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一位做經理人的朋友說, 她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每天能趕在孩子睡覺前回家, 哪怕半小時也好。 相信很多上班媽媽都有這樣的苦惱:早上出門時, 寶寶還在夢中;晚上下班回家, 他已經熟睡了。 雖然大人孩子同處一室, 可真正相處的時間卻屈指可數。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 我們卻無奈地將照顧他的責任託付給家人或保姆。
久而久之, 很多孩子和奶奶親和保姆親, 就是不要爸爸媽媽。 正如一個網友說的那樣, 為了孩子、家庭, 我們在外再苦也能忍受, 但就是不能看到寶寶躲避媽媽眼神。
今天的焦點話題,
Advertisiment
三位網友媽媽的煩惱
網友zalhit:
婆婆想帶寶寶回老家, 我又不捨得, 可是我媽身體不好帶不了, 請一個保姆又不放心, 從理智上寶寶應該帶走, 因為寶寶在家影響了我們的工作, 可在情感上卻是百分之兩百的不舍。
Advertisiment
春節寶寶還跟我睡得挺好, 可是上班兩天寶寶就不理我了。 我一上床, 寶寶就逃跑, 奶奶一上床就撲向奶奶, 我真是傷心, 我常想自己帶寶寶即使累點, 只要寶寶和媽媽親也好啊。
一面是工作一面是孩子, 真是無法兩全其美, 把寶寶帶走一年, 很害怕寶寶不認識媽媽了, 也不和媽媽親了, 怎麼辦啊, 上班的媽媽們怎麼處理這個事情啊!
網友快樂員警:
我也正為這個擔心呢!不知怎麼辦好, 我和老公現在自己帶寶寶, 寶寶快8個月了, 打算一歲時斷奶, 可我們倆的爸媽都在外地, 離的都很遠, 而且沒退休!如果我上班寶寶就必須送走, 心理一萬個捨不得, 如果請保姆我們的條件又不好, 現在想想就難過!怎麼辦?怎麼辦?
Advertisiment
網友annieqin:
我也時常會擔心這個問題。 平時上班很忙, 下了班還要去學校充電, 每天到家寶寶都已經進入夢鄉了。 只有週末才能陪寶寶。 畢竟還是奶奶帶的時間長, 現在寶寶快要7個月了, 這樣下去, 我真擔心寶寶不和我親了。
聽聽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Advertisiment
網友熒火蟲子:
春節我把寶寶帶回娘家過年, 一個春節都是我們在帶她, 而且也是寶寶開始認人的時候, 所以把我們的印象完全留在心裡了, 現在都和我很親了, 晚上七點後一定要找我, 這一點也很煩人。 可是每當抱著她心裡就感到特別的欣慰, 當天工作中的不愉快完全忘記了。
網友abady:
我從小孩生下來42天之後就開始上班, 白天都是讓保姆帶, 但晚上我自己帶她睡覺, 雖然很累, 但女兒和我很親, 只要我在家, 都是只要我, 不要別人, 所有大小事都要我來做才行, 吃飯、上廁所、睡覺……雖然很累, 但很開心!
網友豆莢:
自己帶著睡覺, 第一年很辛苦, 但跟寶寶很親的。 每天早上醒來看到寶寶的笑臉, 再累心裡也是甜的。
Advertisiment
孩子親奶奶不親媽媽怎麼辦?
一位媽媽問我:“孩子快3歲了, 從小都是奶奶帶大的, 晚上也是跟著奶奶睡, 現在孩子依然不願意和媽媽睡。 每次媽媽如果和奶奶起衝突的時候, 孩子還會說‘媽媽, 你罵奶奶我就不理你!’搞得我很鬱悶, 自己生了孩子, 孩子卻和奶奶親, 我這個當媽的是不是特別失敗,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跟我親呢?”
作為媽媽,因為懷胎十月生了孩子,而孩子卻不和自己親,心裡自然會有失落,如果原本和奶奶的關係不太好,心裡就會有更多的想法。
如果媽媽是主要撫養人,但孩子更喜歡其他人,說明親子依戀關係是不安全的。但是,如果媽媽不是主要撫養人,比如,孩子是由奶奶帶大的,那麼,孩子與奶奶特別親是正常的。
因為周歲左右的孩子更喜歡帶自己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三歲的孩子可能慢慢和媽媽有親近感,但一到晚上睡覺時,或者生病的時候可能又會投入到奶奶的懷裡。
判斷和孩子依戀關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孩子在疲勞或者生病的時候更願意找誰。這表明,孩子3歲前建立的首要依戀關係是奶奶。
【支招】
1 、幫助孩子與主要撫養人形成依戀關係
2歲以內的孩子通過依戀關係的形成來獲得情緒方面的安全感,並形成社會性的認知。如果媽媽需要上班,無法親自帶孩子,不要擔心孩子在依戀關係上會出問題,而是要幫助孩子和主要撫養人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因為穩定的依戀關係可以幫助孩子保持情緒的穩定。
孩子在3歲後,會自然分辨出媽媽和其他照顧自己的人,並認定媽媽是最愛自己的人。所以,媽媽沒有必要吃奶奶的醋。
2 、與奶奶站在同一戰線上
當媽媽發現孩子與奶奶特別親的時候,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感到委屈和憂鬱,要以更加樂觀的、感恩態度與奶奶站在同一戰線上。奶奶幫忙帶孩子,是當媽媽的最大幸福,媽媽要努力配合奶奶,幫助奶奶,這樣,奶奶也願意有意無意地多提到媽媽,讓孩子對媽媽慢慢建立起依戀感。
如果媽媽一定要與奶奶爭個誰高誰下,這無疑是雞蛋碰石頭,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那個每天在照顧他,在關心他的人。如果媽媽一直很少照顧孩子,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難建立起來的。
3 、積極參與到育兒當中來
大部分媽媽會發現,即便是孩子在睡覺時不會找媽媽,但是,2歲後的孩子往往會拉著媽媽的衣角不讓媽媽去上班,媽媽回家後會纏著媽媽一起玩。這表明,孩子渴望媽媽的陪伴。
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關於媽媽和孩子是不是天天在一起才能和孩子最親的研究。結論是:時間長短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媽媽能理解孩子、能解決孩子的“困難”、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對媽媽最親。如果媽媽能夠提高親子溝通的品質,在有效的時間內滿足孩子的精神要求(當然不是一味的溺愛),也一樣可以讓孩子和媽媽最親。
因此,媽媽最好放下工作,安排專門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關愛。如果有條件,媽媽最好每天晚上都設定一個親子時間,陪孩子做遊戲,給孩子講故事,或者陪孩子睡覺等,這些親子活動都有利於建立親子依戀。
4 、通過情感表達促進依戀關係
無論你有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表現出來,孩子也是不知道的。為了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媽媽要善於通過情感表達,讓孩子充分地體會到媽媽的關愛。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再多的情感表達也是不過分的。
情感表達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語言,另一種是肢體動作。
通過語言表達情感時,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很愛你!”“不管你做了什麼,媽媽永遠都喜歡你!”“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通過肢體動作表達情感時,就需要多進行身體接觸,比如摟抱、撫摸、親吻、貼臉,遊戲中的身體接觸等,通過肢體動作讓孩子感受到媽媽與自己是一體的。
我這個當媽的是不是特別失敗,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跟我親呢?”作為媽媽,因為懷胎十月生了孩子,而孩子卻不和自己親,心裡自然會有失落,如果原本和奶奶的關係不太好,心裡就會有更多的想法。
如果媽媽是主要撫養人,但孩子更喜歡其他人,說明親子依戀關係是不安全的。但是,如果媽媽不是主要撫養人,比如,孩子是由奶奶帶大的,那麼,孩子與奶奶特別親是正常的。
因為周歲左右的孩子更喜歡帶自己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三歲的孩子可能慢慢和媽媽有親近感,但一到晚上睡覺時,或者生病的時候可能又會投入到奶奶的懷裡。
判斷和孩子依戀關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孩子在疲勞或者生病的時候更願意找誰。這表明,孩子3歲前建立的首要依戀關係是奶奶。
【支招】
1 、幫助孩子與主要撫養人形成依戀關係
2歲以內的孩子通過依戀關係的形成來獲得情緒方面的安全感,並形成社會性的認知。如果媽媽需要上班,無法親自帶孩子,不要擔心孩子在依戀關係上會出問題,而是要幫助孩子和主要撫養人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因為穩定的依戀關係可以幫助孩子保持情緒的穩定。
孩子在3歲後,會自然分辨出媽媽和其他照顧自己的人,並認定媽媽是最愛自己的人。所以,媽媽沒有必要吃奶奶的醋。
2 、與奶奶站在同一戰線上
當媽媽發現孩子與奶奶特別親的時候,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感到委屈和憂鬱,要以更加樂觀的、感恩態度與奶奶站在同一戰線上。奶奶幫忙帶孩子,是當媽媽的最大幸福,媽媽要努力配合奶奶,幫助奶奶,這樣,奶奶也願意有意無意地多提到媽媽,讓孩子對媽媽慢慢建立起依戀感。
如果媽媽一定要與奶奶爭個誰高誰下,這無疑是雞蛋碰石頭,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那個每天在照顧他,在關心他的人。如果媽媽一直很少照顧孩子,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難建立起來的。
3 、積極參與到育兒當中來
大部分媽媽會發現,即便是孩子在睡覺時不會找媽媽,但是,2歲後的孩子往往會拉著媽媽的衣角不讓媽媽去上班,媽媽回家後會纏著媽媽一起玩。這表明,孩子渴望媽媽的陪伴。
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關於媽媽和孩子是不是天天在一起才能和孩子最親的研究。結論是:時間長短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媽媽能理解孩子、能解決孩子的“困難”、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對媽媽最親。如果媽媽能夠提高親子溝通的品質,在有效的時間內滿足孩子的精神要求(當然不是一味的溺愛),也一樣可以讓孩子和媽媽最親。
因此,媽媽最好放下工作,安排專門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關愛。如果有條件,媽媽最好每天晚上都設定一個親子時間,陪孩子做遊戲,給孩子講故事,或者陪孩子睡覺等,這些親子活動都有利於建立親子依戀。
4 、通過情感表達促進依戀關係
無論你有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表現出來,孩子也是不知道的。為了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媽媽要善於通過情感表達,讓孩子充分地體會到媽媽的關愛。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再多的情感表達也是不過分的。
情感表達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語言,另一種是肢體動作。
通過語言表達情感時,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很愛你!”“不管你做了什麼,媽媽永遠都喜歡你!”“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通過肢體動作表達情感時,就需要多進行身體接觸,比如摟抱、撫摸、親吻、貼臉,遊戲中的身體接觸等,通過肢體動作讓孩子感受到媽媽與自己是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