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對於寶寶的平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胎兒在五六個月的時候, 便具備感知聲音訊號的能力了。 通過聲音的感知, 提升肌張力(尤其是核心肌肉)、身體的平衡能力以及柔韌度。 而這些核心肌肉的作用是控制人體的姿勢與保持身體平衡。 於是, 我們可以簡單地通過一個人的姿勢就能對他的能量狀態以及學習能力加以瞭解。 甚至, 可以通過觀察情緒抑鬱的患者的姿勢, 例如弓著背、拖著身體走路等狀態, 而瞭解到他們內心的想法。

寶寶從出生之時起, 便開始聆聽來自媽媽的聲音, 並跟隨她的節奏而活動。 寶寶的每個動作並非沒有意義,

Advertisiment
而是特定的活動會對應相應的聲音。 例如, 在聽到很大聲響的時候, 由於受到驚嚇, 寶寶會不由自主的跟隨聲音晃動手臂及腿;而面對媽媽的聲音時, 寶寶會將頭轉向媽媽的方位。 研究顯示, 寶寶具有一套獨特的身體運動系統, 這套系統完整而具有個性化, 可以非常精准的對應說話者的聲音。 這種運動與語言之間的關係稱為“串聯”, 在胎兒四個半月大的時候便已形成。

專家認為耳朵的第二項重要功能是使身體保持平衡, 這是由於耳朵的前庭部分與運動、平衡相關聯, 可以使人做到垂直站立。 而這種平衡的垂直站立對於語言的發育非常重要。

專家指出他的一位患者患有讀寫困難與多動症。 這位患者不能做到挺坐的姿勢,

Advertisiment
只能攤在椅子上, 並且他會忘掉剛剛聽到的話, 以及只能用單音字表達所有的意思。 而在學校課間休息時, 他會不停的跑, 如果需要急轉彎, 他的身體便會失去平衡。 如果想要完成交叉爬行的動作, 他必須要抓住一個椅子來保持平衡。 在治療中, 專家為這位患者定期做平衡與前庭運動, 患者便神奇的逐漸恢復正常。 只要患者可以保持慢慢平衡的走路, 他就可以用完整的句子與人交流。 並且可以逐漸的集中精力, 最終實現了閱讀能力。

研究表示, 我們可以掌握聲音能力的前提之一便是可以整合各種前庭感覺, 前庭系統會對運動產生重要影響, 從而驅動小肌肉產生可以被理解的話語。 這就是為什麼寶寶在學會走路後可以說更多且更加順暢的話。

Advertisiment
當寶寶開始玩秋千或者奔跑的時候, 他會突然說更複雜的話甚至唱歌。 平衡能力、運動能力也會伴隨著說話能力而逐步增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