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了又要帶孩子進出各種各樣的公共場合,
孩子有時會做一些讓人忍無可忍的事——做鬼臉兒,
出怪聲……旁人哄堂大笑,
你卻覺得顏面掃地。
這究竟是為什麼?
節日聚會,
大家約好都帶上了自己的寶寶。
可誰知,
4歲的小艾在聚會上出盡了洋相,
一會兒到處亂跑,
一會兒又扮成大灰狼,
把阿姨家的小妹妹嚇得哇哇大哭……雖然朋友們只是一笑而過,
還安慰媽媽說:“小孩子嘛,
頑皮一點兒沒關係。
”可媽媽卻氣得不得了。
其實,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像這一類的惡作劇,
在四五歲的孩子身上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 在幼稚園的中班裡,
Advertisiment
* 明知道屁股會挨巴掌, 卻還是要在人前說些“傻瓜”、“笨蛋”之類不怎麼文雅的字眼……
為什麼我們四五歲的孩子要說這些不怎麼文明的詞, 或要做這麼多可惡的事情呢? 有沒有想過, 他們這樣做, 也許僅僅是為了想成為我們注意的焦點?曾看到過一幅有趣的漫畫, 畫面上, 女孩兒問:“你非要這副打扮嗎?”男孩兒回答:“這樣大人們就理我了。 ”這幅畫很準確地表達了小孩子惡作劇的心理。 雖說孩子小小的心思是可以理解的, 但問題是, 這畢竟有點不那麼合乎禮儀。 怎樣做才能有效地控制這些創作惡作劇的小“藝術家”們呢?
別一不留神充當了熱心觀眾
Advertisiment
雖說四五歲的孩子對在公共場合哪些行為可以做, 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但是, 為了成為注意的焦點, 他還是會想盡“花招”。 無論事後會受到什麼懲罰, 大人間嘰嘰喳喳的評價聲, 小夥伴咯咯的笑聲, 都會使他得意非凡。 如果你在這時候高聲大氣地批評他, 甚至動起氣來, 他的小心眼會得到更大的滿足。 不管怎麼說, 他的目的達到了, 是不是?
因此, 當孩子出現惡作劇的行為時, 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 這一點, 童童媽就做得很漂亮。 當童童把飯菜攪得亂七八糟, 又在飯桌上故意大聲地打嗝時, 媽媽先告訴大家不用理他, 然後用平靜的語調對童童說:“在飯桌上打嗝是不禮貌的!” 過了一會兒, 看大家都沒什麼反映,
Advertisiment
找些孩子感興趣的事兒
有時候,
孩子出現惡作劇行為,
往往是覺得無聊,
過剩的精力無處發洩。
因此,
如果帶寶寶外出,
或者參加聚會,
不妨帶一些他喜歡的玩具,
或他愛看的童書,
讓他打發時光。
洋洋原本也是一個坐不住的小男孩。
但前些日子,
爸爸媽媽帶他出去旅遊,
叔叔、阿姨們都發現他安靜多了。
原來,
媽媽外出前給他帶了幾本他最喜歡的卡通書,
乘飛機時,
或大人們聊天時,
洋洋就在旁邊看書。
有了感興趣的事,
洋洋再也想不起惡作劇了。
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
如果孩子的行為具有破壞性或傷害了他人, 父母一定要直截了當地解決問題。 切不要發表長篇大論, 只需要簡單而直接地告訴他,
Advertisiment
他一個機會彌補過錯,
或向對方道歉。
如前面所說的小艾,
媽媽就可以對他說:“你向小妹妹說對不起,
要不然阿姨家的電動玩具你就不要玩了。
”給孩子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
等於及時地教會他什麼是受歡迎的行為。
來一段一對一的親子時光
愛惡作劇的孩子,
除了天性比較頑皮以外,
往往得到父母關心較少。
工作忙,
常常成為許多父母不陪孩子的理由。
其實,
無論多忙,
爸爸媽媽最好每天都留一定的時間給孩子。
這個時間不需要過長,
半個小時就可以,
但貴在堅持。
在這個一對一的時間段裡,
可以讓孩子選擇一些有意思的活動和你一起做,
如玩一個遊戲,
或一起出去散步、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