觀察力, 就無法正確的認知;沒有記憶力, 就無法將吸收的知識保存下來轉為己有;沒有思維力, 就無法對事物有深刻的體會、無法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如果缺乏想像力, 自然就沒辦法創新。

臺北市立婦幼醫院兒童心智科翁菁菁主治醫師也表示, 要提升寶寶高度的智力潛能, 不能只給予大腦單一能力的刺激,

Advertisiment
而在於是否能提供大腦各功能區域全面且足夠的刺激, 如此, 寶寶的智力潛能才有全面發展的機會。

智慧提升造就天才?

看到這裡, 你是不是對寶寶腦力開發的實質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同時是不是也產生一個疑惑──“智慧提升是以造就孩子成為天才或是資優生為目的嗎?”翁菁菁醫師提出另一個思考的角度, 她表示, 開發大腦提升智力潛能最主要的用意, 應該在於培養孩子擁有豐富自如的生活能力。

刺激不足易造成發展遲緩

我們也試想, 若我們的孩子像小白老鼠一樣錯過時機, 缺乏適當的腦力刺激, 會造就出什麼樣的光景?專長兒童心智早期療育的翁醫師分享她治療的經驗。

她說:“兒童心智發展遲緩,

Advertisiment
除了有些是先天的腦部功能缺陷造成的, 還有一部份是屬於後天形成的, 原因在於從出生開始, 孩子腦部的功能就沒有獲得足夠的刺激與開發, 以致腦發展延遲。 我們探究結果, 發現有些孩子從出生就托養給鄉下的爺爺奶奶帶, 因為傳統長輩的帶養方式比較注意孩子的養育而缺少教育, 孩子長期在缺乏豐富刺激與互動的環境下成長, 造成只有生理的持續成長, 而心智的成長卻因而遠遠落後于正常的指標。 ”

早期療育愈造愈好

翁醫師語重心長的表示, 早期療育的治療目標, 之所以針對0-6歲的孩子, 也是把握孩子腦部發展階段的黃金期, 來施予補救的效力。 最好是發現時年紀越小, 腦細胞活動力較強的時機,

Advertisiment
補救治療的效果越好。 翁醫師說, 3歲前是一個關鍵期, 到了早期療育最晚的6歲, 治療的效果與速度會自然遞減。

評估孩子正常心智發展

如果您家有0-3歲的寶寶, 現在, 您是不是急於想搜尋幼兒腦力刺激與開發的資訊?

在此我們提供給您的是0-3歲幼兒心智發展的大略過程表, 包括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表達、語言理解、社會性及身邊處理六大專案的評估, 幫助您先掌握孩子現階段心智發展的情況, 才能在施行智力潛能提升時“因材施教”, 達到最佳的效果。

當然, 如果您發現孩子在六大項目的發展上有落後的現象, 也請不要妄加推斷, 翁醫師再三強調, 就算發現孩子有幾個月的發展差距, 也未必是發展遲緩的現象, 若要進一步確認,不妨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複健科或是兒童精神科做檢測,萬一確認為發展遲緩,醫院完整的醫療也才能提供實質的幫助。

若要進一步確認,不妨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複健科或是兒童精神科做檢測,萬一確認為發展遲緩,醫院完整的醫療也才能提供實質的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