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用不當的方式表達自己意願的時候, 成人明明知道孩子的需求, 卻有意裝糊塗, 表示不理解、不明白, 並適時地向幼兒發問, 引導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和需求。
案例一:聽不懂
喜喜看到樓下有許多小朋友在玩, 她也想去, 於是就帶著哭腔含糊不清地跟媽媽說:“媽媽, 我想出去玩, 我要你帶我出去玩。 ”媽媽開始沒聽清楚寶寶在說什麼, 仔細分辨才聽明白了寶寶的話。 媽媽對寶寶這種耍賴撒嬌的說話方式很不喜歡, 批評了很多次, 收效不大。
方法運用
每當遇到寶寶不好好說話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直到孩子用很清晰的語言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了, 家長才裝作恍然大悟地說:“喔, 原來你是這個意思呀, 這樣說話媽媽喜歡, 以後不要邊哭邊說話了, 好嗎?”
孩子在父母面前, 有時難免會撒嬌或者耍賴, 家長不能一味遷就, 要讓孩子學會用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想法。
案例二:不說話
小寶已經快兩歲了, 不太願意說話, 總是用表情、動作或者哭聲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Advertisiment
方法運用
小寶的媽媽可以故意裝作不知道孩子的需求, 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你想做什麼?我不知道, 用小嘴巴說出來, 媽媽才知道。 ”“你想要什麼?這是什麼?你叫不出它的名字, 它會生氣的。 ”“寶寶的小嘴巴很能幹, 會吃飯、能說話, 媽媽可喜歡聽你說話的聲音了。 ”
小寶不願意說話, 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及同齡孩子, 與家長沒有給寶寶創造良好的說話環境和語言表達的機會大有關係。
Advertisiment
幼兒階段是語言發展的敏感期, 在這個時期家長應該多跟孩子說話、講故事, 多引導孩子說話, 給孩子更多語言表達和鍛煉的機會。 運用“明知故問”法的時候, 成人反問幼兒時的態度一定要表現得溫和、誠懇, 不留“表演”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