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聽老師和教育專家談新生入學對策

跨入9月, 新學年正式開始了。 不少孩子將進入幼稚園、從幼稚園跨入小學、從小學邁入中學, 面對新同學、新環境、新老師。 一些緊張的家長已經迫不及待借來課本讓孩子提前學, 還有父母請家教進行學前培訓, 准小學生學識字、珠心算, 准初中生惡補英語……

進入幼稚園, 或升入小學, 就像是孩子從起跑線出發。 小朋友們並不瞭解“學校”是個概念。 不少有一年級教學經驗的老師都說, 這個階段的孩子常常會有以下通病:

 用彩筆塗指甲和嘴唇

對策:發現一次, 制止一次

孟老師說, 在她教過的一年級學生中,

Advertisiment
不少孩子喜歡用紅色彩筆塗指甲、塗嘴唇。 一些男孩不但在自己身上亂畫, 甚至往其他小朋友身上畫。 “我記得隔壁班有個胖胖的男孩, 上課時, 他把自己的臉畫得紅一塊、紫一塊, 還非常開心。 ”

“有些劣質的水彩筆容易導致鉛中毒, 家長一定別大意。 ”在教學過程中, 孟老師曾經發現有幾個孩子注意力特別難集中。 一般的學生被批評後, 能堅持10多分鐘不再犯錯誤, 但是那幾個孩子2分鐘不到就堅持不住了。 後來, 家長領著去醫院檢查, 才發現小孩是鉛中毒, 得進行治療。

孟老師建議, 家長和幼稚園老師都要留神, 一定不能讓孩子養成亂塗亂劃的習慣, 發現了就應當立即制止。

 不認真聽講

對策:用講故事的形式預習課本

孟妲施說,

Advertisiment
很多孩子上課時都喜歡玩文具盒、卷筆刀。 這些東西被老師沒收之後, 就開始玩手。 “不願聽講的情況, 在男孩子中更加嚴重。 ”這些學生, 有的是對科目不敢興趣;有的則是以為自己都懂了, 但是實際上是一知半解。

“小學和幼稚園不同, 在幼稚園裡沒有學習任務, 小學生則有了一定壓力。 ”家長要做的是多給孩子看小學課本, 但不要強求掌握, 應以提高學習興趣為前提, 比如採取普通話朗讀、講故事等形式。 有時候逛街、逛超市, 家長應環境教孩子就好。

另外一種情況是學得“太多了”, 老師講的他都知道, 久而久之形成不良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進而導致厭學的情緒。 所以, 入學前的超前學習有一定基礎即可, “太多就弊大於利了”。

Advertisiment

 坐不住、不愛學習、喜歡打鬧、一不順心就哭……

對策:練習10分鐘內坐著不動, 家長們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好的習慣將讓其受用終生。

周娜是雨花亭小學的老師, 她提出, 一年級的孩子往往“坐不住”。 “剛入學很興奮, 但上了幾天學就不願去了。 ”在和孩子談話後, 周老師發現, 原來他們覺得很“沒勁”。 “老師批評我沒有舉手發言;上課好想睡覺;吃飯要吃得好快……”原來, 孩子是不習慣被約束。 青竹湖小學的老師孟妲施則說, 她曾經教過一個小女孩, 都上二年級了, 上課時還是想起立就起立, 想出教室就出去。 “上課不跟老師說一聲就去上廁所的學生很多, 而且他們大都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 ”

一年級新生來報到時, 周娜老師都會給每位元家長一封信,

Advertisiment
信中要求父母讓孩子每天做一個練習:10分鐘內坐著不動。 這個練習就是讓孩子適應坐著上課的紀律。

周娜建議, 在入學之初, 家長首先要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 “要與小學的節奏相同”。 孟老師則建議, 小孩上大班以後, 家長就要開始教他們一些規矩和紀律, 對其行為進行分明的賞罰, 直至過渡到小學期間。

相關用戶問答